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这波冷空气可真是格外“尊重”冬天,最近大家一定领略到了它的寒冷。天气变冷,气温下降,不少老年患者因为血压突然升高来就诊。
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情况?
●自身保护
周围环境温度的下降,会激活人体的一系列自身调节系统,使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流失,这时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容易使血压升高。有数据显示,气温每降低10℃,血压就升高5mmHg。
●重口味饮食
天气寒冷,人们更倾向于吃辛辣咸等重口味的食物来抵御寒冷,比如烤肉、火锅、腌制食品等,这增加了个人每天的钠盐摄入量,容易使血压升高。
●运动减少
气温下降时,人们的运动量明显下降,运动时间明显减少,出汗量也随之减少,这就减少了人体的钠排出量,无形之中也升高了血压。同时,天气寒冷,户外运动减少,也容易长肉,体重和腰围的增加,容易造成血压的升高。
血压变高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
1.保暖最重要
冬季做好保暖工作胜过药物治疗,尤其是头部保暖。建议冬季养成戴帽子的习惯,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也可以减少脑部血管收缩引起的各种不适。
从室内到室外,温度波动很大,身体很难适应。这就好像玻璃器皿在热的时候用冷水冲会炸一样,血管在温度波动大的时候,也有破裂的风险。所以,不论是从室外到室内,还是从室内到室外,最好都有个适应过程。首先,可以在室内就做好保暖措施再出门;此外,住楼房的人,可以在楼道内多停留一会儿,有个缓冲,可以减少一些寒冷的刺激。
2.注意饮食习惯
尽量少吃咸辣重口味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戒烟、限酒、多喝水。
3.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及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天15至30分钟,尽量选择室内或日照充足的室外环境。
4.预防呼吸道感染
冬季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流感发生时,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勤洗手,积极预防各种呼吸道感染;建议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5.养成自测血压、记录血压的好习惯
在医院看病的时候,通常要在嘈杂的候诊区等待很久,进入诊室后,通常马上就会测量血压。这个时候,诊室血压常常不能反映真实的血压情况。很多人的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经常会相差10甚至20mmHg以上。
测量方法正确的前提下,家庭自测血压更有参考价值。如果坚持血压测量,就会在血压出现小幅度升高的时候,及时发现,提前给予干预,避免血压突增的惊慌。
6.冬季血压出现波动时切勿过度焦虑
血压出现波动时及时就诊,但不要过于担忧,也不要因为一两天、两三天血压没有恢复正常而过度焦虑。
现在医生开具的药物,通常是长效降压药,长效药物起效比较慢,需要5个半衰期才能够达到稳态。因此,只要血压没有持续升高,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也没有出现严重症状,就可以在家庭血压监测下继续观察。
很多患者的持续血压波动,与焦虑情绪有关。如果确实存在失眠、焦虑情况,可以遵医嘱短期吃一些助眠和改善焦虑的药物。
7.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
如果血压确实出现持续升高的情况,要及时就诊,排除一些紧急的临床情况和潜在的继发性原因。听从医嘱合理调整药物,而不是自行增减。(图片来自嘉兴市第二医院公众号)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