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1)

文:潇湘客下

图:网络整理

很多人在高中时代,都会对入选教科书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当中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印象深刻。

当时读了此句,只是觉得文辞中所表达的情感直戳心坎,但并没有工夫细细探究:

为什么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会让人产生共鸣,乃至引发网络上这么多人议论纷纷呢?

01 《项脊轩志》的创作背景

《项脊轩志》作者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生于1507年(正德元年),卒于1571年(隆庆五年),享年65岁。归有光还在世时,就已经有“今之欧阳修”的美誉,他的散文被后人称为“明文第一”。

归有光:郁郁不得志的生平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2)

尽管归有光活了65岁,和古代文人的平均寿命相比,不算短命,但其毕生一大半时间其实都是不得志的。虽然在世的时候,他就“纵论文史,谈经说道,子弟满门”,被学者们尊称为“震川先生”(震川是其别号),但家道中落、亲人早亡、屡次科举落第的遭遇,却是他一生的遗憾,正如他在《寒花葬志》里面所说的:“命也夫!”

归有光生于苏州府昆山县,家里算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了,可惜家道中落,到了父亲那一代,家境败落得更为彻底,他的父亲已经沦为县里面的穷秀才。而母亲的早死(年仅25岁),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当时归有光也只有8岁,其心境遭遇可想而知。

年少的归有光因为家里的遭遇,很早就知道:必须发奋读书,考取功名,才能摆脱困苦,重振祖业。

幸好他天资聪颖,9岁就能写文章了,10岁时还洋洋洒洒,写了篇千余言的《乞醯(xī)论》。14岁后,归有光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并在20岁考得童子试第一名。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3)

归有光10岁作文《乞醯论》(片段)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4)

《乞醯论》(片段)

“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 的归有光,本以为在接下来的乡试中会大放异彩,可惜天不遂人愿。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他五上南京,五次落榜,到了35岁,才考中举人。期间经历了什么?娶了发妻魏氏,才恩爱5年,妻子就亡故了

之后,归有光凭借自己的文章,被世人推崇为“昆山三绝”之一,开始声名远播。本以为接下来的进士考试会很顺利了,谁知道等来的又是名落孙山的消息。

随后,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归有光都不曾缺席,但结果是“八上春官不第”,即一连考了八次,都没能考上。到了第九次考试,他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而此时,他已不再是踌躇满志的少年,而是成为了一个60岁的糟老头(和蒲松龄何其相似)。

归有光曾在《项脊轩志》里面写和祖母的往事: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这段话写于早年,但自己年少时立下的誓愿,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才能完成,这时候对他期待甚高的长辈们都不在了,也许晚年的归有光,才是真正的“长号不自禁”吧。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5)

在这不断循环失败的仕途中,43岁,他最心爱的长子去世;44岁,第二任妻子王氏又接着和他阴阳相隔。

后来他到了长兴当知县,因为为官刚正不阿,得罪了当地豪门,又被贬到了顺德府当闲差。最终,他好不容易拨开云雾见天日,升迁到朝廷内阁当文学侍从,自己却又身染重病,没多久便去世了。

《项脊轩志》的写作始末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6)

根据《项脊轩志》原文“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项脊轩志是分两段时间写就的,并不是一气呵成。

但有人会对文中提到的“吾妻”所指有疑问。归有光一生共娶过三个妻子,发妻是魏氏;魏氏去世后,又娶了王氏;王氏操劳而死,最后一任妻子是费氏。

那么,文中提到的妻子到底指代谁呢?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7)

归有光生卒年及和《项脊轩志》相关事件

史书上关于归有光最后一任妻子费氏的记载甚少。但魏氏陪伴了归有光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近20年),所以文中提到的自当不是指代费氏。

《震川先生集》卷二十五《请敕命事略》记载:“先妻魏氏,光禄寺典簿庠之女,太常卿谥恭简公校之从女也。嘉靖七年来归,十二年卒于病。为人甘澹薄,亲自操作。”

也就是说,魏氏也他相处了6年的时间。

“继配王氏,宋太师王文正公之二十二世孙,家道中衰,早孤,母育之甚勤,年十八来归。生于正德十三年,卒于嘉靖三十年。”

也就是说,王氏和他相处了17年时间。

根据《项脊轩志》描写:“其后六年,吾妻死”,我们可以确定,归有光文中提到的妻子,就是和他相处了6年的发妻魏氏。

现在,有人误认为《项脊轩志》里面提到的妻子是指“王氏”,进而以此批评归有光对发妻魏氏薄情,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因为直到《项脊轩志》完成后的第四年,归有光才续娶了王氏。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8)

