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袁文清公桷①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②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纂录故实③,一未终而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④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⑤焉者也⑥!”
注释- 袁文清公桷(jué):即袁桷,谥文清,元代学官。
- 失:过错,错误。
- 故实:以往的有意义的事实。
- 辄(zhé):总是。
- 甚:过分,过度。
- 焉者也:句末语气词连用,表达更强烈的感情色彩。
袁桷曾经说:“我年轻的时候读书有五个方面的过失:广泛地浏览但是没有什么选择,这样的过错在于涉及面很广却不得要领;向往古人的言行,心中却经常畏惧退缩,不能坚持下去,这样的过错在于变得懦弱,缺乏自信;编写记载以往的事情,一篇文章还没结束就改变最初的想法,这样的过错在于白白辛苦一场却没有成果;看到别人的佳作,自己紧跟着效仿,总是陷入老的套路,落在别人后面,这样的过错在于性急求快反而好高骛远;喜欢读书爱好写作,但是没有打好基础,只是写些肤浅的文章,这样的过错更加严重了!”
文言知识
说“辄”:“辄”的本义是“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亦称“车耳”。
“辄”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 指“总是,每次”。如上文中的“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
- 指“立即,就”。如《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又如,成语“浅尝辄止”。
- 指“独断专行,专权”。如《刘弘传》:“甘受专辄之罪”。又如,“辄代”指“擅自替代”。
上文是元代文学家袁桷总结的学习经验,指出了自己读书时犯过的一些错误。这篇文章选自笔记小说《茶余客话》,由清代乾隆时期的文学家阮葵生所著。
很多历史名人都善于总结经验,形成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来介绍几则古人的读书法。
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陶渊明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读书时十分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是死抠个别字句。
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
顾名思义,这个方法就是读书前先统计书中的总字数,再平均分配到每天,作为每日读书的进度。
欧阳修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总结出这个方法,他曾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
欧阳修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
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
每次读书,只求一点,容易集中深入,彻底攻破一“敌”。就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苏轼在攻读《汉书》时,每次读都带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这样读过几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顾炎武:“三读”读书法
顾炎武的“三读”即复读法、抄读法、游读法。
他给自己规定:每年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
顾炎武读书总要动手抄录,这样即动手又动脑,强化记忆。顾炎武笃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了大规模的游学生活,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
郑板桥:“求精求当”读书法
郑板桥曾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
郑板桥说的“求精”,是指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是指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需要。
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也必须围绕一个内容而多。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
出处清·阮葵生《茶余客话》
启发与借鉴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学习不善于思考,就如同食物没有被消化吸收,只会一无所得。那些学有所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同样一本书,有的人读了不知所云,有的人只记只言片语,而有的人则能吸取精华,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原因就在于有没有进行思考。
学习和思考只有相结合,才能获取书本中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甚至陷入迷茫。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