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生猛海鲜的记忆

菜市、海市,夜市,烟台海鲜小吃俯拾即是。

早起赶早市,不必去菜市场,下耧居民区街道傍、口袋小花园处,便有新鲜水果菜蔬卖,还有鲜鱼活虾从网上摘下卖;拎回家现做现吃,也就下楼上楼的功夫,误不了班的。如果小两口熬夜了、懒得开灶了,那就再睡个回笼觉;上班途中,街头巷尾,小吃多着呢,除了豆浆、脑饭,油条、炸糕什么的,若是吃腻了,就换换口味——前面拐角有家“海鲜馄饨”店 。

海鲜馄饨

一年哪个季节吃海鲜(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1)

一大海碗馄饨端上来,有元宝形的、也有欲放且合花蕾状的,一个个皮簿馅大。咬一口,鲜。活蹦乱跳的大虾仁、或扇贝肉,切成馅丁。再拌了各种佐料,少许的佐料。别挤丢了原本拥有的海香味儿。清水下锅,开一滚就熟。即捞出。不用像煮饺子似的反复添冷水煮。高汤锅里或鸡汤、或骨汤、或鱼汤,任选一种均可。撒入紫菜,小虾皮,提味儿。烟台长岛小金沟弯弯小虾米放上点儿,味儿更正。保你吃得张嘴闭嘴都叫鲜:嗬,汤也鲜。只不过有时候你得耐着性子等,自觉的挨邦排队,“好饭不怕晚”嘛。

一年哪个季节吃海鲜(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2)

“海鲜馄饨”小店,门面不大,说是老辈传下的。属非遗。当年先辈在渔人码头“开”的“张”。打鱼人风风雨雨上岸,一碗有汤有水的热馄饨下肚,便热了身子暖了心,歇去了疲劳。如今传承一对小夫妻,生意依然热火。店小食客多,桌椅板凳便摆在门前。您,请坐。男掌柜壮实,女掌柜温和,笑口常开,不笑不言语:让您久等了,师傅。

一年哪个季节吃海鲜(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3)

“不急,”食客反而觉得自己有哪儿不妥、让小老板娘担心了焦虑了。于是也笑脸应答:不急。等一海碗馄饨端到手里,双方皆心轻愉悦了。……

活蒸活煮

菜市,也叫海市。因为海货占了半壁江山。

每天,鱼类:鲅鱼、鱿鱼、刀鱼、偏口、小黄花等;贝类:扇贝,飞蛤、花蛤,海蛎子等;还有海参,鲍鱼,螃蟹,大虾,以及一些叫不上名的海货摆满一市场的半个世界,统统活鲜!

一年哪个季节吃海鲜(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4)

“来啦老哥”,大老远的那边一句话、这边便搭上了茬儿。买的卖的,唠的热闹,面相熟悉,张三李四周五王六,多数却叫不出姓,其实双方根本就没问过姓甚名谁。萍水相逢,有缘相遇,一回生二回熟,三天不见、两天早早的,你我自然而然地都装心里了。

这天老家来了个朋友,下高铁才与我微信。下班我抬腿去一趟海市,卖菜的、卖鱼的,你呼我应的,这里那里,片刻功夫,我双手拎回两塑料袋鲜活鲜活的海货。回家往锅里一倒,添了水,煮;篦子上摆了一层,蒸。上下一锅焖。 开锅五分八分的,掀锅,一股浓浓的腥香味扑面而来。海货不易煮过头,不然鲜嫩味就老了。尤为头次吃海鲜者会被一下顶了胃口、食欲不振。大多的外地朋友,敌挡不住海的诱惑——鲍鱼,螃蟹,扇贝,爬虾,海虹……在早,连最廉价的海虹也深受半大老爷们的独爱,说是三个海虹顶一个鸡蛋。所以,夏日的树荫下,常有食客围坐,光了膀子,吆五喝六,腆着肚皮,云山雾罩,海虹,生啤,划拳猜令,海吃海喝,原汁原味,不醉不休!

