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专家们时不时就会发现一些资料去佐证历史,或是去否认历史,再或是去质疑历史。

专家们在发现了欧洲(也就是法国与梵蒂冈)存留的伊尔汗国遗墨后,又一次对历史产生了质疑:难道伊朗曾经是我国的一个省?

是什么让专家们有了这样的怀疑呢?

就是这封特殊的国书!

伊朗历史公元306年(在法国发现波斯国书)(1)

这封国书上,有十个汉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十个汉字是:"真命皇帝天顺万事之宝"。但也有人将十个字连贯成:"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还有人将其写作:"真命皇帝至顺万夷之宝"。

都说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这话是一点都不假,这十个字,换换顺序,意思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因此,专家们就翻译一事,便忍不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而笔者认为,这十个字,应该是"真命皇帝天顺万事之宝"。为什么呢?因为历史!

伊朗历史公元306年(在法国发现波斯国书)(2)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称帝,颁布了《皇帝登宝位诏》诏书。随后,他任命郝经为使者,带着国书,出使南宋。而这封国书,是用汉语写的,并且开头的自称就是:"大蒙古国皇帝",在文中他还用了""这个字做自称。

众所周知,"皇帝"、"朕"这些词语,都是中华传统用词,由此可见,忽必烈也是认为自己是中华一员。可笑的是,现在网络上还有很多躲在屏幕后的无知者,认为"元清不是中国",似乎觉得这样,就能表现自己厉害,表现自己真的爱国一般,殊不知,这一行为是多么可笑、幼稚的行为。

伊朗历史公元306年(在法国发现波斯国书)(3)

言归正传,忽必烈在派人出使了南宋后,也没有忘记和欧洲打交道。

正因如此,法国巴黎博物馆中,才能找到这封印有"真命皇帝天顺万事之宝"的特殊国书。这是当时法王腓力四世接见伊尔汗国的君主完者都汗派去的波斯使者时,收到的国书。

伊尔汗国,当时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

公元1251年,旭烈兀带着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蒙古大军所向披靡,一路打到了叙利亚一代,将这一片地方纳入版图。

伊朗历史公元306年(在法国发现波斯国书)(4)

蒙古大军步步高歌,旭烈兀更是信心百倍,想要乘胜追击,攻打埃及的马穆鲁克国。但就在这时,蒙哥汗死在四川的消息传了过来,旭烈兀不得已,鸣金收兵。

其后,忽必烈想要夺得汗位,与弟弟阿里不哥进行了争斗。不过,忽必烈重用汉臣,重视汉文化,因而支持者不多。忽必烈想要坐上汗位,自然要想方设法拉拢人。为了能得到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忽必烈很是慷慨地将波斯,以及两河流域分给了旭烈兀,并给了旭烈兀高度自由权,帮其建立伊尔汗国。

伊朗历史公元306年(在法国发现波斯国书)(5)

之后,元世祖忽必烈登基称帝,将伊尔汗国看做重要藩国,十分重视,甚至特意颁发了印章,表示看重。这种手段,是古代帝王们处理藩国关系时,常用的方式的之一。

令人惊讶的是,忽必烈颁布的印章,上面居然用的是汉字。根据1279年阿八哈汗颁布的敕令看,这个印章上面,印的应该是"辅国安民之宝"这几个字。

伊朗历史公元306年(在法国发现波斯国书)(6)

之后,只要出现了新的伊尔汗王,元朝都会不吝啬地颁布一个新印章,既是恭贺,又是一种认可。将心比心,元朝重视伊尔汗国,伊尔汗国也将元朝当做宗主国对待,紧跟元朝的指令的行事。因此,每任伊尔汗都会学习蒙古文、汉文、波斯文、阿拉伯文。

因此,伊尔汗国其实不能算是真正独立的国家,而是高度独立的藩国,其汗王就相当于是位蒙古王爷,并非真正的君王。

正因有这样的特殊关系,所以第七代伊尔汗合赞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国书上,盖有着"王府定国理民之宝"这几个字,这是伊尔汗对自己身份的表示,他们也认可自己是王爷的身份。

伊朗历史公元306年(在法国发现波斯国书)(7)

这种种历史,让蒙古史权威格鲁塞表示:"元朝时期,中国的疆域,不仅仅包含中原和蒙古,从伊朗到如今的伊拉克,都算是其领土,其地位,和一个省市相同。"

综上,笔者想说,那些还在说"元清非中国"的人,真的可以闭嘴了,这样的说法,不仅不利于民族团结,还会让亲者痛仇者快。历史离我们很遥远,也离我们很近,所以别有用心的人,总是能够利用历史,制造一些事端。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历史,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造谣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