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封道果无漏康皇大帝,也称为康皇仁恩大帝,简称康皇大帝,民间亲切呼为康公,是湛江地区最常供奉的神祇之一。其中以吴川供奉为盛。供奉康皇的庙一般都称为“广福庙”、“广福堂”。

湛江求平安最灵的庙(湛江民间诸神信仰之玉封道果无漏康皇大帝)(1)

传统的康皇宝诞为农历七月初七。届时湛江地区群众为康皇庆祝宝诞,通常拜神贺寿,请戏班唱戏,做社等,神欢人乐,普天同庆。

考究康皇的由来,民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一说康皇乃东岳大帝部下十太保之一,关于东岳十太保,《道法会元》卷一百五十五说是温玉(即温琼)、李真、铁胜、刘琦、姚正、张蕴、康应、岳胜、孟云、韦彦。卷二百五十八则说是温玉、李文真、铁胜、刘仲、杨文贵、康应、张蕴、岳昊、孟云、韦彦卿。《东岳大生宝忏》载十太保是:翊灵昭武使温元帅,顺灵昭化使李元帅,协灵昭济使铁元帅,镇灵昭赞使刘元帅,通灵昭佑使杨元帅,宣灵昭庆使张元帅,广灵昭惠使康元帅,安灵昭应使岳元帅,显灵昭利使孟元帅,永灵昭助使韦元帅。

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十四亦提到东岳十太保:“广灵庙在石塘坝,奉东岳温将军,请于朝,赐庙额,封自温将军以下九神,皆锡侯爵。曰:温封正佑,李封孚佑,铁封灵佑,刘封显佑,杨封顺佑,康封安佑,张封广佑,岳封协佑,孟封昭佑,韦封威佑。”《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康元帅负龙马之精,于仁皇炎德九年降生于黄河之界。父康衢,母金氏。生而慈惠,不伤胎,不折夭,不虐孤寡,不履生气,即使是虫蚁也不轻杀。时有鹳刍为老鹰所逐,帅救而哺之。后鹳含长生草以献。仁慈之名声闻于天,天帝封之为仁圣康元帅,以掌四方社令。

一说康皇是宋朝康保裔将军,据《宋史•忠义传》,康保裔,河南洛阳人。出生将门,祖父、父亲都战死沙场。保裔为人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承世荫,也做了将领,在后周屡立战功。开宝中,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累迁至高阳关都部署。咸平二年(999),契丹大举入侵,保裔率兵赴战,陷入重围。手下劝他化装突围,保裔说:“大难当前,不能苟且偷生。”于是率兵与敌人决战二日,杀伤甚众。最后矢尽粮绝,援兵不至,全军覆没。当时真宗皇帝驻扎在大名,听到康保裔战死了,非常震惊难过,罢朝两日,追赠康保裔为侍中。

康保裔殉国后,其忠烈事迹广为流传,民间多立庙祀之。由于此前民间已有康王(东岳太保康元帅)信仰,二者遂逐渐合而为一。南宋欧阳守道撰《灵佑庙记》,已明确称康王即康保裔:“敕赐灵佑庙威显善利灵应英烈王,神姓康讳保裔,国初北边名将也。”欧阳守道说,康保裔是洛阳人,死于河间,平生未曾到过江南,但宋室南渡以后,却屡著威灵于江南,其故何在?欧阳守道认为是其生前忠烈,死后英灵之气仍以宋室为依归,中原沦陷,宋室南渡,康保裔之英魂毅魄也随之显灵于江南。

还有一说法说康皇名为康立安,在泰山做了三天皇帝,后被汉朝推翻。

湛江求平安最灵的庙(湛江民间诸神信仰之玉封道果无漏康皇大帝)(2)

种种说法,大相径庭,皆可存之,但三天皇帝的说法不敢苟同,稍有逻辑思维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康皇形象一般为红脸长须,面目祥和,身着金甲,手持宝锤,或在腰间,或在胸前,或高举头上。康皇之宝锤,乃是其标志性的武器,是其身份的特征。康皇之宝锤,如华光之金砖玉戟,孙悟空之金箍棒。都属于专属兵器,是其身份的象征。

湛江求平安最灵的庙(湛江民间诸神信仰之玉封道果无漏康皇大帝)(3)

康皇左右部下一般为车麦二帅,有的地方供奉为车麦李刘洪五位将军。一般以车麦为主。车公封函为:地祇承天烈雷总管车大元帅,手持月斧,也是威猛之神。据悉,广州,香港等地都有供奉车公,两个地方供奉车公都是宋朝人,都是精忠报国的忠臣良将。是否是同一个神,还有待考究。

蛮抗哥看来,现在供奉的康皇,是泰山康元帅和康保裔的结合体。尤其是在南宋后期,北宋名将康保裔也被人们尊奉为康元帅,与康应合而为一,所以今天的康皇即是东岳部下十太保之一的康应康元帅,又是康保裔。所以供奉一个神灵,其来历很少有单纯的单一的来历,更多的是吸收和融合,使神格不断的完善和丰满。简单来说,就是康皇心眼在不断的成长,不断地适应社会信仰的需求,不断的提升其神格,并趋向完善。所以我们看待民间信仰,更要看到民间信仰神祇所代表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能量,康保裔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仍不会褪色。

雷州蛮抗哥,致力传播最优秀的雷郡传统文化。

注:蛮抗头条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至其他公众号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