一年哪个季节吃海鲜(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5)

这般吃法,招人羡慕。

生吞海参

海市上,常有牡蛎被撬开壳,蛎肉肥盈的往外溢。还有扇贝,一掰两扇,肉鼓鼓满壳。摊住一边吆喝着,滋阴壮阳补肾大海蛎喽,一边活生生把生蛎肉扔嘴里,嚼出很好吃的样子给你看。这不稀罕,海边人十有八九都有经厉。年轻好胜时我也生吃过一次海参。

一年哪个季节吃海鲜(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6)

养马岛有一处海域,山山迥迥之间,汪聚一片天然牧场。多年前受东道主牟总所邀,三五挚友坐船前往。船至深海区,网起天然野海参。我双手捧着一只肥大丰硕的海参观看。牟总让我生吃下去,说是,时间一长、它就自动融化了。我半信半疑。撒网的壮汉也说,如果失落在地,片刻功夫它真的就消融了,无影无踪了。说时,他一把抓过海参,好心好意,生生塞给我吃,滑腻腻的,还没品出滋味,吞下去了。当夜火劲上拱,大男人流鼻血了……

一年哪个季节吃海鲜(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7)

铁板鱿鱼

夜市。小商小贩骑着三轮的、四轮的,脚蹬的、电动的小货车峰涌而至,车架上写有金字招牌:铁板鱿鱼。华灯初上,车到开张:一块铁板,或长或方,两把刷子,压刀、小铲,这般,用具就齐活了。

燃气罐拧开,铁板热了,刷上油,串好的整个鱿鱼、或鱿鱼须,铁板上平放,按压。翻过身,再按压,目的是烘干水分。水净了,接下来刷油。一面,另一面,刷、压。此刻火候大小很关健。火大,易焦糊。欠火,则生。整个操作过程中,时而热气喷云吐雾、滋滋有声,时又声气皆淡。顷刻间,一种特刺激的香味扑面而来,铁板鱿鱼也就熟了。

一年哪个季节吃海鲜(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8)

锋利的小铲刀,自下而上一道道斜切下去,竹签两侧鱿鱼身变化成孔雀开屏。最后刷一次酱水,撒上芝麻粒儿,再撒些香料粉,爱吃辣的哥妹儿,那就来点辣椒粉儿。咬一口,顺嘴流油。

远道而来的小夫妻俩,一口咬下满嘴,辣得出泪花。仍不放过,也不言辣。吃着、笑着,让铁板鱿鱼的香在习习海风里飘。……

清水鱼汤

一年哪个季节吃海鲜(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9)

临海的一个小胡同。住一老渔翁。没风没浪的日子,可见他兜一网鲜货上岸。他在自家的石屋前搬来炉灶。将一条两拃长的大鲇鱼囫囵个儿丢下锅,不过油,不搁佐料,清白水煮。单单的就放一把盐。大火煮、小火炖,渐渐地倒熬出一锅白白的乳汁,奶汤一样的香。香味四溢。舀两勺大伙儿尝尝。不卖,管够偿。你来半碗,他来一碗,喝得大家直咂摸嘴。看看锅里汤快见底了,再添水,再煮一锅。没够的孩子就眼巴巴的等。最终大鲇鱼煮得只剩下一条鱼骨,肉烂在锅里,可碗里的汤仍不见肉,谁家也不会把骨头煮那么烂、煮那么久。但老翁会。最后一碗,鱼汤依就喷香。

一年哪个季节吃海鲜(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10)

老翁网的鱼不够卖,简直是你一条、他一条地“挣抢”。不用过秤。打眼一瞅,老翁喊出斤两。不信,你称称,只多不少。有时多个二两三两的、差个块儿八角的,得,零头抹了,您拿走。

老人家在石屋石墙上掏下几块石砖,凹下个窗,窗下支起个货架、摆摊,日常里有老伴守家在地,坐等买卖。经营的全是海龙、海马、海蛇、海龟、海燕等等海干货,以及珊瑚、珍珠、贝类等旅游品。老伴把海的玲珑世界缩进了窗口,老翁将海的味道扩散传递到远方。

一年哪个季节吃海鲜(又到了吃海鲜的季节)(11)

一旦空闲下来,老翁与老伴,老夫老妻,闭目养神,晒晒日阳,嚼嚼大海,这样的日子,心里话:够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