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昌乐县鄌郚镇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乐器生产行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镇上的农民种植着小麦、芋头、西瓜等作物,但在耕作之余,扛着锄头的农民又变身成为出色的制琴师、调音师“扛起锄头种地,放下锄头制琴”这是鄌郚镇当地的一句俗语鄌郚镇缘何有这样独特的魅力?,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鄌郚吉他乐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鄌郚吉他乐器(鄌郚一把吉他连)

鄌郚吉他乐器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昌乐县鄌郚镇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乐器生产行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镇上的农民种植着小麦、芋头、西瓜等作物,但在耕作之余,扛着锄头的农民又变身成为出色的制琴师、调音师。“扛起锄头种地,放下锄头制琴。”这是鄌郚镇当地的一句俗语。鄌郚镇缘何有这样独特的魅力?

工人正在制作吉他。

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鄌郚公社创办了一家民族乐器厂,那时候的鄌郚人大概不会想到,四五十年以后,这个不知名的小镇将会成为全国的电声乐器产业基地。而今,鄌郚镇共有乐器生产及配套企业80余家,产品包括电吉他、木吉他、电贝司等8大系列近400个品种,年产乐器成品200万把,配件500万套。其中,电吉他产量占到了全国份额的36%,是电吉他生产行业的“隐形冠军”。

从当初的一家乐器厂,到如今的遍地花开,中间是几代人的不懈开拓。

调试完毕的吉他整装待发。

初办厂时,鄌郚乐器的先驱者们走南闯北,为的是做出优质的乐器并打开市场。上世纪80年代,鄌郚乐器一度陷入低谷。直到1989年,韩国缪斯乐器株式会社将鄌郚镇确定为合作点,1993年中韩成立山东缪斯乐器有限公司,鄌郚乐器增设了吉他、贝斯生产线,鄌郚乐器逐渐走向了全球。

打响自主品牌战略是必由之路。鄌郚镇的乐器公司为世界前十大吉他品牌都做过代工,但都没有响亮的自主品牌。国际展销会上,零售价七八百元的吉他无人问津,而为国际一线品牌代工生产“贴牌”的同型号产品,却能卖到非常高的价格。

针对品牌不响、人才不足等问题,鄌郚镇积极鼓励各乐器生产企业打响自主品牌战略攻坚战,引导企业与院校合作,成立研发中心,加大创新投入,引进技术人才,推动乐器产业由原来的“贴牌”生产向自主研发转变。

小镇品牌走上国际舞台绝非易事,在打造乐器自主品牌领域闯荡了20年的雅特乐器对此深有感触。雅特不断向文化产业延伸,开创品牌推广新模式。雅特先后与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达成合作,建立雅特艺术学院,在全国发展了500余处“雅特吉他教室”。雅特品牌创始人赵卫国说:“做自主品牌很难,但乐在其中,因为这就是我的奋斗目标。”在雅特的客户名单中,就有卞留念等一批国家级演奏家以及唐朝乐队、郑钧乐队、黄贯中乐队等大批专业乐手。

鄌郚镇生产的吉他。

几年来,经过在自主品牌领域的精耕细作,鄌郚镇已有“KRAIT”“大树”“feeling”“胜利者”“德鲁拉”等近40个本土品牌。同时,鄌郚乐器产业带动了8000余人就业。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鄌郚乐器产业却实现了逆势上扬、正向发展,2020年、2021年国外订单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并实现稳定增长态势,鄌郚乐器出口总额累计同比增长30%,年均达到130余万把。

鄌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吕东方说:“下一步,在做优做强吉他制造业的同时,我们将把名牌吉他作为区域公用品牌进行集中推广,打造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昌乐园区,结合‘工业 文化 旅游’的发展模式,将吉他产业逐步向音乐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物流、文化旅游延伸,进一步丰富吉他产业的内涵。”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雒福苗/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