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一个傍晚,坐在村头与一位老人聊天,谁知刚聊了一会儿工夫,胳膊上、腿上就被蚊子叮出了好几个大包,而老人也没有幸免。因此,老人说:我们回家吧!俗话说“七月、八月半,蚊子嘴似钻”,现在的蚊子正是喜欢叮人的时候,我们就别坐在这里受罪了。

“什么?‘七月、八月半,蚊子嘴似钻’?这究竟是为啥呢?”对于老人的说法我有些大惑不解。

经典农村谚语处暑不出头(农村俗语七月)(1)

老人说:蚊子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已经有1.7亿年的历史了。在全世界一共有3,300种及亚种,可谓是家族庞大,仅仅在我们中国,就有15属33种及亚种。在我国活动的蚊子主要有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三大类蚊子。

库蚊是蚊科的第二大属,目前已知有800余种和亚种,在我国就有70余种。库蚊的幼虫常常孳生于各类水体或容器的积水中。这种种类的蚊子是人类居所内最常见的蚊子,因此,常常被称为家蚊。

库蚊白天喜欢躲藏起来,而到了夜晚的时候,便会四处活动。库蚊对人类的汗液非常敏感,它能够在三米的距离内嗅到汗液的气味并追随气味而去,从而落在发出汗液气味的人的皮肤上进行吸血叮咬。

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有“亚洲虎蚊”之称,叮人非常凶猛,而且,喜欢在白天叮人,被戏称为“狂妄之徒”。

白纹伊蚊不仅凶恶,而且善于飞翔。一般情况下,它能够在不休息的情况下一口气飞翔5-7公里的距离,而且速度极快,同时,还能够随心所欲地做前后滚翻、俯冲、急转弯、突然加速或减速等“高难动作”,因此,也有人戏称白纹伊蚊为“飞翔能手”。据称,战斗机就是根据白纹伊蚊的飞翔原理而发明的,但究竟是不是这样还有待考证。

中华按蚊的幼虫一般孳生于大型积水中,如水稻田、沼泽、芦苇塘、缓流沟渠等地方。除青海和新疆以外各省(区)均有这种蚊子的存在。

中华按蚊属于“杂食型”蚊子,它不但能够刺吸人类的血液,而且,还特别喜欢刺吸牲畜的血液,尤其喜欢刺吸牛、马、驴等大型家畜的血液。可谓是蚊子中的“恶棍”。

经典农村谚语处暑不出头(农村俗语七月)(2)

一般来说,雄性蚊子是不刺吸人类或其它动物的血液的,只有雌蚊才会吸血。而雌蚊吸血的目的是为了促使自己卵巢的发育,从而为繁衍后代做准备,而当雌蚊无法从人体或动物体中刺吸到血液的时候,它的卵巢就无法发育成熟,从而导致无法产卵。

蚊子的寿命很短,在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约7-10天内死亡;而雌蚊则可活至1-2个月。当然,个别体格健壮的雌蚊也是能够活很久的,并且,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还能够安全越冬。

蚊子对温度非常敏感,当秋天气候变冷、温度降到10℃以下时,蚊子就会停止繁殖并大量死亡。但蚊子也是非常聪明的昆虫,当每年的7月中旬-8月中旬的时候,它们就会感知到温度的变化,同时,也会预感到它们这一代生命的结束。为了能够传宗接代,它们会在这一段时间内拼命活动,并疯狂地叮咬人类和动物,用以使自己的卵巢尽快发育并产卵,从而达到繁衍下一代的目的。所以,在这一时间段的蚊子会变得非常疯狂,会不顾一切地追逐人类或动物叮咬,给人的感觉是:这期间的蚊子咬人很疼,犹如“钻”肉一般。因此,才有了“七月、八月半,蚊子嘴似钻”的说法。

哦!原来“七月、八月半,蚊子嘴似钻”的说法是这样来的啊!

经典农村谚语处暑不出头(农村俗语七月)(3)

听了老人的解释,我才算是明白了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因此,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