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复杂的语言,其语义的丰富,词汇的准确,是其他语言无法匹敌的。幸运的是,中国的文化虽然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屡遭磨难,但却不曾断绝。这使得汉语能够在三千余年的历史中不断进步、发展。其间,更是有无数的语言大师进行天才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所使用的汉语。
成语、古诗、名言警句等都是言简意赅而又精准至极的语汇,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词语已经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面貌,语义发生了极大地变化。
大多数人都知道“金屋藏娇”的故事,而且,也经常使用这个成语。然而,我们发现,很多人使用“金屋藏娇”的时候,对这个词语已经产生了误用。现如今,很多人在发家致富以后都会包养情人,人们在形容这种情况的时候,大多会带有调侃的意味,甚至,打趣这是金屋藏娇。
然而,这种形容是否准确呢?答案是否定的。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成语的使用不够严谨,望文生义,甚至,断章取义的事情频频发生。“金屋藏娇”本来是汉武帝当年的轶事,他小的时候对姑姑馆陶公主夸下海口,将来要娶姑姑的女儿阿娇,而且,还要造一座金屋来让她住!长公主就是因此而将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了刘彻,刘彻也借此得到了长公主的支持。后来,陈阿娇成为了刘彻的皇后,成为了大汉最尊贵的女人。
陈氏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母亲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刘嫖,陈氏正史并未留名。《汉武故事》称其小名为阿娇,此名可能是化陈蟜(陈午和馆陶公主的第二个儿子)之名而来,因为,“金屋藏娇”的典故流传太广,所以,后世习惯以“陈阿娇”称呼陈后。
那么,很显然,“金屋藏娇”这个词语形容的是正妻,用来形容情人绝对是极大地谬误。但是,今人往往望文生义,不加考虑便用此来调侃。
诸如“金屋藏娇”这样的成语被讹用的现象实在屡见不鲜。比如说“人尽可夫”这个已经深入人心的成语,在各种文学作品和人们的口语交谈中,它都被当做是控诉、嘲讽荡妇的词语。
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其实不然,“人尽可夫”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似乎的确是在羞辱女性。然而,我们读文识源,追溯上去就会发现,这个词语真是比“金屋藏娇”还要冤枉的多!
原文见《左传·桓公十五年》:在春秋时代,郑国有一个大夫名叫祭仲,他位高权重,先后扶持过几代郑国的国君。郑国的朝局往往是因为他的一句话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君自然会慢慢忘却他当初的恩德,想要除掉他。然而,祭仲当时已经权倾朝野,想要除掉他非常困难。
所以,国君不得不私下找心腹大臣雍纠商量对策,准备让他去除掉祭仲。
这件事情本来非常保密,祭仲完全被蒙在鼓里。但是,无巧不巧,雍纠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自己的妻子雍姬,而雍姬又是祭仲的女儿,这一下那里还能保密?雍姬思前想后,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向父亲告密,她只好跑去问母亲。她问道:“父亲和丈夫那一个更亲呢?”母亲回答道:“父一而已,人尽可夫”。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只有一个,但是,丈夫可以从千万人中随意挑选。”
听了母亲的话,雍姬最终选择了父亲。
祭仲由此得以保全性命,然而,愤怒的他直接将女婿杀死,国君一看大事不好,连忙出逃。由此看来,“人尽可夫”这个词语并非是用来指责女性的,恰恰相反,它不过是阐述了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现象:“好男儿千千万,可以随意挑选。”然而,后人使用的时候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实在是令人尴尬。
张爱玲用她的嘴说了一句有很震撼力的话:“任何人,当然这‘人’字是代表某一阶级与年龄范围内的未婚者。在这范围内,我是‘人尽可夫’的!”因此,这个词语本身根本没有奇淫的意思。
另外,被我们讹用的成语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出自《诗经》是秦国的战歌,这首歌是为了歌颂战友之情而创造的。《诗经》中经常使用倒装语句,即“不论生死离合,我都和你说定了!”那么,说定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它的下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文出处——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回想当年,秦军在征战之前齐唱这首战歌,场面充满了肃杀庄重,因为,他们即将奔赴沙场,难免有人一去不回。两千四百年前的承诺至今在耳久久回荡,令人感慨岁月所难以磨灭的记忆与回答。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着各种各样的含义,对于一个个体而言,若不从大处去讲,那更多的是“我独南行”的不忍,“不我以归”的忧心,无居无所的飘零,和兵失去战马的凄凉。
但今人,却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感情和睦,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误用。
事实上,随着文字的普及,文字这种曾经专属于统治阶级的产物慢慢被大众使用。但是,大众往往不求甚解,望文生义,最终就产生了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事实上,历代的文字都在不断进步发展,即使是唐宋两朝,语汇也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也大可不必求全责备。
参考资料:
班固《汉书·景帝纪》、《汉武故事》、《左传·桓公十五年》、《诗经·邶风·击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