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鲁安

插图: 莲君

一战时期的桃坪羌寨 安营扎寨基建练兵(1)

1970年代初六团卫生队欢迎吴云霞母亲合影

第一排自左至右为李春馨(门诊部护士),张景平医助(后调外交部),闫红(北京知青,炊事员),吴云霞医助(后为内蒙老干部局局长),詹孝先化验员, 茅幼霞医助,郝丽平医助,

第二排自左至右为药房陆茹茹和姚备军,理疗室周海明,通讯员徐玉东,吴伯母,放射科吴世英,药房高秀芬,医助华瑞珍,其中吴云霞和吴世英为姊弟俩。

来到兵团的第一课, 是完成基建任务, 在内蒙古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 告别地窝子, 把我们卫生队的主建筑群建立起来, 使我们能够有一个为六团指战员和当地农牧民服务的基本场所。当然仅仅靠我们卫生队本身的力量, 是远远不够的, 加上我们还有繁重的医疗服务本职工作。宋队长就把六团八连一个排兵力, 调来卫生队, 参加基建工作, 同时还请了一些来自河北, 内蒙古本地的民工, 负责技术活。八连的的军医李增余是宋队长的老战友,外科手术很有一套, 也是来自某军工程团, 精兵强将, 乌兰布和沙漠腹地, 开始了一场基建大战。

一战时期的桃坪羌寨 安营扎寨基建练兵(2)

基建大战, 由年轻的军医, 来自陕西的西北汉子王尚文军医负责. 他高高的个子, 挺胸阔步, 气势轩昂, 大大的眼睛, 一口的西北话, 有时候还闹不机密他说话的意思, 然而他对基建工程工作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下达的指令却清爽无误, 达不到要求就推倒重来。

一战时期的桃坪羌寨 安营扎寨基建练兵(3)

原北京军区某工程兵一六九团卫生队军医王尚文,后调内蒙古建设兵团一师六团卫生队军医。

记得在门诊部山墙用土坯垒墙的时候,就发生了倾斜现象, 民工们为了赶进度, 没有等王军医验收, 就匆匆忙忙地涂上墙泥, 外面还挂上了石灰外层。在当时的乌兰布和沙漠中,只有团部机关的房子才能用石灰加上麻刀抹外墙, 石灰也是远从磴口拉来的, 非常不容易。王军医发现了这堵墙的猫腻, 二话不说, 他把卫生队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 八连援助的基建人员和所有的民工集合在一起, 当着大家的面, 把那堵墙推倒重新再起。

2007年, 受邀代表洛杉矶郡政府内蒙古友好委员会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会活动后, 和原兵团战友,六团转运站站长, 南东以及六团三连战友 曹宪(后为一师宣传科放映员), 在磴口战友秦子敬的带领下, 重返六团。故地重游, 六团卫生队的门诊部那栋房子, 经历了将近40多年的塞外风雨, 仍然完好如初, 矗立在沙漠腹地, 我不禁感慨万千, 尤其是卫生队门诊部和病房的双层玻璃的设计和施工, 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是非常超前的设计和施工。

一战时期的桃坪羌寨 安营扎寨基建练兵(4)

行笔至此, 非常感谢卫生队长宋纯芳, 以及具体施工的负责人王尚文军医, 除了他们的精心设计和施工,还有军医张连富和军医王吉林, 这两位军医除了正常的门诊工作, 也是经常在工地上忙碌着, 那时候一颗钉子, 一块砖坯, 都是十分珍贵。王吉林医生还承担了工地的建筑垃圾的收拾整理, 从中捡回了很多的有用物资。

1970年10月初, 我们从济南到六团的新兵, 白天要挖菜窖, 晚饭后要铺砖地, 打麻刀. 菜窖, 就挖在伙房后面的一块空地, 记得大约长20米,宽10米的样子。首先挖一个深及两米多深的长方形譬如游泳池的坑, 然后像盖房子一样, 中间用立柱顶起做菜窖顶棚的篱笆片, 然后盖上草毡子, 在草毡子上盖上厚厚的一层土。菜窖里还要搭起架子, 把卫生队和工作人员和病号的整个冬天到夏季的蔬菜储存好。那时候没有冰箱, 也没有蔬菜大棚, 过冬的蔬菜, 也就是老三样为主, 土豆,洋葱,胡萝卜. 记得每次吃饭前,我们列队唱的歌曲, 常常是“ 老三篇,最容易读,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

一战时期的桃坪羌寨 安营扎寨基建练兵(5)

