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知道《冈仁波齐》这部影片,但是当时对藏民以及他们的信仰了解有限,总觉得这部电影太过枯燥无味,一直没能完整看完去年在四川以及今年云南藏地的近距离接触,让我开始对藏族文化有一些零散的了解,也逐渐对藏传佛教有了深厚的兴趣,于是又把这部电影翻出来看了一遍,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朝圣路上并不孤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朝圣路上并不孤单(朝圣路上)

朝圣路上并不孤单

很早之前就知道《冈仁波齐》这部影片,但是当时对藏民以及他们的信仰了解有限,总觉得这部电影太过枯燥无味,一直没能完整看完。去年在四川以及今年云南藏地的近距离接触,让我开始对藏族文化有一些零散的了解,也逐渐对藏传佛教有了深厚的兴趣,于是又把这部电影翻出来看了一遍。

与其说是电影,还不如说是一部纪录片。导演精心选择了11个人,有老人,孩子,孕妇,也有不同的职业汉子。他们从康芒出发一路向西去往1200公里的冈仁波齐朝圣,一路上有风有雨有雪,有山崩,有孕妇生娃,也有老人死去。全程轻描淡写,没有任何商业影片所渲染的高潮,有的只是一个个不断重复的动作,跪倒,磕头,起来,跪倒......甚至在老人死去的时候也没有见任何一个人表现出过多悲伤,对于俗世中的我们看来未免有些冷漠。可是生与死,在他们看来如此平常,就如四季更迭,所有的事情都是平静,接纳,祝福。

网上翻了下大家对这部影片的看法,发现负面评价还蛮多的,很多人觉得这些朝圣的藏民很愚昧,为什么会去拜一座山?没有去过藏区的人可能大多数很难理解这种信仰。如果你去藏区旅游,会发现全是山,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翻过一个个四五千米的垭口,然后又由河谷或者峡谷连接在一起。藏民生活在这种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和山的关系特别密切,山是他们认识大自然的根源,也是他们一切文化中的基础。同时,藏地所处的深渊峡谷,雪山林立,经常发生各种泥石流雪崩等灾害,因此藏民对雪山有自然的崇拜。再者,高原上星罗棋布的湖泊海子也经常发生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藏民就认为是一种显灵。所以他们对雪山以及大自然有一种特别的敬畏,久而久之,就有了崇拜和信仰,转山就是对这种信仰虔诚的表达方式。直到今天,藏族人仍然深信,转山是为自己为家人求福报的方式,转山也成为诠释藏族文化信仰最好的符号。

生活方式有很多种,没有什么生活方式绝对正确。神山圣湖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朝圣。朝圣的不止是藏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们,以及我们各自的“冈仁波齐”。

小时候一直看不明白《西游记》,为什么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却还要一步一个脚印跟着师傅走到西天。而立之年,多读几遍才能咂摸出一点味道,其实取经就是朝圣,朝圣就是取经。在这个一步一行的路上,经过师徒几人的努力奋斗,大家都有了实质性的变化,比如孙悟空头上的箍不见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纪律挂在心中,就不用戴在表面的箍了。一步一佛,一步一魔;九九八十一难,步步生莲;少了一步,或许就成就不了正果。

藏民的朝圣也一样,1200多公里的路程,一跪一走,无论风雨,俯首前行,信念却丝毫不动摇。影片中妈妈对女儿说:“磕头好,磕头长见识。”朝圣磕头,就是浓缩的人生。

最近的生活持续无序,被动换工作,转租房子,找房子,搬家,寻找生活的方向......无序中有很多猝不及防的暴击以及对未知的恐惧,时时刻刻都在敲打着我,偶尔也会emo也会有对未来的担忧,但总归得一步一步的走,这是属于自己的朝圣路。而我知道无序总有一天要归于有序,而有序又终将会被再次打破,一切都在变化中,宇宙里有什么不是暂时的呢。

调整好心态,勇敢主动的拥抱变化,大胆的往前走!正如影片结尾中如朴树所唱:

能不能 彻底地放开你的手

敢不敢 这么义无反顾坠落

坠入黑暗中

坠入泥土中的海阔天空

就让我 来次透彻心扉的痛

都拿走 让我再次两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过

那个真正的我

他才能够诞生

那才是我

那才是我

那个发光的

那个会飞的

那个顶天立地的

那才是我

......

No fear in my he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