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重建:靖江人民革命斗争史、靖江解放支前运动
渡江战役庆功大会解放军28军84师251团赠给靖江县支前船工们的感谢锦旗
支前船工宣誓一定要把解放军送到江南去
解放军在靖江人民的帮助下找到许多被船工掩埋未被国民党军撤退时炸毁的船只,这才解决了渡江无船的大问题
1949年4月21日至6月1日,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关系全局胜利的渡江战役共歼汤恩伯集团和白崇禧集团40余万人。
渡江战役时解放军集中了百万雄师,部署在1800公里的长江沿线上,水战、滩战、攻坚战相结合,是一个威武壮观的战略性战役。在这次伟大的战役中,后勤保障是作战部队的生命线,而人民群众的支前活动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苏北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下,冒着枪林弹雨流血流汗,克服了重重困难全力支前。他们不惜一切牺牲来换取战争的胜利,做到了全力(全部人力、物力、财力)支前,全面(满足解放军的一切物质需要)支前,全程(直到全国解放)支前。他们做出的巨大贡献永远值得铭记!
为了渡江战役,适应苏北越来越繁重的支前任务成立苏北支前司令部,分工明确,机动灵活随军转移。支前司令部下设两个直属民管处,专事民工的集中管理、教育、支报。一个伤员转运总站拥有100名机动干部,700条船,以保证伤员及时转运。两个一线随军粮食总站,35个分站,两个二线补给总站,14个分站,6个渡江运粮团,15个内河运粮团并在扬州、靖江、唐闸3处分别成立运粮指挥所及泰州调运办事处。另有两个直属渡江船只司令部,分驻瓜州及靖江两渡江点专事渡江船只的接管、调度和指挥。还设了两个前方办事处,分别随八、十两个兵团行动随时解决问题。部队渡江后,上述两个前方办事处即撤销、另组苏南支前办事处,行使苏北支前司令部的职权、负责处理支前工作并办理民工船工的复员工。在支前工作中提出“耕战结合”的方针使支前和生产互相渗透,支前有了后备力量。对出征民工,固定小组代耕使出征民工无后顾之忧还规定了民工有一定的报酬,如运伤员30里给15斤粮,山地运粮100斤给粮15斤。对船工除给以一定的经济补贴还做好船工家属的安置工作。根据苏北北部在淮海战役中负担过重,人力物力到了枯竭的程度这一情况规定了渡江战役支前的重点放在南部的泰州、扬州、南通三专区。明确支前工作以老区为核心并大胆组织与运用广大新区的人力物力使支前工作在人力和物力上得到保证和补充。
刚刚完成淮海战役艰巨的支前任务后,为了全国的解放靖江人民又肩负起生产和支前的双重任务,竭尽全力支授渡江战役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克服了日益严重的春荒连续四次进行“扩、借、献”的筹粮运动。拿出了粮食22748万斤,柴草22600万斤,油30万斤,肉25万斤,盐20万斤。不仅保证了我军的食用还供应了起义部队的需用并且承担了大部分的运输任务和运送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艰巨任务。靖江一县动员了民工8554名,船工83510名,干杂32000名,担架743副,挑子28180副,小车10052辆,民船商船8302只。
船工和船只是渡江战役胜利的首要条件。船工们不畏艰险,把部队从长江北岸送到南岸把军需物资源源送上又将伤员急速后转,使他们得到及时救治。部队打到哪里,人民就支援到哪里。战争永远离不开人民支援这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源泉所在。
