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段素材融合在一起(素材组合的详略得当)(1)

发现、选择典型材料好比采掘“璞玉”,组织安排材料,则如加工“琢磨”。璞玉必须精雕细琢,才能创造出上乘玉器。作文,应合理安排素材,详略得当展风采。如何做到详略得当?我们可以从主题思想、材料特点、所处结构、文体特点、写作对象等角度进行思考。

一、紧扣主题明主次

以表达主题的需要为依据,树立主次意识,安排材料的详略。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是重点材料,详写;此外则是次要材料,略写。记叙文确定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典型事迹与衬托事迹,主要情节与次要情节。议论文要明确主要观点与分论点,写好主要论据,不惜泼墨;善于简要概括事实,以极其简省的笔墨写好次要论据,惜墨如金。

二、紧扣材料明点面

将两段素材融合在一起(素材组合的详略得当)(2)

以材料特点为依据进行剪裁,树立点面意识,安排材料的详略。详写是点,略写是面,点面结合,内容充实。详写材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主题思想,体现文章深度。略写材料,对详写进行必要补充,烘托主要事件与主要人物,与详写材料一起表现主题,突出主题,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全面。叙述事件的材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其开端和结果要略写。写好“点”,突出文章的重点内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把握“面”,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到烘托的作用。详写重点的同时兼顾略写的内容,收到“绿叶映衬红花”之效。议论文中,“点”的材料要写深,直接证明观点;“面”的材料宜求广,体现其普遍意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将两段素材融合在一起(素材组合的详略得当)(3)

三、紧扣文体明繁简

以不同文体的要求为依据,树立繁简意识,安排材料的详略。高考作文一直强化文体意识,“自选文体”“不限文体”不等于没有文体。文体不同,详略也就不同。议论文则要详写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而略写材料的细节,不必强求“人时事地”等记叙的六要素完整性。记叙文要详写人或事,可以略写议论与抒情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详写人略叙事。详写人物的语言、心理、外貌、行动等表现其思想、性格、品质特征。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详记事略描人。详写事情的过程,突出事件的思想意义。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要详绘景略抒情。详细描写景物,在景和物的基础上抒情,做到情景交融。以记叙描写类为主的文章,要详记叙,略写议论与抒情以点明主题。

将两段素材融合在一起(素材组合的详略得当)(4)

四、紧扣结构明疏密

以材料在文本中所处的结构特点为依据,树立疏密意识,安排材料的详略。“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于疏密间体现作品的层次。层次使得文章深刻而丰满。写议论文,观点有正反,论据有详略,论证有疏密。同一则材料可以证明多个观点,同一个观点可以拥有多个材料。在组织行文时,用什么样的论据证明什么样的论点,采用什么方式来证明,都是有讲究的。常用的论证层次是总分总式、正反对照式。记叙文的层次体现在情节的发展上,一般高潮部分是重点所在,而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的安排上,显示着作者的匠心。常见的“凤头猪肚豹尾”,是一个大的层次划分,主体部分(猪肚)还可以再分为几个层次。一般说来,几个段落表达思想内容上的一个层次;有时自然段正好与层次的划分相一致,段落等于层次;个别情况下,段落大于层次,一个段落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高考作文流行五段法,开头点题,中间三段为主体,结尾进行总结。其详略是中间详,两头略。“六字分层法”,则将全文分为六个层次,纵横结合,“点、正、反、深、联、总”,层层深入。其详略分别是:“点”,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提出中心论题,略写,可用四行两段的形式简洁而醒目地开头。“正”,正面举例,进行较为详细地论述。可以就已经选择的角度进行举例,展开联想,勾连材料,排比列举。“反”,反面论述,可以列举实事作为例证,可以提出假设,较略。“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可以采用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换论证、提办法等方法。“联”,紧密联系现实,合理展开议论,体现文章的普遍性,可以简略地联系现实生活甚至自身的实际。“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或者重申论点,或者发出号召,务求简洁有力。

将两段素材融合在一起(素材组合的详略得当)(5)

五、紧扣读者明取舍

以写作对象的特点为依据,树立取舍意识,安排材料的详略。“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要考虑读者对象。高考作文的读者首先是阅卷老师。这个读者群有几个特点值得考生注意:一是学识渊博,二是阅卷繁忙。学识渊博,要求我们运用素材要新颖别致;阅卷繁忙,要求我们表情达意直接明了。体现在素材上,熟悉的素材可舍,新颖的素材宜取;经典的素材宜略,时新的素材宜详;课内的素材宜简,生活的素材可繁。

详写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东拉西扯凑字数,而是要表情达意,展示作者的独特感悟与深入思考。合理组织材料,就要处理好详略关系,紧扣主题明主次,紧扣材料明点面,紧扣文体明繁简,紧扣结构明疏密,紧扣读者明取舍。详写浓墨重彩谱华章,略写言简意丰长精神。

来源:语文报高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