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包括经题虽仅有二百六十八字,古往今来却为各祖师大德,佛教学人所重视,注经者多不胜数。其文约卓,而意周无不备。流经讲经者大有大讲,小有小讲,大讲者,洋洋洒洒,可成一书,小讲者亦要数十页的篇幅。

圣严法师曾说:“佛法的“空”绝不是教人消极、逃避和否定一切;相反,它从空性中教人正视生命的意义,不断努力向上。唯有不顾自己,只关心别人,只度众生,不为自利,才是真正自在解脱的法门。《心经》是所有佛经中文字最精简、组织最严密、内容最丰富的一部经,我们既可以因它而理解佛法,深造自得,也可以把它当成修行的法门来用功,更可以为求感应而虔心持诵。”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心经》的总纲,也是佛法的总纲。佛法没有叫我们做什么别的事情,就只要求做这一点点事情。但是,往往这一点点事做一辈子也做不好。这一句经文可以浓缩成“照见五蕴皆空”这六个字。“照见”就是修行的功夫:“皆空”就是修行的见地:“五蕴”就是我们修行时时刻刻要超越的对象,要破除的执著,要克服的烦恼。我们学佛人的一切修行,就浓缩在这六个字当中,也就是要时时刻刻“照见五蕴皆空”。

齐青梅《唐至相寺比丘造多宝佛塔善业泥抄经拓片》

《心经》教我们不断地突破自我生命上的局限性、认识上的局限性、思想境界上的局限性。所谓生命的局限性,佛教的名词叫做“我执”——我的执著。认识上的局限性,思想境界上的局限性,佛教把它叫做“法执”。破除了我的执著,破除了法的执著,才能够有一个新的认识空间、新的生命空间。

心经的三种启示(开启人生大智慧)(1)

唐至相寺比丘造多宝佛塔善业泥拓片

陕西著名女性书法家、宫葆诚先生弟子,广仁寺仁钦上师在家弟子齐青梅老师手抄原创的《佛教造像抄经拓片》系列作品,悬挂家中供奉,心烦意乱时,可通过念诵书写,得到安宁与福报。

心经的三种启示(开启人生大智慧)(2)

齐青梅《唐至相寺比丘造多宝佛塔善业泥抄经拓片》局部图

佛教经文化是中国最具魅力的文化,佛教又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宗教,有许多特定的仪式。齐青梅创作的《心经》不是简单的描写。而是选择合适写经文的书法体隶书撰写,隶书厚重沉稳,特别符合经文的内涵。这也是她最擅长的书体,她以谦冲平和、虔诚敬重之心所书写的《心经》作品中充满了超尘脱俗、佛性禅心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