在支前民工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直接参加渡江战役的第一线服务的6000多名干部和110000万名船工和民工,有的参加抢渡长江;有的参加京杭国道的长途追击战;有的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斗;有的远征浙江参加了杭州与温州的解放战斗。他们当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立功受奖的功臣12578名占各单位复员民工人数的30%。光荣负伤与领性的共有225人,他们和直接参加战斗的战士一样同样是人民的英雄,祖国的好儿女。在这批英模中特等功臣严声甫在7里宽的江面上,用自己的船一夜8趟送大军过江创最高纪录,还同时指挥95条船在炮火纷飞中来回强渡胜利完成任务。还有特等女英雄韩大奶奶在十七八里宽的江面上一夜送了3趟,船搁浅时带头下水用人力推船3里完成了任务。参加京杭国道追击战的民工总队35天中,从江北八圩港到浙江吴兴一线往返1400余里共挑运弹药59000多斤,转运伤员538名曾有半个月吃不到菜,连续四五天不动烟火而日行百里坚持完成任务。南通民工五团挑子一中队共46人与部队失掉联系,遇敌200多人,他们在中队长带领下击溃了敌人并俘敌12人缴获机、步枪各一支。在解放上海战斗中5月4日清晨,有三四十名民工运炮弹上浦西战场,一次被炮弹炸死7人负伤8人剩下19人仍然将炮弹送了上去。支前中的人民英雄举不胜举。
要打过长江去,强渡敌人重兵防守的长江天困难确实是巨大的。首先渡江要有船只而国民党反动军队在败退南逃时,为了阻止解放军渡江已几乎把沿江一带的大小船只悉数抢走、沉没或段坏了且少数没有抢走的民船、渔船也都躲避得无影无踪,这使渡江船只的困难显得更加突出。其次是人力和物力的困难当时正是淮海战役胜利不久,苏北人民特别是盐阜、淮海地区人民在支授淮海战役中共投入了支前民工50余万人,男子不够用另有8590名妇女参加了长途运输,551名妇女参加了担架队计运输粮食5773万多斤(包括民工运费、自食和运输消耗部分),有的要转运千里以上;60多万名妇女和老弱在后方生产、磨面、短途运输,108万人在后方抢修公路18条,计长945公里,牛车路11条计长38公里,桥梁201座计740孔。此外用于运输的耕牛7500头,骡马10760头,牛车2500辆,小车80000辆,担架15000副,船3400只。在粮食供应上也承受了最大的负担当时盐阜、淮海地区连年灾荒存粮很少,加之苏北兵团从6月到9月就在这一地区连续作战用粮较多,已经使粮食供应发生较大的困难,但为了克服这一困难,苏北人民组织了3个运粮办事处组织大批船只、车辆,在敌人严密封锁与分割的情况下把粮食从泰州经兴化转运到盐阜分区再陆运到淮海南北,行程450华里分三节转运到淮海前线除去运费和运输消耗,运到淮海前线的粮食仍有2300多万斤保证了淮海战役胜利。可是战争结束后大军云集江北,苏北人力物力已经难以维持,在极端困难中靖江人民提出“破家支前!”的口号,要把最后的物资都送上前线。他们抓紧空隙时间进行春耕生产真正做好了“一切为了前线,解放军要什么就给什么”。因此大批民工、船工,船舶、器材等都在这一期间得到了动员和组织并在集中训练后送交给部队。许多船民、渔民听说解放军要渡江作战,把避了很长时间和劫后余生的船只一齐开了出来献给部队。许多农民听说解放军渡江作战缺少船只都纷纷砍伐树木,掀起“杀树热潮”或者拿出家中建房木材、床板、门板,许多老人还主动献出自己的“寿材”木料作为船用木材,整个苏北都掀起了支解放军渡江的造船热潮!
