古诗鉴赏答案辛弃疾(宋代辛弃疾阮郎归)(1)

创作背景:

淳熙六年至七年(1179~1180),辛弃疾正在湖南安抚使任上。一次,在湖南耒阳道上,遇到了故友张处父,倾盖相接,把襟话旧,写下了这首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注释: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zhè)鸪(gū)声里数家村,潇(xiāo)湘逢故人。

山前灯火闪烁,快到黄昏,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鹧鸪声响起的地方住着数户山村人家,我在冷清的潇湘道上喜逢故人。

数家村:几户人家的村落。潇湘: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这里指湖南。

挥羽扇,整纶(guān)巾,少年鞍(ān)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少年时也曾学诸葛亮手执羽扇,头戴纶巾,风度潇洒镇定自若地指挥千军万马与敌鏖战。如今虽然憔悴落魄,但我要像宋玉那样作《招魂》赋招回失去的灵魂,自古以来书生多是无用之辈,读书多反而误了自身。

纶巾:有青丝带的帽子。羽扇纶巾是魏晋时代“儒将”的服饰。鞍马尘:指驰骋战马。憔悴:指衰老。儒冠:读书人戴的帽子,指代书生。身:自己。

辛弃疾的主要作品有:

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浣溪沙、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卜算子·齿落、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鹧鸪天·代人赋、西江月·遣兴、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满江红·中秋寄远、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鹧鸪天·博山寺作、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生查子·独游西岩、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满江红·暮春、满江红·点火樱桃、汉宫春·立春日、祝英台近·晚春、满江红·山居即事、沁(qìn)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千年调·左手把青霓等。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