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先来个目录:

1、天禄者,酒也

2、老瞎子观“一”

3、读书人猛不猛?

4、作者与读者的“神交”:​


剑来第八十五章大考落幕(细品网文剑来第715章)(1)

一、天禄者,酒也

“昔年神游桂树边,垂下人间钓诗钩,如今举头望明月,陆地剑仙饮天禄”

离真这首打油诗其实是在写“酒”,乍一看本诗中无酒可言,其实“钓诗钩”和“天禄”都是代指“酒”

其中“钓诗钩”酒之别名。言其能激起创作的灵感,其典故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洞庭春色》,“洞庭春色”本就是酒名,是黄柑酿就。苏轼在诗中言:“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这个这么好的美酒,当要起个名!就叫它“钓诗钩”和“扫愁帚”吧!

而“天禄”亦是言酒,也和这位“东坡先生”脱不了关系,《汉书·食货志下》有言:“酒者,天之美禄。”

苏轼在《桂酒颂》中作序:“东坡先生曰:酒,天禄也。其成坏美恶,世以兆主人之吉凶,吾得此,岂非天哉!”

江湖没什么好的,也就酒还行。

二、老瞎子观“一”

剑来第八十五章大考落幕(细品网文剑来第715章)(2)

李白

正是所谓的“大纲F4”(白也、东海老道、鸡汤和尚、老瞎子)之一,几座天下少有的14境修士:“蛮荒南疆,有个目盲画师,驱使与山岳等高的金甲傀儡,搬动十万大山,铺就一幅锦绣图画。”

初看时还觉得盲人画画,大有可为!

老瞎子的戏份最早出自阿良要给李槐介绍个师父。

出处,第92章 小竹箱:“阿良讥笑道:“你拜人家为师,人家就收你为徒啊?”李槐一本正经道:“不收?他眼瞎啊?”阿良再一次捂住额头,因为那家伙还真是个瞎子。”

本章中又透露出了老瞎子似乎极为反感读书人,动不动就要拍个半死,而李槐正是儒家门生,读书种子,若老瞎子真收了李槐为徒,又会是怎样一副画面呢?

个人觉得老瞎子的身份应该属于兵家修士。首先是大纲F4,三教一家,儒释道皆有了,唯独没有兵家。再者老瞎子是万年以来在蛮荒天下画地为牢的外来户,那就不是妖族。

小镇的螃蟹牌坊四块匾额,同样也是儒教的当仁不让,道教的希言自然,佛教的莫向外求和兵家的气冲斗牛。

再加上老瞎子会役使金甲神人,和兵家手段如出一辙。所以大概率属于兵家修士。

和白也、白泽、观照之流一样,是对这个世界太过失望,自己把眼睛剐出来了,分别丢在浩然天下和青冥天下。阿良曾叫老瞎子睁眼看一看天下吧,如今不一样了。如今老瞎子的确来看了陈平安,因为陈平安便是所谓的那个“一”

而白泽、白也,同样也是受齐静春之托,再等几年,再看一看,看看齐静春的小师弟,看看被齐静春委以重任的陈平安,看看这个所谓“一”,是否能让这个世道变得更好。

出处:第455章 报道先生归也:

“青衫儒士在与白泽分开之前,将一团水运精华凝聚而成的水球,轻轻递给白泽,微笑道:“几年后,可能是两三年,可能四五年,具体时间,我现在也不敢断言,所以劳烦白老爷有事没事就瞧一眼,看过之后,白老爷再做决定。”白泽略微疑惑,仍是点头答应下来,接过了那个小玩意儿。因为这个儒士,是齐静春。”

“中年儒士递给那位世间最得意的读书人,一碗水,微笑道:“先生对人间失望至极,那么我可就要与先生打个赌了。”那位读书人微笑道:“别人不行,与你齐静春打赌,可以。”所以那位读书人,在齐静春离开后,见也不见那位亚圣一脉的大祭酒了。他也要等等看。”

随后,便是齐先生与小平安最后一次离别了。陇上花又开,先生缓缓归矣。

三、读书人猛不猛?

