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着老爹去浴池洗澡,更衣室里遇到一对年轻父子,孩子爸爸已经“衣冠楚楚”穿好衣服,孩子还光溜着身子在努力穿袜子。
这个爸爸唠叨孩子磨蹭,我听了微微一笑,说孩子在努力穿衣服哈,这位爸爸对我说孩子打游戏可积极多了。我回复这很正常哈,除了说明孩子聪明,大人也是如此,比如遇到喜欢事情也急不可待,遇到不想做的也磨磨蹭蹭。又问孩子几岁了,上学了吗,回答小学二年级,然后这个爸爸开始帮助孩子,不再唠叨。
我觉得对孩子没有坏处,但也知道自己多此一举。
现在回想此事,是思考这个问题:看见与己无关的别人出现情绪,容易共鸣,为何自己身处情绪其中时候,难以看见更难以自我改变?
理论上,能对着别人讲道理,说明也能对自己讲道理,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做到。
很简单,那就是保持自我情绪冷静!
对于别人出现的情绪,由于镜像神经元作用,我们都会产生“共振”“共鸣”“替代性反应”,如同上面同情小孩子弱小心情。
如果止步于此,我们就只是共鸣情绪,陷入自我中心泥潭无力自拔,为此需要下一步选择。
选择不佳的人际关系处理模式,引发抱怨指责愤怒傲慢偏见嘲讽,是以自我为中心,也可以说是精神分析移情理论。
选择看到自己或者别人情绪后面的情感,负性情绪也是积极情感的表达,喜怒悲恐何尝不是爱恨情仇呢,这是以别人为中心,也可以说是心理咨询共情理论。
到了共情这一步,继续朝前走,就是表达需求,说出诉求。
因此,可以有这2个不同公式:
1、共鸣——移情——浆糊;
2、共鸣——共情——诉求。
前者可谓“情绪浆糊法”。对于后者,我们可以称之为“情绪抽离技术”,在情绪共鸣前提下,抽离情绪感受,看到自己与别人内心深处情感,找到需求说出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跳出来,把自己作为旁观者,自己是自己的观察者,做到这点自然不是容易事。
比如,我知道说话要“言简意赅”,也试图“少说、精说、妙说”,用简洁情感友爱来交流,所谓“简爱交流”,不过做到太难了。
有个事情进行商量,人家说出问题和建议来,我表示认同后,原本可以结束谈话或者来一句还有什么要求吗,实际却进行太多解释,这是没有进行情绪抽离后果。
说话让人家舒服,让自己舒服,离不开共情技术,需要共鸣情绪又能抽离跳出情绪,看到核心深处的情欲诉求。
昨天看到新阳光心理群朋友讨论,尤其青红老师对问题回应,受益匪浅,试着简述一些。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唠叨正是源自当时看到“抽离”这个词语,迅速共鸣。
1、信与见:相信——做到——看见;
2、信我——信你自己的选择;
3、一句话说恼对方——说中对方软肋,不是我说错了,可能是我“说对了”;
4、无情——把情藏起来;
5、伤感——进展顺利;
6、爱的反义词是漠视——不是漠视也许是暂停;
7、孩子撒谎,还信不信孩子——撒谎目的是孩子的输出,信不信爱不爱是父母的输出;
8、如何像人家那样自然流露真情呢——先想、用自己方式、去做,允许千人千面,接受个体差异。
总结一下我想表达的意思,情绪是自我的核心,抽离情绪又是自我成长的核心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