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月,从西班牙名城瓦伦西亚市政厅,走出一对刚刚登记结婚的情侣。新娘左手捧着一束鲜花,在她的右手,挽着一位身着整齐西装的新郎,在他们过马路时,周围的人都投来异样的眼神。因为人们不难发现,这位男生是一位瞎子。然而,姑娘一点也不以为然。她淡然地挽着夫君走过人群。不时,她还会微微侧过头来,告诉丈夫,周围发生的一切,比如音乐厅上有什么新的海报,街角又开了家新咖啡厅。

苏亚雷斯和罗德里戈(罗德里戈与他的阿兰胡埃兹协奏曲)(1)

新婚燕尔的华金·罗德里戈与维多利亚·卡米

这对夫妻,新郎就是西班牙伟大的音乐家华金·罗德里戈,新娘则是土尔其出生的女钢琴家维多利亚·卡米,1928年,两人正好都在法国巴黎学习音乐。一次偶然的机会,维多利亚·卡米看到了一份音乐杂志上登载的罗德里戈的钢琴作品《晨鸡序曲》,她非常喜欢这部钢琴曲,通过一个同学的介绍,她认识了罗德里戈。1933年,这对音乐情侣终成眷属。罗德里戈3岁就因为一场白喉失明,但他和卡米的婚恋,无疑是来自上帝光明的补偿。为了爱人,维多利亚·卡米,这位李斯特的嫡传女弟子,放弃了大有前途的钢琴升造,专心照顾看不见世界的华金·罗德里戈。

那年,他们从巴黎回到罗德里戈家乡瓦伦西亚结婚,然后,5月从马德里出发,乘上了著名的草莓列车(这列古老的列车,在途中会出售当地新鲜的草莓),前往距马德里50公里处的古城——阿兰胡埃兹度蜜月。

阿兰胡埃兹,位于西班牙中部一个干燥的高原地带,唯有这个地方有茂密的森林与清澈的河流,有如沙漠里的绿洲。自十六世纪以来,王室的别墅与行宫都建在此地,豪华的宫殿散落在森林与溪水间,人称“小凡尔赛”,是西班牙著名的风景名胜与度假胜地。

这次旅行,给罗德里戈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双目失明,只能让妻子搀扶着,在这个他从来不曾见过的美丽小城徜徉流连。尽管眼睛无法看见,但卡米在一边生动的描绘和充满喜悦、惊讶的喃喃低语,让罗德里戈深切地感受到了这里草木的芬芳、宫殿的华丽、喷泉的清凉、鸟儿的歌唱,甚至当地居民的舞蹈。以及有关这座古老宫殿种种迷人的历史与传说。

苏亚雷斯和罗德里戈(罗德里戈与他的阿兰胡埃兹协奏曲)(2)

著名的阿兰胡埃斯王宫

制造商=CANON;型号=CANON EOS 50D;版权=Copyright: Martin PUTZ;摄影师=Photographer: Martin PUTZ;焦距=35毫米;光圈=F11.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200秒;曝光程序=风景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0.06.04 12:10:56

这是一场心灵的蜜月,许多年后,那相爱的所有证据,都重现在了那首西班牙音乐的巅峰之作、三乐章的《阿兰胡埃兹协奏曲》中。

由于双目失明,罗德里戈只能以盲人打字机写谱,曲谱最后还需要妻子帮忙誊清和校对。除了生活上的照顾,罗德里戈经常会向卡米咨询有关作曲上的建议。

每天,卡米都会给他念新闻,读书给他听,在闲暇时光,两人还会一起坐在钢琴前,四手连弹。1933年的时候,刚刚结婚的罗德里戈,没什么名气,也没有钱,在度过了一年幸福而清贫的时光之后,罗德里戈很希望能去巴黎,继续音乐的深造。于是他的忘年交、在西班牙乐坛首屈一指的德·法雅,说服了西班牙王室,为罗德里戈申请了一份丰厚的奖学金,让他们得以重返法国。然而,这段短暂而幸福的游学时光,很快就因为1936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被迫中断了。因为战争,奖学金泡汤。贫穷的夫妻,生活马上遇到了困难。两夫妻,只能在1936年,顶着战争的阴云,回过马德里,在大学里教书赚钱。

苏亚雷斯和罗德里戈(罗德里戈与他的阿兰胡埃兹协奏曲)(3)