许多船工、渔民又主动到连队教战士们修船、扎竹筏、扎木排、赶造新船。他们还针对渡江大军中的许多指战员是北方人、不熟悉水性的特点主动帮助部队进行渡江训练,手把手地教战士们划桨、摇橹、撑篙、掌舵、上船、下船、登陆,连许多年事较高的船工和女船员、儿童等也不顾天寒水冷,整天和解放军战士一起一泡就是几小时,他们还教战士用竹子、木板、葫芦等制作教生圈、“担架船”等。经过几十天的训练使原来从未见过长江、不懂水性的“旱兵”变成了水兵,使从未坐过船的北方战士成了水手。许多渔民和江边居民还向部队提供江水流速、涨落潮和风向变化等情况帮助解放军解决了水上作战的一系列技术问题。
苏北人民在渡江战役时动员支前民工123714人,其中随军服务4个月以上的常备民工共63204人,随船渡江的船工41510人,渡江干杂19000人(其中乡以上千部6000余人)渡江船舶8302只,担架6243副,挑子23680副,小车4152辆。另外负责后方各项转运任务的二线临时民工计22300人,船工42000人,干杂13000人,计77300人;在后方修桥修路及短途运输的共1464000人。粮食供应计22748万斤,草22600万斤,食盐30万斤,猪肉25万斤,支前经费计支出人民币60804万元,大米3185万斤,草3365万斤;用于前后方粮草及其他军需品转运的船舶12675只;修建公路1946公里,设置电话线1880公里,修造桥梁421座计992孔,修造大船76只其他主要器材如旧棉胎、蒲包、布袋、木材、大跳板、门板、树木及疏通河道、修造涵洞等也均有统计。
特别是8300多只渡江船上的41510名船工,更表现了勇往直前和勇敢机智的精神。如渡江战役一号船上秦长费等六位船工在七天七夜的渡江战役中共运送过江指战员2000多名,战马180余匹并许多军用物资与担架;船工段祥富54岁的老母亲听说要送解放军过江便对儿子说:“为天下穷人过上好日子,我也帮你去摇船!”12岁的小女儿也一定要帮着去掌舵。全家六口人都争着为渡江出力,在长江下游十多华里宽的江面上冒着敌机的轰炸,沐着敌人大炮和机枪的弹雨,整整与风浪搏斗了八天八夜,把解放军指战员和军需品一趟又一趟地送过长江去,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任务。靖江特等功臣、船队长严声甫,在七里阔的江面上用自己的船送部队过江,一夜往返八次,他同时还指挥95条船在弹火纷飞中来回强渡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扬州担运三团第一名特等功臣郭德胜,在三里宽的江面上一夜往返13次,最后遇到敌舰轰击,眼看船快要沉没他很沉着地稳定大家情绪,自己跳下水去推船前进,终于脱出了危险,被誉为“扬子江上英雄船”;苏北支前直属二团特等女英雄韩大奶奶,她年已49岁,自报参加第一突击队强渡,在涨了潮的十七八里宽的江面上,从当晚开船,一夜送三趟,最后船到了浅滩不能行动,她带头跳下水去推了三里多路完成了任务;二团17岁的渡江女英雄王风英,为了要求参加突击抢渡和阻止她参加的哥哥吵了起来,终于迫使哥哥答应她的要求,船到江中遇到四艘敌舰的包围,她很机智灵活地把住船舵与敌舰打转、周旋,终于乘隙脱险;参加京杭国道追击战的民工总队,从4月13日到5月18日的36天中从江北八圩港到浙江吴兴一线,往返1400多华里,共挑运弹药59000多斤,转运伤员538名,曾有半个多月未能吃到一口菜,连续四五天未动过烟火,仅吃些干粮充饥,经常日行百里或在雨天夜间行军,但他们自始至终精神抖,情绪高昂,硬是坚持着完成了任务;南通五团挑子一中队民工46人,因与部队失去联系,碰到200多名溃敌,在中队长指挥下作战多时终将敌人击溃,并俘敌12名,缴机枪、步枪各一支;南通民工第六团担任浦西战场主要任务时,一连五六天没有睡觉,还时常吃不饱,但他们仍情绪饱满地和部队一起坚持在积水二尺多深的战壕里,内中有34人在运送炮弹上前线时,被敌炮弹击中炸死7人,炸伤8人,剩下的19人硬是坚持着炮弹运送上去,保证了战斗的需要;仅三大队在一星期中即抢救伤员2482人,送上弹药350315斤等等。这些动人的事迹都显示出苏北人民的伟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在12万多的支前民工中,各单位立功人员均超过30%以上,并有225英雄为完成支前任务而光荣地负伤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写下了苏北人民支前史上的最光辉的一页。