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

“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评审命名

和历年的

“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复核工作

都已经完成

今年,舟山又有一地入选!

还有10个项目通过复核!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1)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2)

嵊泗渔歌 / 嵊泗县五龙乡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3)

嵊泗渔歌准确来说可以分为渔民号子——嵊泗渔歌——嵊泗新渔歌三个发展阶段。嵊泗渔歌一直记录着嵊泗渔民东海生活的点点滴滴,听着歌声,脑海中再现了嵊泗渔家先民东海搏浪的艰辛与勇敢。他们与海为邻、以海为生的种种困难与种种欢乐,也通过句句歌词让你感同身受。

嵊泗渔歌经过世代积累,一直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渔民间流传,传承至今,星火不断。

早在前几年

舟山就已有多个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入选

今年,有10个通过复核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4)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5)

今天小编带大家

一起去感受

舟山民间艺术的魅力~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6)

岱山县 谢洋祭海

岱山高亭一村渔民世代从事流网作业,这一带保留着独特的祭海方式——“样桅”。岱山在古祭坛遗址上建造了我国首个大型祭海坛。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7)

从2005年开始,岱山县立足“弘扬海洋文化,实现和谐发展”,每年举行祭海谢洋大典,向世人传递“感恩海洋、人海和谐”的人文理念。2008年,岱山祭海谢洋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民间自发式的祭海活动,到如今将其作为岱山海洋文化的品牌来打造;从纯粹的渔民祈福出海平安、丰收的个体愿望,到传达出人和海洋和谐共处的文化理念。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8)

定海双桥 布袋木偶戏

木偶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扎根流传于民间至今。定海紫微乡(现属双桥镇)是“布袋木偶”的发祥地。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9)

布袋木偶戏,于2003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名录,于2004年成立舟山市木偶戏学会,于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普陀区 渔民画

普陀渔民画由古代船饰画演变而来,通过世代流传,后一代渔民传承了船饰画那种粗犷、夸张的风格,最终发展成现代的普陀渔民画。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10)

从上世纪至今,普陀渔民画赢得了国内外专家与观众的青睐,赴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展出,入编各类画册,入藏多家美术权威机构,数以百幅被外宾收藏。普陀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当代民间画乡”。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11)

经过多年的发展,渔民画已成为普陀的一项重要文化产业,不仅作为家庭、办公场所、高档酒店装饰之用,也作为文化旅游特色纪念品,受到游客的欢迎。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12)

定海白泉 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是“浙东锣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亦称“行会锣鼓”“三番锣鼓”“海上锣鼓”“舟山码头锣鼓”。它起源于航海,最先在航海或码头、岛屿与岛屿之间、岛屿与大陆之间往来的交通船上出现,有敲锣打鼓招徕乘客,又为乘客在航行途中娱乐消遣,如在航行中一旦遭遇危难险恶就用锣鼓作为呼救信号。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13)

舟山锣鼓既是舟山海洋民间艺术的宝贵资源,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瑰宝。进入21世纪,用舟山锣鼓形式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国家及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奖。2006年,舟山锣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14)

岱山县 渔歌

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岱山民间的渔歌是海岛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文学,它不仅富有浓郁的海洋气息和渔乡风情,而且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知识。许多歌谣,是渔民专为传授知识而创作的,它紧扣“海”字主题,运用艺术手法,通过口授传承,把海洋航行、海洋生活、海洋气象,以及船网工具、渔类习性、船员职责等知识,以歌谣形式一代一代往下传。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15)

普陀区 普陀船模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16)

船模永久地记载了普陀渔船的变迁,严格按原船比例缩小制作,工艺纷繁庞杂,零件细碎,包含了普陀人对海洋文化至真至纯的爱意。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17)

普陀船模艺术如今已从个体的业余制作发展到作坊产业化生产,有岑氏、俞氏、蒋氏三家船模作坊。2009年,普陀船模艺术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普陀船模不仅被中外博物馆及民间收藏,而且被运用到国家重大的活动赛事中。

普陀虾峙 渔民文化节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18)

从1996年起,虾峙镇就开始举办渔民文化节,平均每三年举办一次。每到渔业文化节,就有民俗大巡游、祭海大典、渔家艺术品展、海鲜美食大赛、渔灯大会和焰火表演等盛大活动。它不仅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更是向大众展现了虾峙悠久的渔俗历史。

岱山县 渔民画

在岱山有其独特的渔民画代表,那就是闻名全国的鼠浪渔民画。鼠浪渔民画始创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鼠浪渔民画已经拥有其独特的艺术风味和成熟的创作画风,并不断获得国内外美术大奖,深受大家喜爱。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19)

岱山渔民画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借鉴了雕刻、剪纸、刺绣、戏曲等古老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随着渔民画的发展,岱山的渔民画也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衍生出了很多周边产品。

嵊泗黄龙 渔绳结

渔用绳索结简称渔绳结,是渔民在长期渔船作业、网具制作及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的绳结。世代以口述心传的方式流传于海岛民间,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嵊泗流传的渔绳结,最多时可达上百种。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20)

2007年,渔用绳索结编织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渔绳结除了应用在渔业生产中,还被应用于制作杯垫、挂件、图画等各种物品。

定海 渔民画

定海渔民画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代画家和作者的精心培育,已经富有浓郁而强烈的地域色彩。以其艺术风格显明、内容题材多样、独具匠心的表现,为东海之滨的岛城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大花园中绽放出一朵绚丽的花朵。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21)

近年来,定海依托农村素质提升工程、“百姓课堂”文化公益培训等载体,为基层群众、文体骨干开办渔民画培训班,目前,已拥有了一支稳定性好、综合素质高的“望潮”渔民画群体。定海渔民画作品还多次走出国门,赴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展览,还成为了国家、省、市等级别渔民画比赛的常客,且成绩多次“领跑”全市。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22)

舟山文化风情(又一地入选省级)(23)

来源:浙江发布、无限舟山,舟山广电综合整理

编辑:吕雯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