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第二期将于今晚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19:30档和观众见面。
节目开播首期,凭借高立意高站位,以及独特的青春视角,创新的文艺串联,收获了观众与行业的高度关注,总曝光量达25亿人次,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评价《从延安出发》是“历史辩证、广阔视野融合先进技术的精良创制”,也是总台在文化节目赛道守正创新的精品力作。
即将播出的第二期节目将延续节目“90后对话90后”这一备受欢迎的串联形式,让90岁的歌剧表演艺术家、2015年版歌剧《白毛女》顾问乔佩娟与青年演员关晓彤一起,以延安时期重要文艺作品歌剧《白毛女》为索引,展现出新歌剧《白毛女》、舞剧《天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管弦乐曲《春节序曲》等当代文艺精品力作,编织出一幅新时代中国文艺的绚烂图景。
不忘来时路,以青春视角解读《白毛女》
《从延安出发》实现了红色文化青春化表达,用历史解答未来,使时代经典大放异彩,每期都会以一部延安时期的经典文艺作品作为追寻“线索”展开叙述,以作品讲述故事,以故事承载价值。
第二期节目中出现的红色经典,便是开创中国民族歌剧之先河的歌剧《白毛女》。
“人们被什么触动,在新的时代人们怎么理解这部经典?”青年追寻者关晓彤在第二期节目里带着对歌剧《白毛女》的追问,叩开了前辈艺术家乔佩娟奶奶的记忆大门。
“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白毛女》讲述了以农民的女儿喜儿在地主的剥削与压迫下,父亲被逼至死,逃亡山林十多年的悲惨故事,展示风雨如晦、暗夜如磐的旧社会下人民的凄惨命运。
三千青丝,一朝白发,这是对旧社会的控诉,从“喜儿”到“白毛女”,这是旧社会女性的写照。
当年一出《白毛女》,让延安一片哭声,因为“喜儿”不是旁人,是看剧观众自己,也是他们的母亲与姐妹。
节目除了重温《白毛女》的故事,也揭示了这部民族歌剧为什么至今仍旧长演不衰的原因,“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白毛女》这部戏就是写人民、为人民写、写给人民看的。”
不仅如此,在青春与经典的碰撞中,青年追寻者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当代年轻人看不懂《白毛女》怎么办?”
此时,90岁的乔佩娟奶奶便激动地紧紧握住关晓彤的手,深切告诉她:“《白毛女》恰恰用这样一部作品告诉当下青年观众,什么是旧社会,什么是新社会。”
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深知如今盛世的来之不易,《白毛女》的创作,正是为了创造一个“富裕的,自由的,民主的,强盛的,不受外敌侵略的国家”,这份对国家忧深思远的浓烈情感,感染着所有人,也令关晓彤一度落泪。
方知向何行,为人民书写新时代力作
《白毛女》感动了无数翻身做主人的人民,也影响了无数的文艺工作者,歌唱艺术家郭兰英就其中一位。
节目以舞台戏剧的形式,展示了年轻时代的郭兰英是如何一心跟着革命队伍,为人民表演的故事。
即便在八十多岁高龄时,她仍旧坚持在新版《白毛女》的排练现场,身体力行为演员做示范。
与她一样的,还有老艺术家柳石明,即便癌症晚期仍旧亲临现场指导,以坐垫加厚的座椅抵御病痛的折磨。
扭动时间轮盘,光影流转,时间回到当下。
在导演朱亚林引导下,节目中呈现了《白毛女》的最新的姿态,而沿着《白毛女》的故事,节目也将展示出一部部新时代“扎根人民大众,从人民中汲取创作灵感”的作品。
在舞剧导演王舸的指引下,讲述青藏铁路铁道兵故事的舞剧《天路》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人心表演,在这部作品的背后,则是50多名长眠于青藏高原关角隧道的年轻铁道兵的英雄往事。
电影制片人、导演黄建新则带来了记录“历史瞬间”展示“全民记忆”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与青年追寻者关晓彤一起再次回顾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激动一刻。
在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与首任团长李焕之之子李大康老师的讲述中,李焕之先生以民间秧歌以及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春节序曲》的故事被缓缓道来。
熟悉的旋律响起,民乐的魅力被全情释放,“听!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音乐!”
无论是永葆艺术魅力的歌剧《白毛女》,还是新时代那些成功的、震撼的文艺精品,其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扎根人民”——这是否就是《从延安出发》第二期中,青年追寻者关晓彤想要从历史中去寻找到的答案呢?
今晚19:30档打开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一起走进历史的天空,用经典照亮今朝,享受一段视听与精神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