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认的“快递王”,顺丰自2017年2月上市,股价一路上涨,曾一度接近70倍的市盈率,成为目前国内市值最高的快递企业。
电商的快速发展成就了“三通一达”,圆通、中通、申通、韵达先后上市;传统快运德邦也完成了IPO,登陆上交所;作为同样采用直营模式的京东物流,也在自有电商护体下虎视眈眈。
目前,快递行业龙头整体上市,登陆资本市场,在面对市场竞争和资本逐利的双重压力下,相互扩张渗透在所难免。
2018年将成为快递领域“攻守之战”的元年。
回顾早期,王卫的一句“不上市、不圈钱”,为顺丰迎来了一片喝彩。华为、老干妈、顺丰三家,成为不上市且经营良好的企业界代表,常被人口口称道。
眼下顺丰的市值有所缩水,业绩增速放缓,在面对前堵后截的激烈态势下,“顺丰不顺”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有报道就对顺丰面临的困局做了深度的分析,大致概括为:
顺丰坚持直营模式,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以及传统商务快件领域。
这一模式让顺丰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但在当前电商不景气,电商件又占据快递行业大头,且将近80%的市场份额由“通达系”瓜分的情况下,顺丰控股很难从电商件领域谋求更多市场。
并指出,电商快递旺季,顺丰业务增长不及申通,韵达。而在“三通一达”采用提价来平衡成本的时候,服务中高端商务件的顺丰却不敢涨价。
因为,提价意味着市场份额的萎缩,给他人有机可乘,顺丰控股只有忍耐才能保证现有业务规模的维持或持续增长。
同时,顺丰在“物流普运”、“重货快运”、“重货专运、冷链运输”等方面的扩张,也面临着快运龙头德邦的施压。
另一方面,顺丰控股还面临着有电商护体,同样直营模式的京东物流的威胁。其同样高端市场的定位,将使顺丰有限的市场环境变得更加严峻。
结论是,不打算涨价、市场份额下滑、扩张遇到狙击的顺丰正面临着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严峻挑战,前途堪忧。
以上分析,尽管罗列了大量的数据,笔者也认为不无道理,但拿电商件、拿电商高峰期的市场占比来对比、拿“零担之王”德邦对比“快递之王”顺丰……难免田忌赛马,以其短对彼长,有失偏驳。
至于成本问题,不管是直营还是加盟,还是外包成本,相关利益链都有平衡点,大家面临的成本上涨最终都大同小异,很多问题是大家都在面临的,谁也不比谁好过。
目前,顺丰市值之所以有所缩水,主要原因不是业绩引起的,和当前A股市场行情大环境有关。
加之业务增速放缓,前期上市开盘投资者狂热看好造成的高预期高市盈率不可能一直保持,有所回降在所难免。
整体层面上来说,相比其他几家,除了京东有电商护体外(京东物流最主要的还是保障自己电商体系的效率),顺丰还是表现优异的,也为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私以为,王卫的目标是联邦快递,顺丰空运和无人机领域已抢了先机,要知道这是一块优质高端的大蛋糕。
表面上看是买了很多飞机,在鄂州建设中国的孟菲斯,深层的是拿到了机场和航线,这是管制领域,资源非常稀缺。要知道,商业上一步领先可能就是一个量级的差距。
王卫的那句“顺丰不快”,除了自豪外,更多的是对未来服务水平的提升、技术研发的再优化、国际市场的开拓有足够的信心。
目前顺丰的关键是,守住优势,稳扎稳打,在这个前提下伺机扩张,毕竟物流的竞争事态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除了国家队EMS,谁也不可能吃掉谁。
「灰犀牛评论」系头条签约作者,全网发布,已委托快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