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分几种黑死病(鼠疫又名黑死病)(1)

北京确诊两例鼠疫

根据媒体从官方确认,近日,北京确认接诊鼠疫患者。2019年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目前一名患者病情稳定,另一名患者病情危重,但未进一步恶化。截至目前(11月15日5时),北京市无新增鼠疫病例,未接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等相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鼠疫分几种黑死病(鼠疫又名黑死病)(2)

到底什么是鼠疫?

鼠疫“由鼠疫杆菌所致”,可由带疫动物传及于人,也能经“人和人直接传染” ,是一种传播速度快且死亡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鼠疫为甲类传染病。我们国家仅有两个甲类传染病,另外一个是霍乱。

鼠疫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它的另一个名字,大家肯定都听说过,那就是黑死病。众所周知,中世纪时期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而黑死病的爆发又使其晚期被称为“中世纪最黑暗的时代”。14世纪20年代,黑死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这种流行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恐怖的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

鼠疫分几种黑死病(鼠疫又名黑死病)(3)

从1347年到1353年6年间,淋巴腺鼠疫导致2500多万欧洲人丧生,占当时欧洲人口的近1/3,欧洲变成了人间地狱。

鼠疫为何可怕?高死亡率!

腺鼠疫患者如不治疗,一周内死亡;肺鼠疫患者如不治疗,多在2~3天内死亡。历史上,鼠疫是导致高死亡率的大流行病,曾在欧洲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2010-2015年全球共报告了3248例鼠疫,其中584例死亡。

大家不用害怕!现在医疗技术已经如此发达,我们完全可以战胜鼠疫!

我们先来认识鼠疫,然后教大家怎么样战胜它。

1. 鼠疫的传染源是啥?

鼠疫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2. 人是如何感染上的?

(1)经跳蚤叮咬传播。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最常见的是印鼠客蚤,该蚤在世界性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寄生于家栖鼠类。其次是不同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的主要寄生蚤。

鼠疫分几种黑死病(鼠疫又名黑死病)(4)

(2)经直接接触传播。人类通过捕猎、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鼠疫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如手指的倒刺等进入人体,然后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3)经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可通过呼吸、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造成肺鼠疫传播。

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

3. 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4. 感染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有突然发烧、寒战、头痛和身体疼痛、虚弱、恶心和呕吐。腺鼠疫会出现淋巴结疼痛和发炎。感染肺鼠疫后很快便出现症状(有时在24小时内),表现为呼吸短促和咳嗽等严重呼吸道症状,通常伴有血痰。

鼠疫分几种黑死病(鼠疫又名黑死病)(5)

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感染?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鼠疫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高热、寒战、体温突然上升至39—41℃,呈稽留热。剧烈头痛,有时出现中枢性呕吐、呼吸促迫,心动过速,血压下降。重症病人早期即可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谵语等。

1. 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感染?

为了防止鼠疫传播,需避免与咳嗽者密切接触(相距2米以内),并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在鼠疫流行地区不要接触死亡动物,并使用驱虫剂。

如果我怀疑自己感染了鼠疫,该怎么办?

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肿痛或呼吸困难、咳嗽和/或血痰,应立即寻求医疗诊治(曾在鼠疫流行地区旅游的人应将这一情况告知医务人员)。除非由医务人员进行了诊断,否则应避免自行用药,包括使用抗菌素。

2. 鼠疫是如何被诊断出来的?

医务人员根据症状进行诊断。确诊以血样、痰液(从肺内咳出的液体)或炎性淋巴腺脓液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为依据。

鼠疫分几种黑死病(鼠疫又名黑死病)(6)

3. 该如何预防?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 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 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 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 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 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克,其后4-6小时服1克,一般连服5日。

4. 鼠疫应该如何治疗?

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如及早治疗则多可治愈。在鼠疫疫情暴发地区,有症状病人应到卫生院进行诊断和治疗。肺鼠疫患者必须由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隔离和治疗。

5. 戴口罩自我保护是否有效?

这取决于与患者的接触程度。生活在疫情社区的人根据个人愿望可以戴口罩,但必须妥善使用和处理口罩,避免因口罩使用和处理不当使自己成为感染源。患者(减少飞沫传播)和医护人员(保护自己)正确使用口罩,可有助于减少肺鼠疫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