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些关于学习的困惑:知道学习很重要,但无法坚持,怎么办?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了,怎么办?很少将学到的东西运用起来,仿佛学习和实际是两码事?以下,笔者将为大家解答: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问题1:无法坚持
原因:大脑是愚蠢的重复者(基底神经节)与聪明的管理者(前额皮层)的结合体。基底神经节:按照习惯重复行为,节省精力和认知资源。前额皮层:控制我们想做和不想做什么,可监控重复行为,消耗精力和认知资源。需要坚持的事情会消耗精力和认知资源,让我们感到疲惫,所以内心会抗拒。
策略:将想做的事(比如学习),培养成习惯,具体方法可参考我的文章《优秀,本来就像洗脸刷牙一样简单:如何培养习惯,走向优秀?》。
问题2:学了又忘
原因:生理特征本身导致的遗忘,大脑本就是一个“不靠谱的存储器”,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查看遗忘曲线。
策略:一是要明白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不要遇到什么知识都想着要记下来,这是不现实的;二是根据人的生理特征(遗忘曲线),针对性地不断重复(*注意:这里的重复不是指每天都拿出来看一遍,就算背得滚瓜烂熟也可能会出现第三种问题)。
问题3:不会应用
原因:
解释性深度错觉(由认知神经科学家Frank Keil提出)——以为自己懂了,但实际上并不懂,所以不会应用。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脑非常“懒惰”,它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精力和认知资源。它面对熟悉的事物时,就不会过多思考;而不熟悉的事物才能引起注意力和高度警觉。
“懒惰”的大脑,对于熟悉程度的判断,依赖于“信息量”的多少,这些信息量可能来自于情景记忆(比如我在星巴克看了一本书,当时天气很热、空调很足)、反复阅读(很多人期望通过反复阅读记住信息),所以大脑会认为“这些知识很熟悉”,让人产生一种“我懂了”的错觉(毕竟产生这种错觉比真正思考、内化知识要容易得多)。
策略:现在我们正式进入主题,通过4种知识分类、1个知识体系来实现「高效学习」。
01「高效学习」的知识体系
02 学习目的
先来做个小游戏:看看下面这张图,你能记住什么?
如果我先问你图上有几只猪,再让你看这张图,是不是马上就记住了呢。(本来想用一段文字作为例子,但是文字太多太烧脑,图片比较简单粗暴、易于理解……)
如果目的是【确定猪的数量】,那么你很快能获得想要的信息。类似的,如果带着目的学习,也能更快地学会你想要的知识。
学习目的一般包括两大类:兴趣和需求。
常见的一些学习目的:解决某个问题,或者搭建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
学习目的不同,学习策略也会不同,这会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本文所说的“学习”,不仅仅是课业外、工作外的学习,学业和工作本身,都是一种“学习”。
03 四种知识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将知识分为四大类:
1. 事实性知识
【定义】独立的知识点,学习者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某个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举例】碳元素、地球半径
【学习策略】认知里有这个知识即可。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如今网络如此发达,我们不必消耗认知资源去记住某些东西,比如:我知道“地球半径”这个知识点,但不必去记住它的准确数值,需要的时候百度一下就可以了。
2. 概念性知识
【定义】较为概括性、组织性的结构化知识。
【举例】更复杂的名词概念(地球、区块链、AI),理论模型(营销4P、马斯洛需求理论),原则(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学习策略】深入学习:knowing →doing→being
(备注:“knowing →doing→being”模型来自邱昭良学者;“DIKIWI”模型及图片来自网络)
【小技巧】将“knowing”制作成模板,每次学习概念性知识时可套用模板。
下图是我学习“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时做的笔记:
图中黄底黑字就是我的一个模板,调用模板能节省认知资源(不必每次学习时都去想我要从哪几个方面思考)。
【注意】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并没有完全的界限,比如:“碳水化合物”可以作为一个事实性知识,但是深入去剖析它时,比如它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之类的,就变成了一个概念性知识,分类取决于你的学习目的。
3. 程序性知识
【定义】关于如何做某事的一套程序或步骤。
【举例】需求方案产出流程、项目管理流程。
【学习策略】自行提炼 结合理论 观察他人。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经验和能力之间,只差一个「复盘」》,就是将我自己在工作中总结的复盘流程 PDCA 库伯学习圈而产出的属于自己的关于“复盘”的方法论。“如何复盘”就是一套程序性知识。
4. 元认知
【定义】对认知的认知,即从更高层次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举例】
- 反思: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维/想法/情绪?它是对的吗?如果不对,我如何改进?
- 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学习策略】
元认知常见的训练方法:冥想、反思、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比如某个爱好)。
网上有很多相关资讯,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04 知识体系
1. 知识体系是什么?
