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TCP/IP协议?


计算机与网络设备之间如果要相互通信,双方就必须基于相同的方法。比如如何探测到通信目标,由哪一边先发起通信,使用哪种语言进行通信,怎样结束通信等规则都需要事先确定。不同的硬件,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一种规则。而我们就将这种规则称为协议 (protocol)。

tcpip协议简单理解(一文搞懂什么是TCP)(1)


也就是说,TCP/IP 是互联网相关各类协议族的总称

TCP/IP 的分层管理


TCP/IP协议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层。TCP/IP协议族按层次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当然也有按不同的模型分为4层或者7层的。


把 TCP/IP 协议分层之后,如果后期某个地方设计修改,那么就无需全部替换,只需要将变动的层替换。而且从设计上来说,也变得简单了。处于应用层上的应用可以只考虑分派给自己的任务,而不需要弄清对方在地球上哪个地方,怎样传输,如果确保到达率等问题。

tcpip协议简单理解(一文搞懂什么是TCP)(2)


如上图所示,我们将TCP/IP分为5层,越靠下越接近硬件。我们由下到上来了解一下这些分层。
1.物理层
该层负责比特流在节点之间的传输,即负责物理传输,这一层的协议既与链路有关,也与传输的介质有关。通俗来说就是把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
2.数据链路层
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主要功能是保证物理线路上进行可靠的数据传递。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结构的结构包,他不仅包含原始数据,还包含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物理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如果在传达数据时,接收点检测到所传数据中有差错,就要通知发送方重发这一帧。
3.网络层
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网络层通过综合考虑发送优先权,网络拥塞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可选路由的花费等来决定从网络中的A节点到B节点的最佳途径。即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
4.传输层
该层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层有两个传输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其中,TCP是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UDP是不可靠的或者说无连接的协议
5.应用层
应用程序收到传输层的数据后,接下来就要进行解读。解读必须事先规定好格式,而应用层就是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主要的协议有:HTTP.FTP,Telent等。

TCP与UDP


TCP/UDP 都是传输层协议,但是两者具有不同的特效,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tcpip协议简单理解(一文搞懂什么是TCP)(3)



面向报文的传输方式是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UDP发送多长的报文,即一次发送一个报文。因此,应用程序必须选择合适大小的报文。


虽然应用程序和TCP的交互是一次一个数据块(大小不等),但TCP把应用程序看成是一连串的无结构的字节流。TCP有一个缓冲,当应该程序传送的数据块太长,TCP就可以把它划分短一些再传送。
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具体过程如下:



上面的解释可能有点不好理解,用《图解HTTP》中的一副插图 帮助大家。

tcpip协议简单理解(一文搞懂什么是TCP)(4)


当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三次握手建立了 TCP 连接以后,当数据传送完毕,断开连接就需要进行TCP的四次挥手。其四次挥手如下所示:


最后再看一下完整的过程:

tcpip协议简单理解(一文搞懂什么是TCP)(5)


如果有大量的连接,每次在连接,关闭都要经历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这显然会造成性能低下。因此。Http 有一种叫做 长连接(keepalive connections) 的机制。它可以在传输数据后仍保持连接,当客户端需要再次获取数据时,直接使用刚刚空闲下来的连接而无需再次握手。


tcpip协议简单理解(一文搞懂什么是TCP)(6)

问题汇总


1.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为产生错误。
具体解释:“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产生情况:
client 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个网络节点长时间滞留,因此导致延误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 service。如果没有三次握手,那么此时server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就误认为是 client再次发出的一个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向 client 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而此时 client 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情况,因此并不会理会服务端的响应,而service将会一直等待client发送数据,因此就会导致这条连接线路白白浪费。
如果此时变成两次挥手行不行?
这个时候需要明白全双工与半双工,再进行回答。比如:

在三次握手之后,A和B都能确定这么一件事:我说的话,你能听到;你说的话,我也能听到。这样,就可以开始正常通信了,如果是两次,那将无法确定。
2. 为什么要四次挥手?
TCP 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可靠,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TCP 是全双工模式(同一时刻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这就意味着,当主机1发出 FIN 报文段时,只是表示主机1已结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主机1告诉主机2,它的数据已经全部发送完毕;但是,这个时候主机1还是可以接受来自主机2的数据;当主机2返回 ACK报文段时,这个时候就表示主机2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就会告诉主机1,我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之后彼此就会中断这次TCP连接。
3.为什么要等待 2MSL?
MSL:报文段最大生存时间,它是任何报文段被丢弃前在网络内的最长时间。
原因如下:


第一点:如果主机1直接 关闭,由于IP协议的不可靠性或者其他网络原因,导致主机2没有收到主机1最后回复的 ACK。那么主机2就会在超时之后继续发送 FIN,此时由于主机1已经关闭,就找不到与重发的 FIN 对应的连接。所以,主机1 不是直接进入 关闭,而是TIME_WAIT 状态。当再次收到 FIN 的时候,能够保证对方收到 ACK ,最后正确关闭连接。
第二点:如果主机1直接 关闭,然后又再向主机 2 发起一个新连接,我们不能保证这个新连接与刚才关闭的连接端口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有可能新连接和老连接的端口号是相同的。
一般来说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但还是有特殊情况出现;假设新连接和已经关闭的老连接端口号是一样的,如果前一次连接的某些数据仍然滞留在网络中( Lost Duplicate ),那些延迟数据在建立新连接之后才到达主机2,由于新连接和老连接的端口号是一样的,TCP 协议就认为哪个延迟的数据时属于新连接的,这样就和真正的新连接的数据包发生混淆了。所以TCP连接要在 TIME_WAIT 状态等待两倍 MSL ,保证本次连接的所有数据都从网络中消失。


推荐阅读

>>>【独家首发】新版HCIE考试解读直播回顾

>>> 重磅!华为HCIE认证改版升级通知!

>>>【命令解析】Linux用户行为的常用命令

>>> 网工必备通信基础知识,还不知道你就out了?

>>>【必备干货】网工入门必会桥接教程,外网 GNS3 Vmware

>>>【技术指南】5分钟搞清楚OSPF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网工界市场认可度极高的华为认证,你考了吗?


拿下华为HCIE认证之后,你可以:

最后再附上一些学习资料吧,非常适合刚开始接触学习网络的朋友,里面更多的是一些基础的内容。

如果对未来的发展,或者行业的前景不是很明确的话,可以听听看,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链接放在评论区了,有需自取。


(文章来源网络 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