每当这个时候, 我心里却会暗自笑起来, :“ 老三样,最容易做,真正好吃就不容易了…..”。

整整半年的时间里,顿顿都是老三样, 再好的厨子也变不出更多的花样,况且那时候还是缺油少调料, 副食品匮乏的战备年代。

大白菜已经是塞北的比较好的菜蔬了, 其他的如西红柿, 葱姜蒜, 也有, 但是冬天很少见。肉食, 我们吃了不少, 比如毛驴肉, 骆驼肉, 羊肉也都分类储藏在菜窖的架子上。这些菜蔬和肉蛋类, 一般都有司务长和上士外出到磴口或临河等地采买, 由炊事班长万细娜(浙江知青)到菜窖取菜, 精心安排每天的大小灶的伙食, 大灶是我们工作人员的伙房, 小灶又称病号灶, 是专门为病号做饭的伙房, 由值班护士打饭后送到各自的病房, 这种医疗机构的设计和施工,已经是现代化医疗架构的雏形了,不过这是后话再叙。

一战时期的桃坪羌寨 安营扎寨基建练兵(6)

卫生队最早的司务长是郭智仁先生, 来自内蒙古的技术学校, 也是卫生队的开创奠基者之一, 我们济南的知青战士到六团的时候, 来自保定农业科技中专的赵成立战友是他的继任。赵司务长经常夹起几个麻袋片, 斜挎一个黄书包, 头上的军帽, 前遮沿都折了, 似乎整天都邋里邋遢。他经常是来无踪, 去无影, 但只要我们大灶的伙食一改善, 我们就知道, 保准成立司务长回来了。由于他姓赵, 是本家, 又来自燕赵大地, 对孔老夫子很有研究,又有洙泗之风, 久了, 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他告诉我说, 其实, 我夹着的破麻袋里,都是现钱. 邋里邋遢的不起眼, 我到外地采购, 邋里邋遢的不起眼, 谁也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这样挑挑捡捡,买到便宜又好的蔬菜和肉蛋, 才能够出其不意。

卫生队的大小灶, 在大灶工作的炊事员也姓赵, 我们都叫他老赵 ,还有一位姓常, 两位都是退伍军人, 老家都在河套地区. 那时候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 八个样板戏却风靡一时, 没有太多的电影可看, 所以《智取威虎山》的老常和李勇奇, 也就成了老常和老赵的代名词, 我们已进伙房打饭, 就问老常, “打虎上山了, 今天有无百鸡宴会?”, 有了老常,小常宝也是不缺的, 大灶的知青炊事员, 头戴上带耳朵的解放军大毛皮帽子, 显得红扑扑的脸更小, 活脱脱的一个个的小常宝。

专门为病号做饭的炊事员姓杨, 我们都叫他老杨, 最近通过微信联系, 从医助卢夏鸣处才知道他的大名是杨联贞, 来自河南, 也是复原老兵。

一战时期的桃坪羌寨 安营扎寨基建练兵(7)

四十年后的六团卫生队正门,仍然矗立在沙漠腹地。

这是九十年代后期或者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卫生队正门,保持了原样,据说这个门面是宋队长和杨司药设计的,上面为红十字,下边中间为毛体《为人民服务》,两侧为主席诗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看到这个门面,禁不住想起了杨司药龙飞鳯舞的毛笔字!O七年我们重返六团卫生队,大门如四十年前一样,不同之处是草原部队的颜色改成了红色,窗框依旧,屋顶上架起了卫星天线!

除了这些老兵做炊事班的技术骨干, 卫生队领导也为炊事班配备了知青战士, 主要是早期来自浙江和北京和部队的知识青年, 记得主要有阎红, 赵环, 常平, 金虹, 余兴礼等, 但是考虑到这些知识青年的未来, 宋纯芳队长都把这些知青战士逐渐调离了炊事班, 调整到医疗卫生的技术岗位上, 当然也有例外,如炊事班长万细娜(浙江知青), 就派往师范学校继续深造。

五十多年过去了, 现在回想起来, 心里真的佩服宋队长和白指导员这些领导们独到的眼光。

一战时期的桃坪羌寨 安营扎寨基建练兵(8)

白常柱指导员,蒙族,原北京军区骑兵第五师十三团干部,后调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六团卫生队, 英俊干练,其夫人刘新华老师,原内蒙古歌舞团歌唱演员, 夫唱妇随, 跟着白指导员来到六团,在团部当老师,还有一段佳话,他们的儿子额尔敦楚鲁, 1971年就出生在六团,而接生的妇产科医生就是当年六团卫生队的医助吴云霞. 我和白指导员之间的一些交往和故事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介绍。

在六团卫生队的日子里, 说实话, 我们累是真的, 但是没有饿过一天的肚子。 在那个时候,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 而且很难, 卫生队如何做到让战士们不饿肚子呢? 且听下回分解。

(2021-1-17 定稿于协和大学校园宅家作文)

\

一战时期的桃坪羌寨 安营扎寨基建练兵(9)

【作者鲁安先生简介】1949年出生在济南剪子巷,小学中学居南新街。一九七零年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任文书,参加一师医训班后任病房护士长,后调一师防疫队任医助,一九七七年西南石油大学地勘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一九七八年首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获理学地质古生物学博士,曾任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馆务委员,现任美国中华艺术宫馆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