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机大会#现在的豆腐和以前卤水点的豆腐有何不同?中医有什么烹饪的建议?为什么?

我是杏芳斋,是一名致力于推广中医养生保健常识的中医师。

我小时候(七十年代初)特别不爱吃豆腐,觉得豆腐有股苦涩的口感。

那时是在一个三线小城市,中学时,跟随父母来到直辖市,根深蒂固对豆腐有种排斥。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偶然吃了一次豆腐,竟发现它是一种美味。当时搞不清是啥原因使得豆腐在我的味觉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后来知道了,最开始我吃的是卤水点的豆腐,现在的制作用料完全变了(具体我在下面说明)。

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有什么区别(现在的豆腐和卤水豆腐在性味上有何不同)(1)

先来说说为什么要把豆子做成豆腐。

在豆类食物中,大豆的油脂含量最高。蛋白质纤维含量较高,含糖量最低。正因为大豆含油高这个特点导致大豆是难消化的谷物。

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有什么区别(现在的豆腐和卤水豆腐在性味上有何不同)(2)

如果饲养牲畜,那么大豆是上好的精饲料,由于牛能反刍,不停的咀嚼,而且草食动物的回肠盲肠很长,能够充分消化吸收大豆的营养成分。

可人就不一样,吃过炒豆子的人都知道,吃完了会胀气,甚至会腹痛。这是典型的消化不良。

中华民族除了有四大发明以外。第“五大发明”应该就是豆腐了。

制作豆腐是充分利用转化大豆的油脂和蛋白质,能够为人充分利用吸收的技术。

为什么说豆腐的营养容易被人体吸收呢?

我们看。制作流程。

首先,把大豆经过浸泡,用石磨磨成豆浆,过滤以后的豆浆经过煮沸就能饮用。这个过程替我们的牙齿和胃减轻了负担。也为豆浆在小肠中被没转化分解,创造了条件。

熬制豆浆的过程中。锅面上会浮起一层金黄色的油皮。挑起来晾干就是腐竹、油豆皮。

以前的豆腐是在煮沸的豆浆中按比例加入卤水,就能制成豆腐。

卤水是用盐井里面卤盐水熬盐后,剩下的液体。溶液呈浅咖啡色,性热、有毒。卤水能使蛋白质凝固,人喝下去一定浓度,会造成死亡。

中医认为大豆性凉,于是以毒攻毒,在以前是用卤水的热毒来平衡豆子的阴寒,用卤水点豆腐。阴阳中和以后,就凝结成为豆腐相对容易被人体吸收。

但卤水有毒,已经不让使用了。《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就是喝下卤水死掉的。民间对卤水中毒的急救很简单。就是用热豆浆灌下去,豆浆凝固在腹中,人就得救了。

现在用石膏来点豆腐,石膏也是一味中药,性质和卤水恰恰相反,是寒性的。所以现在的豆腐也从原来的中性而变得偏于寒凉了

所以中医认为,现在的豆腐,不像以前卤水点的豆腐那么好消化。

我们在吃豆腐的时候,要注意加一些热性的佐料。比如说小葱拌豆腐、麻婆豆腐、油炸豆腐。当然,最有助于消化的是发酵以后的酱豆腐、臭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