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同时,江苏拥有中原、江淮、金陵、吴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截至2016年,江苏省共下辖省共辖1个副省级城市(南京)、12个地级市。其中,就地级淮安市下辖的盱眙县,人口超80万,历史上曾有一段时期属于安徽省。

国内最小的县和最大的县(江苏省一个县建县历史超2200年)(1)

首先,对于盱(xū)眙(yí)县这个地名,外地人容易读错名字。盱眙县属于江苏省淮安市,在地理位置上,盱眙县东与金湖县、滁州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南京市六合区、滁州市来安县和明光县交界,北至东北与分别泗洪县、洪泽区接壤。除了良好的区位优势,盱眙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盱眙建县2200多年,但史前文化可直溯五千年前。据对盱眙范家岗、大墩头、六郎墩等遗址考古成果表明: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时期盱眙就有丰富的史前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秦朝末年,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建都于盱眙,后迁都彭城(今徐州市境)。三国时期,孙权、刘备、曹操三家争霸,今盱眙县一带属魏国徐州下邳郡。公元583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并入盱眙县,属江都郡。彼时,江都郡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淮南、江北地区及镇江、丹阳、句容,安徽省天长、全椒、滁州等市县地。

国内最小的县和最大的县(江苏省一个县建县历史超2200年)(2)

公元621年,李渊建立唐朝后,于县治置西楚州,辖盱眙一县。宋朝时期,盱眙初属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后泗州。泗州是一个存在于北周到清朝之间的历史地名,辖地大概在今天泗县,泗洪,天长,盱眙,明光一带。公元1278年,也即元朝建立后,盱眙县改为临淮府。公元1290年,元朝废临淮府,盱眙县归属泗州。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彼时,盱眙县属临濠府(今安徽省凤阳县)。公元1371年,盱眙县改属凤阳府(今安徽省凤阳县)。

国内最小的县和最大的县(江苏省一个县建县历史超2200年)(3)

最后,公元1724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盱眙县隶安徽布政使司。1928年,盱眙县直属安徽省。1955年,盱眙县从安徽省划入到江苏省。2001年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盱眙隶属于淮安市。总的来说,盱眙秦朝建县,汉代建州,为唐宋名城——古泗州州府所在地,因盛产龙虾,有“龙虾之都”之称。作为淮安市下辖县,截至2014年,盱眙县总面积达249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80.05万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