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成就被后世称为:使化学科学进步了整整一个世纪;

他发现了几乎所有的碱土金属元素;

他发现并培养了电学之父:法拉第;

他去世前曾说:我一生最大的发现,就是发现了法拉第;

他就是被称为“无机化学之父”的汉弗里‧戴维!

4位化学家的发明及作用(史上最牛的化学家)(1)

汉弗里‧戴维(1778-1829),英国化学家,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被英国皇室封为爵士

1778年12月17日,汉弗莱·戴维出生于英国贫穷乡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一次,他在城中偶然看到医师配制药物的过程,瞬间就被那各种物质产生的奇异变化所深深地吸引,自此之后,他经常用锅碗瓢盆在自家楼顶模拟做各种实验。戴维16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家庭经济状况急转直下,戴维的母亲知道戴维喜欢化学,便把他送到一所药房做学徒,在药房主人博莱斯医生的私人图书馆中,他认真地阅读了化学家拉瓦锡的著作和尼克尔森的《化学辞典》,至此之后,戴维便疯狂地爱上了化学。

22岁发现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具有麻醉作用,一举成名

4位化学家的发明及作用(史上最牛的化学家)(2)

英国气体研究所 中间为 汉弗里‧戴维

4位化学家的发明及作用(史上最牛的化学家)(3)

笑气一度在英国贵族和上流社会中流行

1798年,汉弗里‧戴维来到英国布里托尔的一家气体医疗研究所工作,他的任务是研究一氧化二氮的特性,这在当时可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一氧化二氮被认为是含有剧毒,吸入体内会损害呼吸系统,进而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汉弗里‧戴维仍然顶着风险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终于一年后,他的实验证明,一氧化二氮对人体无害,并且具有麻醉作用,能够抑制病人痛觉。时至今日,一氧化二氮仍然被应用到外科手术的麻醉中,使人们在拔牙和产妇顺产时减少精神痛苦。

4位化学家的发明及作用(史上最牛的化学家)(4)

一氧化二氮在手术中的应用

【1844年12月11日,一氧化二氮首次被当作麻醉剂在医学治疗中使用,牙医霍勒斯·威尔士在拔牙过程中使用一氧化二氮减轻病人疼痛。】

创造性地用电解的方法发现多种化学元素,是迄今为止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科学家,被称为“无机化学之父“。

4位化学家的发明及作用(史上最牛的化学家)(5)

历山德罗·骏砚和他发明的伏打电堆

1799年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骏砚发明了伏打电堆(世界最早出现的化学电池),汉弗里‧戴维以自己超乎常人的科学直觉,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化学实验中,1807年他成功电解熔融碳酸钾(K2CO3)以及碳酸钠(Na2CO3),得到金属钾(K)及金属钠(Na)。而后经由电解碱土,成功分离出镁(Mg)、钙(Ca)、锶(Sr)、钡(Ba)四种碱土金属元素!另外他通过在氢气(H2 )环境中加热硼酸(H 3 BO 3)与钾(K),而后生成元素硼(B)。这些元素都是他在一年中发现的,简直是开挂人生啊!

4位化学家的发明及作用(史上最牛的化学家)(6)

汉弗里‧戴维使用的电解装置

电灯泡的真正发明者

汉弗莱·戴维在1800年-1810年左右发明了碳弧光灯,这种灯是由空气中的碳电极之间的电弧组成的,是最早的实用电灯。从1870年开始,它被广泛用于欧洲街道和大型建筑照明,直到20世纪初被白炽灯取代。

【汉弗里·戴维发明电灯泡后40年,爱迪生才出生,汉弗里·戴维制作的灯泡只能持续发光12个小时,而爱迪生以碳丝所打造的灯泡则能运作数天。所以说,爱迪生并没有发明灯泡,而是改善了灯泡的设计!】

发明在矿井中可以使用的“戴维灯”,拯救无数矿工的生命

4位化学家的发明及作用(史上最牛的化学家)(7)

戴维灯结构图

汉弗莱·戴维1815年发明了一种安全灯,可以在易燃的环境下使用,这个灯的出现,大幅减少了矿井中经常出现的瓦斯爆炸,英国人将这款安全灯和战胜法国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称为“1815年英国的两大胜利”,为了纪念汉弗莱·戴维的贡献,人们把这个安全灯称为“戴维灯”。

4位化学家的发明及作用(史上最牛的化学家)(8)

戴维灯

奥运圣火传递中使用了与戴维灯原理类似的现代灯。如悉尼,雅典,都灵,北京,温哥华和新加坡奥林匹克运动会】

发现人才──电学之父:迈克尔‧法拉第

4位化学家的发明及作用(史上最牛的化学家)(9)

法拉第年轻时在伦敦的一家装订店当学徒,在机缘巧合之下,参加了一场汉弗里‧戴维在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的演讲,听完演讲后,法拉第将上课记录以及自己的见解寄给了汉弗里‧戴维,因此受到赏识,成为汉弗里‧戴维的学生。后来,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的现象,在电学上贡献极大,并且成为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多亏了汉弗里‧戴维这位伯乐,让自小便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自学成才的法拉第得以在科学界崭露头角,师徒之间相遇且相知的故事也成了一段佳话。

1829年,汉弗里‧戴维在日内瓦去世前曾说:我一生中最大的发现,就是发现了法拉第!

本文系郑州市首届少儿科普征文大赛投稿入选作品

作者:蒋杨杨

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