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十四年抗日战争中的日本侵略者,大家往往会想到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这些亲自带兵入侵我国的重要战犯,而在他们的背后还有一个日军的最高统帅天皇裕仁。
要知道,根据当时日本宪法的规定,出兵和征战的权力都掌握在裕仁的手中,可以说他才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犯,却在战后得以幸免,并且能够安享晚年。
1989年1月7日,裕仁在东京病逝,而在病逝后,日本政府为了借机提高其政治影响力,竟向多国发出了前往参与天皇葬礼的邀请,其中一份邀请就发给了中国。
中国人民在抗战过程中深受日本的侵害,而此时的日本各界竟仍然宣称天皇无罪,对于如此枉顾历史的行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得知邀请一事后,果断向日方回了四个字“正视历史”。
裕仁天皇在侵华战争中具体犯下了哪些不可饶恕的罪行呢?他在战后为何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而在其葬礼举行的时候,我国到底有没有派人去呢?
裕仁天皇
关于我国政府是否会派代表出席裕仁葬礼一事,还要从其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讲起。
侵华战争的幕后元凶在中国历来的对外关系中,邻居日本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角色,该国虽然在很多方面都远不如中国,但却自唐代以来,每隔几百年就会对我国发动一次侵略战争,尽管每次都以失败收尾,却始终不知悔改。
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确实是一个学习和模仿能力极强的国家,美国将领佩里扣关后,日本同样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但其却在短短十六年之后进行了明治维新,全面向西方学习。
佩里扣关(画作)
而此时的中国尚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进行着不痛不痒的洋务运动,面对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逐渐强大起来的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也愈发膨胀。
而在侵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天皇便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为了加强中央集权,1889年,明治天皇办颁发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天皇在政治、军事等各方面至高无上的地位。
此后,在天皇的指使下,日本相继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旅顺,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凡此种种,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裕仁便是明治天皇的孙子,于1926年正式继承皇位,成为了新一任的日本天皇,而且一当就是62年的时间,而这其中就经历了侵华战争的全过程。
裕仁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9月18日,即日本关东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而战后有些日本政府官员竟声称此次事变和裕仁没有任何关系,但仔细翻阅历史就可一窥究竟。
裕仁自继任之初,就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了集权,此时的他已经是日军的最高统帅,而根据宪法的规定,日军只要进行对外战争就必须通过天皇的批准,没有命令私自出兵的则处以死刑。
但纵观当时参与九一八事变的主谋,像石原莞尔、板原征四郎等,无一不在事变爆发后不久就得到重用,而在事变开始后没几天,就有大批早已准备好的日军从朝鲜开进了东北,这显然是经过了裕仁的默许。
石原莞尔
而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更是得到了裕仁的直接授意,为了实现其侵华的野心,他连年指使军方扩充军备,仅在1931年到1937年这短短六年的时间里,日军的数量就增加了3倍以上,如果没有裕仁的允许,这同样是无法实现的。
此外,每当侵华日军的主要统帅完成重大的军事任务后,裕仁都以“宣扬皇军武威于域外朕深为嘉赏”等词大加赞赏,其野心昭然若揭。
1937年8月,淞沪会战开始后,裕仁为了鼓舞日军的信心,还专门在增援部队出发前,单独召见了日军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并且对他说道:“宜细察宇内大势,以速勘定敌军,扬皇军威武于内外,以应朕之侍重。”
而就在日军即将进攻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的时候,裕仁还派遣特使向指挥作战的日军将领进行了勉励,并且许诺他们攻占南京后会得到来自天皇的奖励。
在裕仁的激励下,进攻南京的侵华日军士气大振,可以说之后的南京大屠杀和裕仁有很大的关系,不仅如此,他还特意授意日本军方极力掩盖事情的真相,以减轻来自欧美国家的压力。
可以说,在日军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军方所做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有着裕仁的参与,而他本身就是日本国内最大的军国主义势力。
除了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以外,日军还相继入侵了东南亚诸多国家,甚至主动发起了太平洋战争。
