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崔志坚 光明日报通讯员 周武申,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河南新乡辉县农村互助养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河南新乡辉县农村互助养老
光明日报记者 崔志坚 光明日报通讯员 周武申
“每月交100元钱,顿顿热馍热汤热菜,一周七天不重样,比自己一个人在家做一顿吃一天强多了,还可以洗澡和理发,这钱花得值!”春光明媚,在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东水寨村慈善幸福院内,宝桂珍老人感慨地说。
今年76岁的宝桂珍老伴去世,女儿远嫁外地,两个儿子都在城里居住上班,自己独居在家。2019年,东水寨村慈善幸福院建立,宝桂珍就和其他27位独自生活的老人“日托”在这里。
“老人家的感慨,一点都不夸张!”东水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朱保平说,慈善幸福院运营以来,村里的企业家和干部群众心系慈善事业,每年募捐都在三四万元。大家还经常到幸福院举办饺子宴,请全村的老人都来热闹。
目前,像东水寨村这样的村级慈善幸福院在武陟县已经有185所,直接服务4500余名老人,辐射惠及4.6万余名老人。
近年来,武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工作,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空巢、独居、特困老年群体不断增加,以及“穷家难舍”不愿意离村养老等日益凸显的养老难题,积极探索创新,推广建设村级慈善幸福院,为农村广大老年人提供就餐、生活照顾、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等服务,形成了“村级 慈善 政府 个人”四级联动“众筹养老”服务模式,满足了农村老年人多样化、深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因地制宜,建设基础设施。在全面调查摸底,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该县根据村情、集体经济收入状况和老年人口数量等情况,分别制定建设规划、出台工作标准,明确资金筹措方式,各村因地制宜建设慈善幸福院,具备新建条件的村,高标准建立慈善幸福院,不具备新建条件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立足改扩建,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的旧办公场所、医院、学校、企业、祠堂、农家庭院等改造用于农村慈善幸福院场所。在功能设置上统一标准,每所慈善幸福院至少配备休息室、配餐室、文体娱乐室、书画室、健身康复室和室外活动场地“五室一场”,做到生活、娱乐、医疗设施一应俱全,确保老人舒适方便。
多种渠道,筹集运营资金。该县主要采取“政府扶持、慈善捐赠、乡村补充、企业帮扶”的办法筹集资金,用于慈善幸福院建设及运营,老人子女每月仅需缴纳100元,就可入住慈善幸福院。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采取星级评定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发放至各村慈善幸福院,用于入住老人的生活补贴;各村通过募捐资金,用于慈善幸福院补贴、急难救助等工作;村里大力推行“以地养院”模式,结合村情盘活土地等资产资源,收益固定用于慈善幸福院的日常费用补贴;积极鼓励爱心企业、社工组织、义工团队,帮扶托管、兜底慈善幸福院,全县由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支持的慈善幸福院达18所。
创新载体,丰富服务内涵。在解决农村老年人孤独和物质生活方面难题的基础上,该县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以村级慈善幸福院为平台,通过村两委组织、爱心人士定期承办、义工团队全程参与的方式,定期为全村老年人做饺子大餐,传递社会正能量。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社会义工服务队,经常开展“慈善送服务下乡”“慈善情·健康行”“关爱空巢老人”等主题党日活动,到慈善幸福院开展义诊、送戏下乡、心理咨询等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发展,提升服务质量。为加快推进养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该县探索养老服务的个性化与人性化需求相结合,投资20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了14所示范性村级慈善幸福院,设置床位700张;投资5000余万元,新建6所乡镇(街道)敬老院,新增床位500张,在优先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放,拓展机构养老、短期托养、日间照料等服务,逐步将慈善幸福院打造成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此外,该县还探索“慈善 专业团队 社工组织”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引入河南春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和焦作阳光养老服务公司,利用专业服务团队和社工组织,为老人及特困对象提供助餐、日间托养、巡视巡查、家务照料心理疏导等养老服务,进一步提升养老精细化服务质量。建立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由加盟企业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慰藉、法律维权、体育健身、文化教育6大类共40余项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全县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12日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