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文章根据搭配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作用,阐述了搭配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搭配理论;作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The Collocation Theory and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Xu Jun

(Hubei Water Resource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ollocation theory to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major content and function of collocation theory.

Key Words: Collocation Theory; Function;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英语词汇教学构词法(搭配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1)

一、词语搭配与分类

词语搭配是语言学领域里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这一重大研究的奠基人是

Ferdinard de Saussure,他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是由有各种关系的成分构成的系统,关系可分成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s)和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s)。聚合关系是处在语言结构中特定位置上的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在同一上下文中处于互相排斥对立的潜在关系;而组合关系是构成连续性结构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在时间或空间上具有线状的性质。虽然Saussure并未直接提出“搭配”这一概念,但他的理论为以后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研究搭配奠定了理论基础。1957年J.R. Firth提出了“搭配” 这一概念,并将它定义为:词项的习惯性结伴使用(the company of the words) [1]。他认为,结伴的词项体现了一种意义方式;词项有多种意义方式,可分别在正字法层面、语音层面、语法层面和搭配层面进行研究。而Halliday将搭配定义为“共现趋势”(co-occurence tendency)[2]。他与Hasan认为,如果一组词汇义项具有相同的词汇环境(Lexical environment),它们之间就存在一种搭配关系。形成搭配最重要的因素是两个词在相邻的句子中出现时会产生一种内聚力。Bally的“语义联想(Semantic Association)”和Trier的“语义场(Semantic Field)”理论就分别从心理、认知角度来论述在搭配现象中概念意义的相关性。王寅(2001)认为搭配的根本问题是词语共现后的语义是否符合客观外界现象,符合逻辑,符合文风表达的需要。朱永生等(2001)则提出搭配概念包含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一种是搭配的词项同属某一个语义场,如red和green同属“颜色”语义场;另一种是搭配的词项不属于同一个语义场,但经常一起使用,如ill和doctor。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如:词块、固定表达、预制语块、公式性语言等。虽然术语不同,但是研究者们所关注的基本上是同一语言现象:词汇共现即这里所说的词语搭配。

按照不同的原则可以将词语搭配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搭配的性质可以分为语法搭配和词汇搭配;根据搭配中主导词的词性可以分为名词搭配、动词搭配、形容词搭配等;根据搭配组成成分的数量可以分为简单搭配和复合搭配;根据搭配词使用的必要性可以分为必须搭配和非必须搭配;根据词汇搭配的选择限制条件可以分为自由组合、限制性搭配和固定搭配等。

英语词汇教学构词法(搭配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2)

二、词语搭配对英语学习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对于词汇的组合和搭配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

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搭配教学有不同的独到见解。Bahns &Eldaw(1993)认为,“搭配知识跟词汇其它知识不能并行习得,如不教,学习者就不太会注意这个语言现象”。Ur(1996)倡导“外语课中的词语搭配需要教授。因在特定语境中,决定某个组合“对”或“错”,某些特殊词项的搭配起决定作用”。Hill(1999)认为,“学生学好语言不在于接触大量新单词,而在于学好已认识词汇的搭配。学习新单词时,首先教会学生搭配,那他们在使用词汇时会更加流利、自然”。 Lewis(1993)指出,能够使用某个词涉及到掌握该词的搭配范围以及了解它的局限性。Michael McCarthy(1990)也指出,搭配知识是本族语者语言能力的一部分。所以让学生认识到搭配的重要性并且教给学生搭配知识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搭配理论对二语学习者掌握和熟练运用英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点:

1.句内不同成分之间的搭配可以帮助受话者正确理解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意义。

2.词汇搭配在语篇层次上除具有衔接功能外还具有消除多义词可能会产生的歧义的功能。

3.词汇搭配、成语、词组在句中的语义会发生变化,即“因境而异”。语境使每一个词的意义在其所在的语句联立关系的时空条件下相对固定下来。可见,语境在交际中能够帮助听(读)者借助语境提供的线索给句子意义进行增补、删改等处理,从而使其能够推断说(写)者所要传递的实际信息。

4.语法搭配是分层性组合,以动词为中心,然后向外分层展开,作为核心或焦点的动词控制句内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因此句子的复杂化只能通过扩充句内各成分的丰富度,前呼后拥,递相迭加来实现。

5.词语搭配不仅仅是词的简单并置,它体现了特定的词与词的相互预料性。如:“preserved”与“food”相互期待。词语之间这种相互预料性是客观存在的。

6.运用词语搭配可以使学习者的思维敏捷,表达准确、地道和流畅。特别是在表达复杂意思的时候,只需要几个简单的词语或搭配组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运用词语搭配可以帮助学习者重新组织信息,将信息快速重新编码。如果要记忆一个较长的语句,可以将输入的句子信息转化为容易管理的几个简单搭配,那么就能形成图式,将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以便成为永久记忆。

以上词语搭配的作用将英语语言中的词汇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学习者

通过搭配学习英语,可以避免只按照英语语法规则随意组合词汇的错误,这对学习者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是大有裨益的。

英语词汇教学构词法(搭配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3)

三、搭配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语义场学习法

语义场指语义上相互联系的词所构成的系统,利用这个系统我们就可以把孤立的词按照其语义分类联系起来。根据语义场各个要素之间的词义关系,可把词汇分为四种类型:上下义义场,整体与部分义场,同义义场和反义义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就可以把数目巨大的词汇按照语义关系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相互关联的网络。每个词都是这个关联网络的一个点。随着词汇量的扩大,这个网络的点就会不断增多,网络也随之不断扩大。所以,根据词汇语义场关联记忆并且逐渐扩充单词是一种非常方便、可行的途径。