【定义】有同一目标的若干个关联知识的集合。
【表现形式】思维导图、流程图、概念图等。
前文已经介绍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实它们都算是“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就像是一片森林,而每个知识点就像是一棵树木。
我们可以根据一个知识点向上拓展其广度(纵览整个森林),也可以向下挖掘其深度(研究单个树木),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举例】
下图是我工作中总结的【需求流程】的知识体系部分截图:
其中知识点【2.1明确提出方的核心需求】:
- 向上拓展广度,那么这个知识点属于【2.需求分析】,【2.需求分析】又属于更大的一个知识体系【需求流程】。
- 向下挖掘深度,那么我们可以从表层需求、利益出发点、真正需求三个层面分析,所以【2.1明确提出方的核心需求】这个知识点本身也是一个知识体系(我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阐述这个知识点,详见《正确定义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一百倍》)。
2. 为什么要搭建知识体系?
1)有利于大脑建立更有效的突触连接:每个人大脑中突触数量和连接方式不同,所以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效率都不一样。知识体系能帮助大脑建立更有效的突触连接,使加工信息更高效。
2)解决信息零散导致的“信息缺失错觉”和“信息过载”
- 信息缺失错觉:没有体系化学习可能导致学了很多也觉得不够,因为学的都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这些点是无穷无尽的。
- 信息过载:学的太多,信息量太大,记不住也不会运用
3)针对性查漏补缺有了体系就有了方向,可避免在同一个知识点上打转,也可结合自身情况针对性查漏补缺,从而全方位培养能力
3. 如何搭建知识体系?
必备的底层思维:结构化思维
如果缺失这个能力,可能无法辨别体系背后的组织逻辑、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优化变通。
结构化思维的学习攻略可参考我的文章(《自上而下》《从下往上》);其他学习资料若是需要也可以留言,我会推荐一些相关内容。
搭建知识体系的常见误区:
- 靠直觉/靠自信搭建(我们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 完美主义,觉得框架没有搭建好、没有准备好,迟迟不进入踏实的学习(然而事实上,几乎不会存在所谓的“准备好”)
- 生搬硬套不会变通(这也是一种“偷懒”)
搭建步骤:
1)明确学习目的。
2)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搭建关于学习目的的知识体系。
- 直接经验:复盘、自行提炼。
- 间接经验:请教有经验的同行/专家、在百度/知乎/专业网站搜索、阅读该领域的经典书籍。
3)应用、优化和循环
应用:前几次可以完全生搬硬套,因为一开始你无法确定是你的问题还是框架本身的问题。生搬硬套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发现现实的多变性和框架本身的局限性。
优化:通过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对体系本身提出质疑和改进。
理论层面上,哪些点可以优化?哪些点可以删除?是否缺失了某些关键点?和其他体系是否可联系、可整合?
应用层面上,适用的场景和不适用的场景分别有哪些?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
循环:在“应用→优化”的循环中,不断补充、扩大、优化知识体系,沉淀出属于自己的方法论。
05 栗子:工作中的三种知识体系
1. 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体系
按工作流程搭建知识体系,是大多数人最容易掌握的知识体系。
此体系要求从日常工作流程中做更高层次的抽象,使其更加普适化。
比如:上文中我举例的“需求流程”,就是我整理的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体系。此体系来源于一个实际的需求,但是经过高层次抽象后,此体系同样适用于其他需求。
基于此体系,我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比如:体系中有一个点是“竞品分析”,我可以通过产品经理社区、相关书籍等渠道学习如何做好竞品分析,再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完善我的“需求流程”知识体系。
2. 基于业务领域的知识体系
就产品经理而言,业务领域的知识体系包含两大类:
1)产品相关
2)业务相关
以一个消费金融的产品经理为例:
【产品相关】下图为产品经理的能力图谱(百度上随便找的,并不是很严谨……)
【业务相关】下图为P2P领域消费金融的业务模型(截图来自ppmoney官网)
对于其他职业,同样可以找到基于业务领域的知识体系。来源有询问专家、查阅相关书籍等等,前文搭建知识体系时已有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3. 基于职业目标的能力体系
能力体系基于前两种知识体系,补充了个人素质、通用能力等相关部分(比如:性格特征、思维能力、沟通能力)。
两种职业能力体系:
- 立足当下:针对当前职位,根据职位要求构建能力体系(比如跳槽或转行时就迫切需要此体……)
- 面向未来:随着目标职位改变或者职位晋升,逐步优化能力体系,使其更完整、更具备迁移性。
能力体系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获取:公司对当前职位的要求、招聘信息、咨询等。
举个栗子,下图是腾讯的产品运营能力标准(图片来自同行)。
有了能力体系,就有了方向,可以针对各个能力项制定提能计划(这种模板网上有很多类似的,可以自行挑选并优化)。
06 结语
大到一个行业,小到一篇文章,它们都有体系可循。
通过知识体系,我们能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形成更完整的认知。
作者:苒苒上升,互联网金融产品经理,就职于3亿用户平台,苒苒上升,输出干货包括但不限于成长秘诀、产品心经。
本文由@苒苒上升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