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原文】

男国藩跪禀①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正月八日恭庆祖父母双寿,男去腊作寿屏②二架。今年同乡送寿对者五人拜寿来客四十人。早面四席,晚酒三席。未吃晚酒者,于十七日、二十日补请二席。又请人画椿萱重荫图,观者无不叹羡。

男身体如常。新年应酬太繁,几至日不暇给。媳妇及孙儿女俱平安。

正月十五接到四弟、六弟信。四弟欲偕③季弟从汪觉庵师游,六弟欲偕九弟至省城读书。男思大人家事日烦,必不能常在家塾照管诸弟;且四弟天分平常,断不可一日无师,读书改诗文,断不可一课耽搁。伏望堂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四弟、季弟从觉庵师。其束银,男于八月付回,两弟自必加倍发奋矣。六弟实不羁之才乡间孤陋寡闻,断不足以启其见识而坚其心志,且少年英锐之气不可久挫。六弟不得入学,既挫之矣;欲进京而男阻之,再挫之矣;若又不许肄业省城,则毋乃太挫其锐气乎?伏望堂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六弟、九弟下省读书。其费用,男于二月间付银二十两至金竺虔家。

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伏望大人察男之志,即此敬禀叔父大人,恕不另具。六弟将来必为叔父克家④之子,即为吾族光大门第,可喜也。

谨述一二,余俟续禀。

《曾国藩家书》家庭贵气的特征(曾国藩家书-齐家篇-禀父母家和则福自生)(1)

【注释】

①禀:禀告,回禀。

②寿屏:呈赠给寿诞者的寿文、寿词、诗画屏条。

③偕:一同,一起。

④克家:能继承家业。

【评点】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和”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人看作是幸福的源泉。“家和”可以理解为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友爱、团结和谐,互相之间没有矛盾与冲突。曾国藩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曾多次强调“家和”的重要性。他认为一家之中,只要兄弟和睦,一团和气那么这个家庭就一定会越来越兴旺;如果兄弟阋墙,矛盾不断,那么再富有的家庭也会逐渐走向衰败。这个道理是很好理解的,气氛和睦友爱的家庭里面,每个人都心情舒畅,在遇到困难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渡难关,这样一来家庭必然会越来越兴旺。关于团结的力量,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一个老人在弥留之际将自己的十个儿子叫到身前,让他们每个人拿一根筷子,然后用力折,结果每个人都很轻易地把筷子折断了。老人又让大儿子自己拿十根筷子用力折,结果大儿子花了很大的力气也没能把筷子折断。老人说道:“你们十个兄弟就像这十根筷子,每个人自己的力量是很弱小的,就像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如果你们能够团结起来,力量就会变强,就像在一起的十根筷子一样,很难被折断。我去世之后,你们一定不能互相争斗,而是要同心协力,使我们的家族更加兴旺。”要做到家庭和睦,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要付出真心和努力,要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容忍、互相体谅,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和其他人发生争执,只有每个人都把全家的幸福放在首位,才能够真正做到“家和万事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