其实,对于日本海军是否偷袭美军珍珠港海军基地一事,日本内阁还有着很大的争论,大部分人都不赞同此次行动,因为他们深知与美国的差距,但太平洋战争还是爆发了,因为裕仁赞同了此次行动。
偷袭珍珠港
裕仁的侵略和称霸野心可以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战争到了1944年的时候,日军在各大战场上的溃败趋势已不可逆转,失败是必然的结局,一些日本高级将领也对战争持悲观的态度。
但此时的裕仁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为了维护天皇制度,竟不惜以全体日本国民的生命为代价,公然发表了“将圣战进行到底”的宣言,并且扬言要“一亿玉碎”。
正式由于他的这一决定,使原本早该结束的战争又多延长了一年的时间,而在这一年里数百万日本军民为之丧生。
可当时裕仁天皇在日本国民心中已经成为了“神”的存在,因为有着他在幕后的支持和引导,才会使日军即使在内阁多次换届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持续地发动侵华战争,而当时的每一任内阁首相没有一个敢忤逆他的决定,所以说,裕仁才是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
“天皇无罪论”随着中国军民的全面反攻,美军将两颗原子弹投到了日本的广岛、长崎,苏军出兵东北,裕仁最后的一丝幻想也烟消云散,不得已于1945年8月15日向全世界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
随后,数百名日军主要战犯在盟军众多军事法庭的审判下,得到了应有的处罚,而裕仁身为元凶却一没有受审,二没有被废黜,反而继续在日本皇室过着十分优越的贵族生活,而这一切都与美国人所谓的战略方针息息相关。
二战结束后,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成为了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而在当时的东亚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与苏联抗衡,美国精心扶持的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此时也在为内战忙得不可开交。
于是,为了缓解美军在远东的军事压力,美国政府决定在东亚重新扶持一个能够听命于自己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这个国家又不能在军事上对美国产生威胁,战后一片废墟的日本就成为了首选。
此时日本国内经过长期战争的洗礼,青壮年基本全部丧生,侥幸没有去世的也身有残疾,各大工厂除了被美军拉走的器械以外,基本空无一物,而国民的家中甚至连一口像样的铁锅都找不出来。
二战后的日本国民
美国政府当即决定对其进行经济援助,支持其重建,但刚准备行动就面临了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日本国民对天皇裕仁的依赖性已经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
尽管裕仁发布了投降诏书,尽管他给日本军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但日本人早已在骨子里把他奉若神明,如果说对裕仁判处死刑,哪怕只是进行公开的审判,那整个日本社会估计都会瞬间崩溃,这显然是美国人不想看到的。
而裕仁的罪行又是那么的清楚,美军士兵和美国的普通民众也纷纷请求政府对其进行审判,但美国到底是一个由资本掌控的国家,利益在美国政府眼里早已超过了感情,为此,他们不惜遭受指责,竟无视各同盟国的反对,对裕仁进行了妥善的保护。
日本民众得知裕仁天皇平安无事后,也开始在美国人的帮助下进行了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并且受益于抗美援朝战争,逐渐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裕仁
而身为罪魁祸首的裕仁也一直逍遥法外,他苟延残喘却从来不思反省,没有权力却一直指手画脚,不仅多次宣称自己无罪,而且还为军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提供信心,无耻之尤。
1973年5月26日,已经72岁的裕仁竟然还梦想着昔日“大日本帝国”的辉煌,公开劝说日本防卫厅长官进一步发展军备,并声称要“吸取旧军队时的优点”,此言一出,日本的右翼势力更加活跃。
可以说,因为天皇制度的存在和裕仁的脱离审判,给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提供了一个长期生长的温床,以至于直到现在日本某些官员还去公开祭奠当初的那些侵华日军战犯。
然而日本政府却在战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维护着这个作恶多端的天皇,一直在私下里宣传裕仁“无罪”,以此维系他们在国民心中的形象。
而裕仁也极力配合,在战后重建的那段时间,一直主动出访欧美和东南亚国家,并极力跟随美国的脚步,以期获得国际上的谅解,维系其在国民心中不可动摇的形象。
裕仁(前)
此外,裕仁还主动放低身段,亲自对普通国民嘘寒问暖,并且还搞起了生物研究,仿佛在他的心里已经全然忘记了过去的自己,日本国民也对这位曾经带领他们走向“辉煌”的天皇敬爱有加。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成立,给裕仁转移国内的一些反对言论提供了契机,他虽然没有了管理国家的权力,但却一直跟在美国后面,对新中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攻讦,并且积极渲染“中国威胁论”,以此激发国民的爱国情绪。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国际形势的突变,中美关系在毛主席的斡旋下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特别是在尼克松访华以后,中美关系逐渐开始了通往正常化的道路。
