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是一种态度(风流不代表下流)(1)


曾怀疑“风流”二字,最初就是为男性而生,用来形容男性的专用词。

作为男人,是不是应该为此略感自豪呢?

的确,在古时,“风流”多数时候是个褒义词。

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常用来形容古时的文人骚客。而“风流”也是文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他们所追求的风流,大概就是自由随性,狂放不羁的洒脱,或是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豪迈吧。

从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到毛主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可能也是风流二字,作为褒义词最为高光的时候了。

风流是一种态度(风流不代表下流)(2)

而如今,提起风流,人们所能联想到的似乎只有花心、下流,从而不齿于此。

为什么呢?

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从前的名士风流,已逐渐离我们远去,致使“风流”二字所能表达的范围越来越小,直至局限于男女情感层面。

但即使如此,人们对“风流”一词的过于贬低,我也不敢苟同。

也曾经年少,也曾把“人不风流枉少年”视为至理。但少年时光,一瞥匆匆,而空留余香!

忽然觉得,年轻时的风流还颇有一番古人风范。一样的崇尚自由,浪荡不羁,敢爱敢恨!

而所谓的“风流成性”,我始终认为,只要不是出现于婚姻中,只要不是勾搭有主之花,只要不是过于薄情,只要不是脚踩多条船。都不能算作下流。

有人或许会说,除去这些,就不能算做风流了。

我只能说,那些只能称之为下流,他们还不配用“风流”。

风流是一种态度(风流不代表下流)(3)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北宋大才子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与当时的徐州官妓马盼盼相惜相知。

欧阳修去世后,苏轼便成了名符其实的北宋第一大文豪,可谓是当时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马盼盼早就仰慕苏轼的才华,并倾心于苏轼,活脱脱的一个“东坡小迷妹”。而活泼机智,才貌俱佳的马盼盼,也深得苏轼的怜惜与宠爱。

他们朝夕相处,互有情愫,但碍于朝廷律法,加上苏轼政敌颇多,为免被抓把柄,他们始终没能更进一步,也不能真正的结合。

好景不长,两人浓情蜜意两年后,苏轼被调离。他们含泪惜别,从此天各一方。

而马盼盼对苏轼一直念念不忘,日思夜想,终积郁成疾,于四年后香消玉殒!

这是一则关于苏轼的风流韵事,也尽显悲情。能说东坡有错吗?两情相悦,何错之有!他不是始乱终弃,只是因为礼法不容!

不能在一起,便不能相爱吗?爱情,是情不自禁的。若遇阻碍,有人甚至可以选择私奔。但东坡不可以!

风流是一种态度(风流不代表下流)(4)


我们现实中,虽已没有礼法约束,但爱情里,同样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

看到过太多被新房新车,天价彩礼所阻隔的爱情。

不少人还讲究“门当户对”,更有甚者拿出“八字不合”来说事!

从恋爱到结婚,就如同过五关,没点本事还真不行!

不是每个人都有魄力,可以放下牵绊为爱私奔。结果,到最后很可能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这个不行,不合适,分开了,能再找一个一个吗?当然可以,不找怎么办!不行就一直找,直至遇到可以相伴一生的人为止!

有句老话说得好: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人生苦短,必要时欠些风流债,也实属无奈。只要是为了情,而不是为了欲,就不算下流。

正所谓: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

风流的堂堂正正,就不必在意世俗的闲言碎语。

婚前择爱,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只要忠于婚姻,婚后矛盾中,就不应提及曾经风流。

风流是一种态度(风流不代表下流)(5)

有人说:风流的人都为人轻浮,心术不正。

当然有,但不能一概而论。

就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与秦可卿、晴雯、袭人、林黛玉、薛宝钗等都有过感情纠葛,而且被人戏称为“怡红公子”。

贾宝玉的风流,曾为多少男同胞所羡慕。但他虽叛逆,本性却善良纯净。

且最终宝玉出家,不是因为自感罪孽深重,而是因情之所伤,而看破红尘。

他的半生遭遇,正应了太虚幻境宫门上的那副对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因此,“风流”并不能与品行不端直接挂钩,更不能与“下流”混为一谈。

风流是一种态度(风流不代表下流)(6)


在这个女权已撑破半边天的时代,“风流”早已不再只是男性的专属。

随着人们思想的愈发开放,加上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情感毒鸡汤洗脑,“备胎”一词,也在两性情爱中应运而生。

这就致使,个别年轻男女之间的情爱关系越来越复杂化,混乱化。男女同风流,在这个年代,早已是司空见惯!

所以,而今的时代,在两性关系中,把“风流”定义为“开放”,似乎更为合适。

风流过后,有人悲有人喜,有人叹有人闹……

而下流的背后,只能是骂声一片!

总而言之,风流不代表下流,而下流绝不配称“风流”!

风流本无错,错的只有人!

风流是一种态度(风流不代表下流)(7)

(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