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我们读《天龙八部》的三个主角,读他们的爱恨情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读到了萧峰爱阿朱而不得,段誉爱王语嫣而不得,可唯独虚竹,他就像是一个开了挂的怪物,要什么有什么,哪怕是那个让人摸不透猜不着的情字,他也能在童姥的撮合下,遇到了属于自己的梦姑。这两个人也没有经历太多的风风雨雨,西夏驸马招聘,梦姑便认出了虚竹,两个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到了一起,成为了主角团唯一的Happy ending。

介绍金庸的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金庸的天龙八部)(1)

虚竹这个角色就像是《天龙八部》中最大的buff,与金庸所构建的世界观格格不入,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和尚,到灵鹫宫宫主,再到西夏驸马,名权利总是来得那样容易。他不像萧峰,虽是丐帮帮主,但最终被自己的身世所累,在民族之间难以取舍,最终挥刀自尽;他也不似段誉,虽是大理国世子,身份金贵,受人所爱,但始终迷恋一个王语嫣,最终也得不到美人心。虚竹则也不同,有情皆孽这四个字,仿佛同这个角色毫无瓜葛,为什么金庸要安排这个“偏题”的人物,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

介绍金庸的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金庸的天龙八部)(2)

虚竹出场时,金庸曾这样描述他的外貌:相貌丑陋,浓眉大眼、鼻孔上翻,双耳招风、嘴唇甚厚,又不善于词令。

显然易见,他不同于萧峰的魁梧有力,也不同于段誉的清秀可人,虚竹的长相就非常“路人”,往人群里中一丢,都没有人会注意到一字半眼。寥寥几笔,金庸就把虚竹这个人物平铺在读者面前,他这样的人,跟芸芸众生有何不同?虚竹唯一的优势,就是记忆好,但这个优势却没有发挥到任何作用。

介绍金庸的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金庸的天龙八部)(3)

虚竹一路开挂升级,仿佛就是伸出了双手接住了上天的恩赐。在故事中,虚竹的命运在两个关键时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个关卡,虚竹遇到了苏星河的珍珑棋局,成为了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关门弟子。

在这个关卡中,虚竹本是个凑热闹的吃瓜群众。武林几大高手都慕名而来,从慕容复到段誉,再到段延庆,从十八岁到八十岁,无一不想获得无崖子的青睐呢,那可是逍遥派的掌门人。但无崖子又岂是简单人物,珍珑棋局具有迷惑人心的力量,不管是谁,内心都有自己的欲望,轻则满盘皆输,重则走火入魔。

介绍金庸的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金庸的天龙八部)(4)

无崖子考量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智慧,还有人性与贪欲的抗衡。试想,如果没有段延庆,虚竹又怎么会赢得这场博弈?剧情的巧妙之处正在于此,虚竹救了段延庆的命,这才听到了他轻音传耳,在老前辈的指引之下,破了棋局。

虚竹获胜,胜得非常巧妙。我们总是禁不住猜测,倘若虚竹没有救下段延庆,或者虚竹救下的是别人,他真的会顺利拜入无崖子的门下吗?并非如此,每一个都是胜利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关键因素,虚竹自己却没有掌握到任何主动权,好像他只是轻轻松松顺手干了一件事,然后就得到了这一份大礼包。

介绍金庸的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金庸的天龙八部)(5)

事实真的如此么?在这里,金庸展现的不是虚竹的“运气”,而是他的“不作为”。这里的不作为,并非是贬义词。我们尝试把武林比作物欲横流的权术世界,没有人不想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哪怕是看似天真无邪的段誉,他也同样会前来破局,这是大势所趋。

但虚竹并非如此,他像是超脱世俗之外,顺道来看了一眼,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无崖子的弟子,以至于他进到密室的那一刻,内心都毫无波澜,甚至面对无崖子的外貌攻击,他都不甚反感,但偏偏是这样一个人,却得到了大家都想要争夺的位置。

介绍金庸的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金庸的天龙八部)(6)

我们再来看虚竹命运转变的第二关卡,他遇到了被加害的天山童姥。而这个时候,虚竹救下了无知的“少女”,却未曾想到,自己这一救,更是让他的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得知了童姥的身份后,虚竹每天都要伺候着捕杀动物,送以鲜血。为了逃避李秋水的追杀,童姥带着虚竹来到了西夏皇宫,隐藏于冰室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虚竹破了戒,他吃了肉,睡了美人,不仅如此,他还学会了逍遥派的武功,与曾经的少林小僧背道而驰。

如果虚竹第一次得到无崖子的内功,是因为同众人相悖,他的无欲无求,他的无心相助,这才让他得到了旁人都得不到的武功。那么第二次童姥的际遇,我们看到的是虚竹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在这个时候,他明明就得到了无崖子的内力,也成为了数一数二的高手,但是他还是保持初心,救了童姥一命。

介绍金庸的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金庸的天龙八部)(7)

虚竹从未改变,他非常普通,但这样的普通的皮囊之下,藏的是一颗诚挚的金刚之心。这个时候也许会有读者疑问,虚竹真的坚持了自己的内心吗,他先后破了荤戒、色戒、甚至学习了其他门派的武功,这当真是一种坚守吗?

介绍金庸的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金庸的天龙八部)(8)

确实,对于虚竹来说,他本是少林寺的小僧,出了少林寺这道门,他干的全都是违背师道的事儿,而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虚竹离开少林寺的原因。在前文中,我们也讲述到,虚竹是为了少林寺的“常规任务”而出行,故事中的虚竹无父无母,从小在少林寺长大,本本分分,规规矩矩,没有太大的梦想,也没有太多的世俗欲望。萧峰得知了自己契丹人的身世,离开了丐帮,这也就开启了另一段爱恨情仇的故事,而段誉离开了大理,闯荡江湖,这才有能拜入神仙姐姐的玉像之下。但唯有虚竹,他没有父母,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找到自己的父母;他生于武林第一大门派少林寺,却没有想过在少林寺争取任何位置;他从来没有想过未来要走怎么样的路,追求什么样的梦想,但金庸却把未来送到了他的手上。

介绍金庸的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金庸的天龙八部)(9)

所有人选择了出发,都是为了抵达一个终点,但虚竹并非如此,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这一路该如何走,该往哪里走,该走到哪里。虚竹是在修行的旅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少林寺对于他来说并非是归宿。

金庸塑造了这样一个角色,恰恰是告诉我们,他在挣脱,在改变,在求取。对于一个僧人来说,还有什么比破戒更难呢,但虚竹却做到了。从表现上看,虚竹是一手接着上天的眷顾,得到人生大礼包,娶妻生子,走向了人生巅峰,但是从内里看,虚竹这一路,哪一件事不是在同原来的自己对抗呢?

介绍金庸的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金庸的天龙八部)(10)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句话放在虚竹的身上也同样适用,萧峰的情是国家民族情,度阿奴的情是舍得与放下,而虚竹的情,则是不断地反省和对抗。对抗未必是激烈的,正如我们追随成功的道路,它未必得要血淋淋,充满了荆棘,才能算作是正确的道路。

虚竹这个角色就告诉了我们另一种生存方式,哪怕没有血性,哪怕没有争斗,但只要我们愿意保护我们内心的赤诚,命运就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面对生死,虚竹没有执念,面对爱恨,虚竹没有过多的留恋,面对人生的分岔路口,虚竹更是随性而安。

介绍金庸的天龙八部(陈世骧先生曾这样评价过金庸的天龙八部)(11)

只要是不悔的人生,便是成功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