2. 单词搭配组合法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者经常忽视所遇到的搭配现象。特别是当搭配中的某些或者全部单词已经学习过时,学习者更容易将其字面意思组合起来理解。但是很多单词经过搭配组合,作为一个整体,其意义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所遇到的各种搭配,特别是那些意义发生改变的单词搭配组合。例如:imagine going from name games to essays in a blink,在这个单词搭配组合中“going”的意思是“changing”。

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单个单词出现在搭配组合中,它的功能和意义是局限于具体的语境之中,所以这个单词的意义就变得非常的明确。

3. 相近词语学习法

对于英语中大量意思相近的词语,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会详尽的解释词语之间的意思区别。实际上,这些词之间差别更多的是体现在与其搭配的词语上,而不是其意义上。教师应当提示学生发现近义词或者同义词之间的搭配差别,而不是按照字典解释其意义。比如“injury”和“wound”这两个单词的不同搭配:“horrible injury”、“slight injury”、“deep wound”、“lasting wound”、“severe wound”。

4. 词义归纳法

功能教学法和认知教学法都主张认真分析语言功能。在词汇英语教学中应该根据现实交际的需要,将适合某一场合表达某一意思的词汇和句型归纳起来进行分析、理解、记忆和运用。例如,在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主题归纳其相关的搭配或将某种搭配中的某一部分去掉,让学生进行补全。在训练时要特别指导学生注意不同词性的搭配和语法搭配,例如:在学习形容词时,可要求学生配上相应的名词做被修饰语;学习名词时,可要求学生配上相应的形容词做修饰语或配上适当的动词构成动宾结构;学习动词时,可要求学生配上合适的名词做主语或宾语,或配上合适的介词、动词不定式、分句之类语法结构组合的短语等。这种根据课文内容再现和回忆的方式能将所学词汇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形成有规律的概念域,并建立其间的有机联系,以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加深记忆的效果。

5. 词语组合或搭配拼接法

运用词语搭配可以使学习者更快的思维以及更有效的进行交流。通常学习者在使用语言的时候一次就思考一个词语或搭配来表达意思,用简单的词语或搭配表达简单以及复杂的意思。用简单的词语或搭配表达简单的意思并不难,然而要表达复杂意思就很困难。这时,使用搭配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几个简单的词语组合或搭配拼接就可以表达复杂的意思。如果学习者不知道所要表达意思的搭配,就会按照语法规则将各个相关的词语组合起来。这样使用过多的语法和词语导致犯错误的几率,特别是会把我们汉语民族所形成的文化及概念带进英语中去,使所表达的语句不能被英美人理解和接受。

6.主题记忆法

记单词时最好把它们放在固定搭配里一起记忆,这样单词之间有了联系,可以进人长期记忆,便于整体存储或提取。这是因为单一的单词只是原材料,固定搭配已经是语言的半成品,具有较强的语用功能,它们的使用往往局限于具体的语境之中。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按照课文主题记固定搭配。比如,英语中与Hawaii有关的固定搭配:

the most popular tourist attractions on the island

the beautiful Hawaiian beaches

warm water,

abundant sea life

clean sand

Waikiki beach is the best known in Honolulu.

The people favor other sites.

Ala Moana Beach

以固定搭配为单位来学习某一话题的英语词汇,能使学习者大脑减轻记忆负担,易于形成图式,以便记忆和掌握。在灵活驾驭语言时可以避免词汇的语域使用不当的错误,避免母语负迁移,从而确保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7.自我学习法

由于词汇搭配的任意性和复杂性,除了提高学生搭配意识,教师的作用相对来说就比较缺少发挥余地了。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策略。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搭配的敏感度,学会选择对他们有用的搭配进行记忆和练习。这种方法也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扩大到单个词以外的单位,适用的方法有:(1)将某个词从课文中分离;(2)试图寻找它的动词搭配;(3)试图寻找它的形容词搭配;(4)试图寻找它的副词搭配。

这样才能学得好,用得活。

英语词汇教学构词法(搭配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4)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的搭配形式种类繁多,这些复杂的搭配形式及种类以及它们表示的不同意义,都是令人棘手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搭配理论来指导英语词汇教学,同时采用有效的策略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意义置于具体的情景中,并通过上下语境来掌握词汇搭配的用法,了解其选择限制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使语句表达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

参考文献:

[1] Firth, J.R,1957, Modes of Meaning in Papers in Linguistics1934-1951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Halliday,M.A.K.The Linguistics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 Longman, Green and Co.Ltd,1964.

[3] Bahns J&Eldaw,M.Should We Teach EFL Students Collocations?[J].System,1993(21).

[4]Ur,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5] Hill,Jimmie.Collocational Competence[J].ETP,1999(11).

[6] 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 The State of ELT and a Way Forward [M]. Hove, UK: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3.

[7] Michacl McCarthyVocabulary,199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

[9] 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10] 朱永生.搭配的语义基础和搭配研究的实际意义[J].外国语, 1996, (1).

[11] 王 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2] 崔义平.英语词汇学习三维途径理念下的词汇教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4).

[13] 沈继红.词的联想与二语词汇习得中的运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2, (7).

本论文发表在《教育学文摘》2012.10.上,刊号:ISSN 1009-7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