剑来第八十五章大考落幕(细品网文剑来第715章)(3)

阿良(图片来自百度贴吧)

阿良从未说过自己是剑修,一直以剑客自称,而剑客和剑修的区别就是是否能孕育的是本命飞剑。

萧愻以气运合道蛮荒天下,并非纯粹以本命飞剑合道天地。两者差距到底在何处,都没人可问。事实上可以问那托月山下的阿良。

莫非阿良其实是剑修,已经以飞剑合道了?又是合道的哪座天下?

最后没想到阿良言出法随,狗日的还是个儒家圣人,孟子之子,果然不同凡响。

此处阿良独创的三别歌。

“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别留”

《蜀道难》、《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别留》大家应该很熟悉,不多介绍了,皆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著。

“琵琶行,长恨歌,赋得古原草送别”

《琵琶行》、《长恨歌》、《赋得古原草送别》皆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著,另外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还有个别名:《草》正所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松。”就是这首诗。

“哀王孙,无家别,丹青引赠曹将军”

而《哀王孙》、《无家别》、《丹青引赠曹将军》皆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著,值得一提的是《丹青引赠曹将军》诗中:“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应是化用《论语·述而》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又让人想起总管的老书《陈二狗的妖孽人生》中,“陈富贵”和“陈浮生”的名字由来。

《泥功山》、《负薪行》、《一百五日夜对月》、《洗兵马》、《赠花卿》,“江畔独步寻绝句”因拆分为《江畔独步寻花》和《绝句》两首,“三川观水涨十韵”应为《三川观水涨二十韵》以上几首亦为杜甫所著

值得细讲的是《赠花卿》中名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江畔独步寻花》是一个系列诗,共七首,其中《江畔独步寻花·其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而杜甫的《绝句》就更有名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出自杜甫的《别蔡十四著作》,用在此处正好指“周密”的原型,贾生(贾谊)。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亦是杜甫所著......总管在此处用了大量杜甫的诗名,如果不是我们已经知道了阿良是亚圣孟子的儿子,让我忍不住猜想这个狗日的难不成是杜甫?

最后,阿良说言的:“目极万里,心游大荒,魄力破地,天为之昂。云蒸龙变,春交树花。造化在我,心耶手耶?”都是描述“丹青之术”,也就是描写画画的句子。

分别出自《二十四画品录·沉雄》以及《二十四画品录·神妙》

读书人是真的猛。

四、作者与读者的“神交”:

剑来第八十五章大考落幕(细品网文剑来第715章)(4)

写作

在本章中,老瞎子说曾有个浩然天下小说家的书生来此游历,对老瞎子道:“说我们文人落笔在纸上,只写世道如何真实,只需要写尽世间惨事可怜人,翻书人如何感受,绝不负责,看书人是否绝望更绝望以至于麻木,更不去管,就是要所有人知道这个世道的不堪与难忍……”

其实这个地方是总管想与我们读者说的话了,2018总管曾在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周上有一段发言,我一直保存着,每每看起,总觉得热血澎湃。

“窃以为,好的文学作品,拥有极其犀利、甚至是刻薄的批判性,对社会黑暗揭露得极其深远,当然很难得,且很好,但是如果止步于此,是不够的,否则就像是把所有读者引领到了一处无比黑暗的道路之上,作者拍拍手,丢下笔走了,只留下读者在原地,让他们茫然四顾,却不知所措,只觉得天大地大,毫无立锥之地,对整个世界唯有失望,而无希望。

这样的作品,还不够好。

我心目中最好的作品,应该不是作者酣畅淋漓地掀翻、打烂一个世界,而是塑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哪怕这个世界所呈现出来的姿态,再昏暗,再苦难,但是道路的尽头,会让读者看到一丝曙光,甚至会对现实生活生出一丝希望。

这就叫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这才算真真正正的文以载道,薪火相传。”

其实文字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神交”,总管曾言,他想说的话,都在书里了。

我们对于烽火戏诸侯是这样,而你们于我来说也是如此。

其实我很高兴能与你们分享自己的观点,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说过:“我们每个人都孤独的活在世界上,谁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

路上每个与你擦肩的行人,在自己的生活里都是主角,他们有着和你一样汹涌澎湃的内心,但遗憾的是无法表达。

我们每个人都是座孤独的灯塔,仅凭着一些意义模糊的符号,试图将自己心灵的珍宝传递给他人。


好了今天的分析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最后欢迎大家在“微信”的“搜一搜”搜索关注俺的公众号“细品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