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

显赫世家

杨坚的先祖杨震在东汉时官至太尉,后来每代都有人位列朝廷重臣。其家出于北魏六镇的武川镇,六镇起义后,杨坚的父亲杨忠跟随独孤信为避开东魏的军队,南下暂居梁国,后来又回到长安,在西魏朝廷担任官职。西魏恭帝初年,杨忠被赐姓普六茹。西魏是少数民族鲜卑族所建,普六茹是鲜卑族的贵族姓氏。这一事件标志着出身武川镇的杨氏,正式进入统治集团的行列。由于在侯景之乱、平梁之役等战事中表现突出,杨忠深受当时西魏丞相宇文泰的赏识。宇文泰为西魏建立国家军队—府兵时,杨忠因屡立战功而成为12位大将军之一。北周取代西魏时,杨忠又被封为柱国大将军—隋国公。568年,一生征战沙场的杨忠去世,他的儿子杨坚继承爵位,成为新的隋国公。

杨坚起兵建立隋朝(杨坚建立隋朝)(1)

潜龙在渊

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立宇文赟为太子,第二年又为太子纳妃杨氏,这位太子妃正是杨坚的女儿。杨坚此时不仅是隋国公,还担任重要军职—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

杨坚相貌出众,体格伟岸,颇有风范。他年幼时因为出身而官居高位。14岁成为京兆尹薛善辟的郡功曹,15岁以其父的勋位而被封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并得爵位纪县公。次年又迁为骠骑大将军,加开府的称号。

成年以后,杨坚因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风范,在获得威望的同时也招致猜忌。一位叫来和的下大夫曾对杨坚说:“您的双眼如启明星一般,无所不照,确实有称王天下的风范。”杨坚听闻此言并未表态,但是却记在心里。周武帝宇文邕对杨坚一直较为宽厚,但是逐渐的也产生了猜疑之心。齐王宇文宪私下里对周武帝说:“杨坚相貌非常人可比,我每次见他都觉得心中不安,恐怕他不会一直做人下之人,希望您尽早除掉他。”

自从宇文赟被立为太子以来,不思进取,每日饮酒作乐。周武帝近臣王轨进谏说:“皇太子当不了社稷之主,杨坚恐怕会造反。”周武帝经过深思熟虑,还是无可奈何,最终没有废太子,因为他的儿子要么无才,要么年幼,都难当大任。最终王轨一语成谶。

杨坚对于朝廷中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虽然皇太子昏庸无才,但此时的周武帝尚能掌控全局,并且已经对他心存疑虑。为了保全自身,杨坚韬光养晦,尽量隐忍蛰伏着。

杨坚起兵建立隋朝(杨坚建立隋朝)(2)

大权独揽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周武帝去世,太子宇文赟继位为宣帝。宣帝即位没多久,因为少了周武帝的束缚,更加穷奢极欲。

此时的太子妃杨氏已然被册立为皇后,所以其父杨坚便成了国丈。除亳州总管一职外,还被加封上柱国,大司马。但是伴君如伴虎,周宣帝天生多疑,性格暴虐,杨坚越是位高权重,宣帝越是猜疑。一日,他突然召见杨坚,并提前吩咐左右侍卫道:“如果杨坚神色有异动,立即格杀!”但杨坚来了之后神色坦然,无丝毫异状,这才保住了性命。

周宣帝即位没多久便因纵欲过度而性命堪忧。此时一场政变正在酝酿之中。宣帝病重后,便召见自己的亲信刘昉、颜之仪,准备交代后事。但等到此二人来了之后,宣帝已经不能开口说话。刘昉因为杨坚在朝廷中素来很有威望,便与内使郑译、御史大夫柳裘暗地里商议,准备让杨坚在宣帝死后辅佐朝政。

杨坚知道此事后严词拒绝,称自己不敢当此重任。刘昉威胁他说:“如果你当,便快当;若不当,那我就自己当辅政之职了。”杨坚深知刘昉无甚才能,而且机不可失,便允诺了。当日夜里,宣帝去世。刘昉、郑译等改动了诏书,从而让杨坚总管全国军机大事,官任左丞相,朝廷百官都听命于左丞相。就这样杨坚手握军事、行政大权。同时年幼的周静帝继位,但已是傀儡皇帝。

杨坚起兵建立隋朝(杨坚建立隋朝)(3)

平乱称帝

大权在握后,皇帝的宝座已经近在咫尺,但杨坚知道时机不成熟,此时的他准备做两件事:首先收买人心,培养心腹;其次剪除异己,平叛反军。

杨坚出任顾命大臣之始,便让使者对御正下大夫李德林说:“朝廷命我主管文武之事,实在任重道远。现在想和你一同谋划大事,不得推辞。”李德林欣然接受,并表示愿意誓死效劳。郑译、刘昉是最初与杨坚一同篡改周宣帝遗诏之人,自然成为心腹,且郑译和杨坚早年还是同窗,更加深了彼此联系。杨坚还把内史下大夫高炯、太史中大夫瘐季才等人拉拢到自己的阵营。紧接着,杨坚便要铲除称帝的绊脚石。北周皇室诸王,虽然多无才略,但是为防万一,杨坚借口千金公主要远嫁突厥之事,将诸王从外地召入京,最后一一杀死,并且斩草除根,烬灭宇文氏。

此时尚有一些在外的大将,拥兵自重,不与杨坚合作,威胁最大的是相州总管尉迟炯和益州总管王谦。杨坚派遣韦孝宽为行军元帅,之后又命高炯为监军,发大军讨伐尉迟炯。一日,韦孝宽带兵行至永桥城,军中大将都建议韦孝宽攻城,但韦孝宽认为,此城虽然很小,但是守卫坚固,如果贸然挺进而未能攻陷,只会损害我军军威。所以他将军队就地驻扎,与尉迟炯派出的迎战部队隔河相望。几日后,韦孝宽率领的隋军和尉迟炯的13万大军在沁水之畔决战。起初隋军战事不利,幸亏有军中将士出奇谋,用计扰乱敌军军心,尉迟炯军队瞬间分崩离析。这样仅仅用了68天,尉迟炯便被平定。之后杨坚又消灭了王谦势力。

朝廷内外异己都被铲除后,称帝的时机已然到来。大定元年公元581年,北周静帝下诏逊位,禅让于杨坚。杨坚即皇帝位,改元开皇,沿用之前的爵位号名,定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