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财粮供应是支前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保证渡江战役胜利的物质基础。1948年11月苏北地区就提出要靖泰县完成秋征粮200万斤,秋征后立即整理陈粮。12月又下达550万斤的借粮任务。1949年2月中旬又提出靖泰县的新解放区36个乡要扩征8万亩公粮。这样在很短时间内要完成秋征、预征、整陈、扩征等四项近3000万斤筹粮任务,确实是很困难的。时值春荒存粮很少,为了克服这一困难靖江县委、县政府首先调配干部,增设机构,加强对财粮供应的领导和管理。县财粮局设库务课,区设区库,乡设筹粮委员会,村设护粮小组。靖江城为甲等库,储粮1万石,季家市、四墩子为乙等库,各储粮5000石,其它各区各设丙等库一个,储粮2000~3000石。县财粮部门在大军未到之前就集中调度了军用粮420万斤大米和民用粮110万斤杂粮,保管在毗芦市、生祠堂、靖江城、广陵镇、季家市等几个囤粮补给点上,调度了400万斤军用干草,保管在天星桥至夹港、夹港至八圩港、八圩港至新港等补给线上。大军到靖后又增设了随军粮草供应站,一个军一个总站,下设四个分站,使部队经常保持7~10天的存粮存草。根据驻军和过境人员驻地及交通情况,对粮草供应、调度、运输、加工、囤存定点定线并严防敌机轰炸焚毁。
通过“扩、借、献”的筹粮运动,靖江在战前广泛动员群众,借粮支前,迎接大军南下。广大翻身农民深深体会到蒋军的凶残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懂得支援前线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老百姓都说:“部队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哪怕倾家荡产,也要支援前线!”宁愿自己饿肚皮,用野菜、树皮、“观音粉”(用孤山上的嫩石磨成的粉)充饥;宁愿春节不买猪肉,不做慢头,不添新衣也要把家中最好的粮食、物品拿出来献给前线解放军。一时间全县上下户户筹粮食,村村献柴草;运粮船只、牛车、小车、挑子齐上阵,水陆并进,日夜兼程。粮草大军浩浩荡荡,歌声、号子声连成一片。据统计共筹集大米300万市斤,柴草940万市斤,军马草料150万市斤。
对筹集的粮食专门配备干部负责加工,县站设加工管理股,区有加工管理员,全面发动城市米厂、面粉厂和农村土磨坊日夜加工。如四墩子袁大丰米厂、永祥太米厂、礼士桥米厂和靖城太来米厂等都是开足马力,不分昼夜,轧米磨面。对成品质量要求严格不仅大米、面粉要保证质量,杂粮也要去皮脱壳,筛干净无杂质。在运输、保管、领报等方面也有详细规定和严格要求。
为保证野战大军的战车、炮车向江边运动,县成立了修建委员会并抽调2000多名民工;组成民工团,由团长薛先洛、政委汪青辰、副政委张从先、参谋长鞠振兴、政治处主任陈其智带队,负责造桥、筑路、建码头。从2月中旬到3月中下旬共月余时间,新筑了跨界河两岸全长百余华里的公路,修复了靖(江)泰(兴)公路、靖(城)张(黄港)公路、季(家市)靖(城)公路3条主要干线,全长200余华里。另外还筑了四仙镇至七圩港口、唐大圩至新桥口、广陵镇到靖城、药师庵到六助港等7条支线,总长300华里。在大江沿岸筑了一条60华里的阵地公路。全县农村所有东西、南北要道全部拓宽。那段时间从城镇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每天成千上万的群众,日夜奋战,全方位筑路,多层次架桥。工地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挑的挑,抬的抬,夯的夯。区、乡干部卷起铺盖,在工地吃宿,在现场指挥。能工巧匠和民工们一道争分夺秒,紧张施工。为全力支持造桥铺路,对全县所有木行的杉木进行封存。如靖江城的吴正道木行表示拥护政府决定将木行的杉木全部送到工地。广大农民群众将家前屋后的砖头、石块敵碎后送到工地铺路将株树、榆树、杂树等大树锯倒送来造桥。