一张录有《阿兰胡埃兹协奏曲》的唱片,封面背景是阿兰胡埃兹王宫

迅速漫延的战火,岂能容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大学停课、长枪党到处抓人、难民满大街都是。商店里,玻璃被砸碎,柜台里空无一物。罗德里戈就算无法亲眼看见这苦难的一切。然而,身在战争中的痛苦,依然折磨着他的心灵。1937年,罗德里格和妻子,自己也成了难民中的一员,两人跟随难民逃到了德国黑森林地区。在那里,罗德里格,试图努力地把难民的孩子集中起来,为他们上课。

然而,逃难的孩子只听得到饥肠辘辘的声音。没有人听他讲音乐和历史。讲着讲着,孩子就跑光了。1938年,法雅再次伸手帮助了罗德里戈。他把小夫妻接到了法国,还为他们在一所大学找了一份教音乐的工作,收入仅仅够他们吃饭。

苏亚雷斯和罗德里戈(罗德里戈与他的阿兰胡埃兹协奏曲)(4)

吉他大师马萨(Regino Sainz de la Maza)

也就是那一年,他接受了西班牙吉他演奏家马萨的建议,打算为最具西班牙风情的乐器——吉他,写一首激昂的协奏曲,以鼓舞西班牙人的士气。这首曲子刚写完第一乐章,三年残酷的西班牙内战,终于在无数的鲜血之上结束。1939年,罗德里戈又回到了西班牙马德里。在一片废墟与荒芜中,和西班牙人一起重建破碎的生活。

这并非什么轻松的日子,更要命的是,在这个时候,妻子卡米突然重病住院,肚子里还怀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医生告诉罗德里戈,大人和孩子都可能保不住。听到这个消息,罗德里戈什么也没说,他独自回到寓所,在钢琴前,创作出这首伟大的吉它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的开头部分。

维多利亚活了下来,七个月大的婴儿胎死腹中。为了付清医院的治疗费用,一贫如洗的罗德里戈,不得不卖掉了自己心爱的钢琴。

苏亚雷斯和罗德里戈(罗德里戈与他的阿兰胡埃兹协奏曲)(5)

西班牙伟大的音乐家华金·罗德里戈(Joaquin Rodrigo)

这一段沉痛往事,直到《阿兰胡埃兹协奏曲》盛大公演后的许多年里,罗德里戈都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在那个苦难的时代,哪个西班牙人的家庭又是完整而幸福的呢?三年内战,仅仅是被直接处决的人数就达到35000人,更不用说无情的战场、可怕的饥饿与疾病、格尔尼卡惨绝人寰的轰炸。一将功成万骨枯,协奏曲的盛大公演,在那个特别的年代,与其说是庆祝内战的结束,不如说是哀悼这人间最黑暗的悲剧。

《阿兰胡埃兹协奏曲》首演是在1940年的12月11日、巴塞罗纳的著名景点——加泰罗尼亚音乐宫,阿南巴利指挥马德里室内管弦乐团,并由提议创作这首名曲的吉它大师马萨(曲子也是提献给他)担任吉他独奏。这是一首能真正抚慰人心的深沉之作,在破碎的心灵之上,只有悲伤可以抚慰悲伤。演出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演出结束后,人们把罗德里戈抬到大街上大声地为他欢呼。

苏亚雷斯和罗德里戈(罗德里戈与他的阿兰胡埃兹协奏曲)(6)

《阿兰胡埃兹协奏曲》首演地——巴塞罗纳加泰罗尼亚音乐宫

也许只有一个瞎子,才能超越那个时代,无聊的政治纷争、毫无人性的残酷屠杀与轰炸,去发现西班牙古老的历史中,最伟大而永恒的情怀。

面对无数慕名而来的乐迷和记者的好奇,罗德里戈只是淡淡地解释:这是一首献给西班牙的作品,其中流传最广、最动人的第二乐章,其灵感来自于“吹过树丛的风”。然而,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这段优美而感伤的旋律究竟源自何处。在许多年后,两人才向他们共同的好友、吉它大师佩佩·罗梅罗透露了这个乐章之后的真正故事。

佩佩·罗梅罗后来在一个关于这首名曲的纪录片中,深情地解释了音乐的第二乐章:

阿兰胡埃兹是一首献给爱情、痛苦和命运的吉它协奏曲,是罗德里戈在最痛苦的时候,对最幸福时光的深切追忆;是在最黑暗的命运里,对上帝的由衷赞美。

许多年后,历经磨难的阿兰胡埃兹小城,早已成了西班牙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每到整点,小城的钟声都会响起《阿兰胡埃兹协奏曲》第二乐章的开始句,在这里每个儿童都会跟着哼唱。1999年,当罗德里戈逝世时,佩佩为拍摄专题纪录片,来到小城采访,当地的一位市民对记者说:

本文摘自作者的《伊比利亚之泪 | 西班牙,不要为我哭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