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她也是一名特殊的人民教师。说她普通,因为她和千千万万的“园丁”一样;说她特殊,因为她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聋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最美教师。

一名小小的园丁(一位特殊的园丁)(1)

姓名:郭庆

人物介绍: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

她说的话:特殊教育需要执着耕耘,恒心坚守。这些做到了,静候花开、实现梦想的时刻也就到了。

1997年9月,郭庆第一次走上了七尺讲台。第一天上课,她用手语满怀激情地向讲台下的聋童们做自我介绍,可是当她说完后,学生们一脸茫然地看着她,他们不理解郭庆说的是什么。郭庆觉得很尴尬……

怎样才能更了解身边的这群孩子?怎样让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多年来,郭庆用她的爱溶解了这群特殊儿童心中的“冰川”。

聋童的哭声笑声和健全孩子没有任何区别,他们的声带、发声器官都是好的,他们不会讲话只是因为他们听不见,听不见不能跟人学习,所以就哑了。聋生没有口语基础,不知道正常的语序是怎样的,所以他们写出的语句都是混乱的。他们无法和健全人交流,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对他们来讲很遥远,他们只能生活在自己封闭的圈子里。

不幸的孩子,苦难的家庭

一名小小的园丁(一位特殊的园丁)(2)

郭庆正在上课

当年,学校安排郭庆带一年级班主任教语文。真正走进这群孩子时,郭庆才知道,耳聋已经很不幸了,但是他们其中还有更不幸的家庭:有的学生兄弟姐妹是聋哑人;有的学生父母也是聋哑人;有的学生父母因孩子残疾而离异了……她所带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位学生的哥哥是聋哑人,有两位学生的妹妹是聋哑人;有一位学生的母亲是聋哑人;有一位学生全家五口都是聋哑人;有一位学生因自己聋哑而父母离异;有一位学生父母双亡和独身的叔叔生活在一起……

面对他们,郭庆第一次深刻理解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的内涵,她的心理沉甸甸,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因为情况比较特殊,孩子们从小就开始住校,2周才能回家一次。于是,郭庆牵着孩子的手,郭庆带他们认识厕所、教室、宿舍,告诉他们红灯亮代表上课,绿灯亮代表下课,教他们洗脸、刷牙、给他们剪指甲、铺床、叠被、打饭……

一名小小的园丁(一位特殊的园丁)(3)

郭庆正在给聋儿上课

学生尚元元被父母遗弃,养父母生下自己的儿子后,全家在外地包工程,把他寄养在别人家。6岁的孩子还是撒娇的年龄,而尚元元却要独立生活了。他连衣服的前后、厚薄都不会区分,深秋了还穿着单衣……郭庆看着很心酸,便让他养父母把他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带给她保管,根据天气变化给尚元元换衣服。

寒来暑往,郭庆记不清多少次给学生盖被子,多少次给他们缝缝补补,多少次帮他们洗衣服,多少次带他们去医院,多少次送他们去车站……

付出在每日每夜、一言一行。当有人问学生“在你们心目中郭老师是怎样一个人”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妈妈一样……”“妈妈……”“像妈妈……”

悉心栽培下 三聋生考入大学

一名小小的园丁(一位特殊的园丁)(4)

郭庆正在给聋儿进行语言训练

郭庆不光关心聋生的生活,还想给他们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的知识、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郭庆业务能力精湛,为了使自己的手语娴熟,她经常对着镜子练习。为使手语能像口语一样表达感情,她要求自己打手语时配合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她用手语给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课文、讲故事,学生非常喜欢。手语成了郭庆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九年的艰苦努力,郭庆所教的孩子毕业了,有3名学生被山东聋人大专班录取,2位学生后来考入南京特师聋人大专班。

聋人能考取大学,非常不容易。看到他们跨入高一级学校深造,郭庆就像看到受伤的雏鹰又飞回了蓝天,非常高兴。

传递正能量 谱写幸福人生

一名小小的园丁(一位特殊的园丁)(5)

郭庆在给聋哑儿童做康复训练

奉献是幸福人生的重要元素。这么多年和残疾孩子打交道,郭庆老师也做了许多公益事业。看到社会上有困难的弱势群体,她总会伸出友爱之手。为残疾家庭捐款,为重病学生捐款,为留守儿童捐款,为利群阳光助学捐款……她自己却舍不得买一件贵一点的衣服。

工作之余,郭庆经常义务到社会上翻译手语。她先后去过派出所、刑警队、汽车站、看守所、法院、公证处、司法局……即使是边远的农村,也是有求必应。碾庄、岔河、新河、官湖、陈楼、车夫山……她几乎跑遍了邳州所有的乡镇。

有人问郭庆,聋生能考取大学,聋儿能学习讲话,真不简单,你是怎么做到的?郭庆说,没有什么好办法,一遍不行,就教十遍;十遍不行,就教二十遍,三十遍……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特殊教育需要执着耕耘,恒心坚守。这些做到了,静候花开、实现梦想的时刻也就到了。

2014年中央视台举办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大型公益活动,郭庆老师荣幸入选,被评为“特别关注乡村教师”,是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转自:微讯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