连老人、小孩也发动起来抬石子,运砖渣。每个人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他们懂得:“我们支授大军渡江,大军为了人民解放。”太和区有一张桥,四个坝,要求一天完成,民工们加班加点,连续奋战,硬是半天一夜就提前完成了。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公路、桥梁按时相继建成通车。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修筑公路704华里,能通过牵引榴弹炮十轮卡车的桥梁90座,架电话线100多华里,竖电线杆3000余根,等集门板4586块,大树1238棵,杉木1710根,其它工具不计其数。平均每天有6000人参加支前工作。
妇女在靖江支前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长安区妇女周维芳、沈月英、陈秀珍,通夜帮部队杠门板、送木料。有一天晚上下大雨,淋湿了两套衣服,也不叫苦、不叫累。张桂芬动员妇女组一天帮助部队洗8套衣服,做4双袜底。全乡给部队做米袋1000条。安武乡文武殿附近有一座木桥,一天夜里妇女干部王秀珍在床上听到大军脚步声,就自动起来动员全村妇女点起灯,打起火把,照着部队安全过木桥。指战员们很感动,让她们回去。她们不肯等到四更天部队全部过去,她们才回家。季家市九村妇女许桂枝组织妇女一夜烧了6大锅粥,不嫌疲劳。太和区妇女蒋国珠、王兰兰等完成了100双军鞋任务后,又赶制了一大批帽子。
支前队组织长期民工随军南下。1949年3月底根据地委下达给靖江常备民工任务,靖江县委组织了6288名民工,500副担架,377辆小车,1762副挑子随军南下。到地区后编为分区第一总队下辖两个担架大队,两个挑子大队。郭葆清任总队长,吴进先为政委,裴封吾任参谋长,陈仁为政治部主任,划归三野后方使用。
这期民工经过整训,开展诉苦和决心运动,人人刺血按指印,保证完成任务集体和个人掀起夺旗和立功运动并提出口号:“真决心假决心,行动时看分明”民工的思想觉悟、组织纪律、革命激情空前提高。一次从如皋到秦州,途径泰州苏陈庄时突遭16架敌机轰炸扫射,当场死伤16人。在这种情况下民工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无一人跑散体现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以后他们又随部队过江,参加支援解放杭州和上海的战斗,历时3个多月到7月份才复员回来。
渡江战役结束后,上级给靖江支前民工、船工颂发了1500枚渡江战役纪念章它铭记着靖江人民在这举世闻名的战役中的丰功伟绩,它谱写了靖江人民支前史上的最光辉的篇章。
21日至25日渡江中三中队没有一个开小差,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952年在苏北首届工业劳模代表会议上被评为特等功。丹华港船工苏金堂,渡江时满载解放军指战员的木帆船被敌舰大炮掀翻江中,他奋不顾身跳下江去抢救起8名落水战士。敦义乡赵淇元,渡江时船至江心舵突然损坏,他立即下水把船修好,胜利完成了第一次任务,船回北岸时又救起了4个落水伤兵,第二次渡江时发现敌舰,他果敢沉着保护了全船战士安全过江。靖江县委还在渔民和江边农民中挑选了在江南做过木匠、篾匠、裁缝等手艺的、熟悉江南地形和路线的或在江南有亲成关系的群众成立向导队,仅23军就组织了280多名向导。他们为部队带路使部队上岸后能很快向纵深发展。从21日晚渡江开始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从县境内的青龙港、九圩港、夹港、四圩港、六圩港、罗家桥港、万福桥港、新港等14条港内,向江南运送部队和机关干部后勤人员近40万人,胜利地完成了渡江支前的光荣任务。如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渡江战役的胜利则是人民用船桨划出来的!这就是人民战争的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