这让日本政府十分着急,因为他们担心中国会取代日本的位置,为此,日本为了国家利益,开始试图与中国进行交流,而毛主席从大局考虑,本着和善的态度,也没有将其拒之门外。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不久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即便如此,日本政府在谈及裕仁的战争责任这一问题上仍然支支吾吾,试图加以掩盖。
田中角荣(右)访华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政客里的右翼势力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他们不仅继续宣布裕仁无罪,而且还对侵华战争,尤其是南京大屠杀加以否认。
就这样,裕仁在战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被日本政府以“无罪”的言论供养,直到1989年1月7日病逝为止……
葬礼期间的斡旋裕仁的逝世在国际上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因为当时发动侵略战争的三个轴心国元首里,只有裕仁在战后安然无恙,而在裕仁去世的时候,日本国内竟然还有四名崇拜者为其自杀殉葬。
此时的日本随着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为了维持国际形象,日本政府向多国元首发去了邀请,希望届时能够参加裕仁的葬礼。
裕仁葬礼
邀请信一出,各国积极响应,但此时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国这里,因为日本政府也邀请了中国元首,他们都在等着中国的反应。
而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得知邀请一事后,当即对日本方面回了四个大字:“正视历史”。
原来就在这年的2月14日,日本首相竹下登在国会回答侵华一事时,竟公然宣称“二次大战是不是侵略,应由后世史学家评价”,这种没有明确答复的行为明显就是枉顾历史。
而在他之后,日本法制局长官更是直言补充道:“裕仁天皇没有责任”,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作出裕仁“无罪”的表态,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批判。
在重重压力之下,日本驻华大使专门找到了我国外交部副部长, 并且狡辩道:“竹下首相过去就对侵华战争的责任问题作出过明确的表态,至今没有任何变化”。
竹下登
这里的“过去”指的是其在中日建交时承认的日方对侵华战争负有责任的言论,但此时的发言却仅以“过去”两字予以搪塞。
为了民族大义,为了数千万遭受过日本压迫的民众,按理来说我国就是不去也无可厚非,但此时正值中日建交期间,为两国关系考虑,为体现大国风范,政府决定还是派人前去参加葬礼。
可在日本没有承认其过往的罪行之前,国家元首是不可能亲自前往的,于是,便由外交部长钱其琛以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特使的身份前往了日本。
钱其琛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过很大的贡献,是我国极为出色的外交家之一,他知道此行事关重大,便提前做好了各种准备,于2月23日正式抵达日本。
而钱其琛刚下飞机,就找来了中国驻日大使杨振亚,让他紧急告知日本政府,如果日方不对侵华战争的具体责任问题发表公开声明,那中国政府所派代表将不出席明日的葬礼。
钱其琛
竹下登得知此事后,心里也很着急,尽管他知道中国方面派来的只是一名外交部长,但他同样不敢慢待,因为此时的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为了日本企业入驻中国市场,他不得不进行妥协。
2月24日上午7时30分,裕仁天皇的葬礼在东京新宿御苑举行,一直持续到晚上8时50分,当然在上午出席人数最多的时候,钱其琛依然在宾馆中闭目养神,他没有去,因为日本政府还没有表态。
果然,本来抱有侥幸心理的竹下登首相此时也坐不住了,这天下午,他就破例单独接见了钱其琛,因为按照计划,当时竹下登只接见元首级的他国官员。
钱其琛见到竹下登后,从容自若,然后对他有理有据地阐述了日本主动发动侵华战争这一无可争议的事实,为了照顾竹下登的情绪,钱其琛对其当时模棱两可的言论只是表示了遗憾。
钱其琛
此外,钱其琛还从中日两国的发展大局出发,希望日方能够正视历史,并且引用了《日中联合声明》中日本作出承诺的发言,希望日方言而有信,最后,钱其琛再次重申了我方在原则问题上不可退让的态度。
在一连串的阐述之下,竹下登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当即表示会一直坚持《日中联合声明》里日本对侵华战争负有责任的发言,至此,钱其琛才参加了裕仁天皇的葬礼。
第二天下午,钱其琛就返回了祖国,临走之前,他还特地向钱振亚强调一定要借助媒体和外界舆论的力量揭露日本在侵华战争时犯下的罪行,钱振亚随即开始了准备。
结果不出所料,仅仅在裕仁天皇葬礼结束三天以后,迫于舆论的压力,竹下登就在国会上修正了自己当初的言行,称日本在上次战争中对邻国的侵略及犯下的罪行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并且表示裕仁天皇为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我国外交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裕仁
事实证明,在历史的铁证之下,日本妄图违背事实,掩盖真相的行为不可能得逞,而我国对于涉及本国利益的原则问题,其坚定的立场和态度不会发生改变,希望日本方面能以史为鉴,切莫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