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1)

《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播出内容:《果洛藏贡麻——山海相连 牧歌远扬》播出时间:2023年1月3日(周二)20:00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颠覆想象的放牧生活

提到放牧生活,你会想到什么?景色很好,但要风餐露宿?牛羊很多,生活却单调乏味?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2)

然而,果洛藏贡麻村的放牧生活却完全颠覆想象。帐篷外面立着太阳能发电板;笔记本电脑里放着喜欢的节目;还可以随时用手机与家人视频连线,分享牧场风光……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3)

果洛藏贡麻村的夏季牧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每年6月下旬,牧民们都会带着牛羊和帐篷来这里放牧。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4)

这几年,随着水电网的接通和公路的修建,高原深处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牧民们在进行传统的放牧工作之时,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

不放牧的日子里,果洛藏贡麻村的牧民们就会回到县城旁的村庄生活。下面这个漂亮的村庄,便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地方。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5)

这座由政府出资,建于2014年的新村,不仅有着漂亮的外观,里面的功能也很齐全。村前有用于活动的小广场,屋顶上都装有太阳能板,房子里电器设备也很齐全。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6)

然而在拥有新村以前,牧民们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夏季游牧以外的时间,他们就散居在远离县城的草山里,不仅居住环境简陋,孩子上学也要走很远的路,遇上暴风雪就被困在山上,更别提平时就医了。

直到2014年,政府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在县城北边规划了新村,专门为草山深处的牧民修建了新房,牧民们才陆续搬入新居,结束了风餐露宿的生活。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7)

现如今,夏季去草场放牧,其他时间在新村生活,生病了可以随时就医,孩子们上学不再走远路,果洛藏贡麻村人过上了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的美好生活。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8)

搭起黑牦牛帐篷,搭起人与人的情谊

尽管住进了敞亮的新居,但牧民们依旧没有忘记古老传统,他们琢磨着在观光牛场上搭一顶黑牦牛帐篷。

这种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制作技艺,不仅凝结着藏族先民的聪明才智,更承载着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9)

相传在100多年前,藏族先民为寻找更好的家园,举族迁徙。迁徙路上多风雪,黑牦牛帐篷必不可少。

然而,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拿出足够的牛毛来制作帐篷。这时候,家家户户便会拿出多的牦牛毛,帮助困难家庭搭建起帐篷,也搭建起一个家。

独木盖不成房屋,一个人成不了社会。如今,祖辈的迁徙之苦已经成为过去,但手足相亲、团结互助的精神却留在了这片广袤的草原上。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10)

守望相助 协作共赢

2021年,在果洛藏贡麻村考察时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果洛藏贡麻村能有如今的模样,少不了一群人的帮助。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11)

2013年开始,山东聊城对口帮扶果洛藏贡麻村所在的刚察县。村庄两侧的太阳能路灯,脚下整洁的石板路等,都是山东援青队伍帮忙修建的。

不仅如此,援青教师们的到来,还开阔了牧民们的眼界。村里藏羊养殖合作社的牵头人普茅更宗才让,就是受到当时来援助的老师的鼓励,才走出草原,去到城市。大学毕业后,他便带着学到的畜牧知识,在家乡办起了合作社。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12)

得益于这份守望相助的情谊,果洛藏贡麻村的产业发展、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高原,开阔了视野,然后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回来建设家园,古老的牧场因为这些年轻的身影,越发朝气蓬勃。

今晚20:00,走进一座高原上的漂亮村庄,看果洛蔵贡麻村现代化的放牧生活。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13)

编辑 | 王琳艳

制图 | 刘晨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14)

草原上野外避雨的地方(草原上有根县城边有房)(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