网友对归有光的多情进行调侃

如此,《项脊轩志》所写也就一目了然:归有光在18岁时,对旧“阁子”项脊轩修葺了一番,并于阁内读书,记录了自己读书时候的所见所闻。随后过了5年,魏氏嫁到归家;再过6年,魏氏生病去世。归有光睹物思人,于是修补了当初写的《项脊轩志》,抒发世事无常的感慨。

02 “今已亭亭如盖矣”深入人心的原因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9)

其实,《项脊轩志》中感人的不独有“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如描写自己母亲哺乳姊姊的情形: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于日常细节处发掘人的真情实感,是归有光散文最为突出的特点。难怪黄宗羲读了他的文章后会说:“予读震川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往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精神,长留天垠。”

但是,以上说到母亲关心姊姊的一句“儿寒乎?欲食乎?”,是要依靠上下文的语境,才能使人理解并产生共鸣。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就算是脱离了整篇文章,拿来细细品尝,也一样不会影响人们对它的欣赏。

“今已亭亭如盖矣”,到底为何有如此的魅力?

从文学角度分析:一静一动,强烈的视觉拉扯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10)

首先说“亭亭如盖”,这里是个比喻句,将庭前的枇杷树,比作了高高拱起的伞盖(或者是车盖),说明了枇杷树生命力非常旺盛。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当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由此可见,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将“树”之旺盛和“车盖”之蓬勃联系在了一起。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11)

旧时贵族用的“华盖”

而庭前的枇杷树,正是妻子魏氏病逝的那一年亲手种植的,那就和魏氏本人有了紧密的关联。可是现在,昔人已作古,已经永远地沉寂了,而与她相关联的枇杷树,却越长越旺盛,树冠都长成了车盖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用“亭亭”两个叠字,形象地写出了枇杷树蓬勃的生命力。

最终,这一静(妻之死)一动(树之生长)之间,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拉扯感,让人读来触目惊心。

如果我们试着替换意象,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改为“庭中有垣墙,吾妻死之年所手砌也,而今破败不堪矣”,则不会有这样的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妻子魏氏的死,和断瓦残垣,都是属于同向(趋向于败亡)且静态的(断瓦残垣也不再具备进一步的破坏力),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和拉扯。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多数人认可的“情感纽带”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12)

有人曾说:“死亡结束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而不是两个人的关系。”

而这个并没有随着死亡而结束的“关系”,是要通过“持续的纽带”来进行维系的。

所谓持续的纽带,根据《Continuing BONDS》一书(作者Klass,Dennis;Silverman,Phyllis Rolfe;Nickman,Steven L.),指的是一个人与逝去的家人或朋友保持一种持续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可以是无形的(如以思念的形式),也可以是有形的(如以文字纪念的形式)。

通过“持续的纽带”,虽然亲人逝去了,可人们感觉彼此之间的关系仍然可以持续。其实这种对死亡的认知方式,是有利于弱化人们对丧失与哀恸(loss and grief)的负面情绪、并减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的。很多人都会如此安慰自己:“亲人虽然已经亡故,可ta永远活在我心中。”这就是“持续的纽带”的情感疗伤作用。

早期的心理咨询专家普遍认为,人们在面对丧失和哀恸(loss and grief)的时候,需要切断彼此之间“持续的纽带”。如弗洛伊德说:“应当把自己从与逝去亲人的这段约束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逐渐适应一个没有对方的新的生活,并最终学会在生活中和其他人建立新的关系。”

弗洛伊德的意思是,只有跳脱与已故亲人的所有关系,才能够从悲伤中解脱出来。可是这一点就连弗洛伊德本人也没法做到;在女儿离世9年后,他依然难掩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思念。

所以,这种“持续的纽带”对活着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13)

而《项脊轩志》中庭前的枇杷树,就是归有光和亡故的魏氏之间“持续的纽带”。文中将“枇杷树”作为“持续的纽带”,对所有读者,包括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的中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很容易就发生移情的作用,将自己的遭遇代入其中,从而引起共鸣。

人们之所以容易对落叶、流水、花草、树木移情,是因为它们是生活中最常见,也是一年四季变化最明显的物事。

这也难怪,当读者看到“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时,会“长号不自禁”了。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气助词和元音发音口形的巧妙运用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14)

有人曾说,将司马迁《史记》中的语气助词“也”“矣”“哉”等全部去掉,虽然不会影响总体的意思表达,但整部书将会失去很多光彩,甚至不能称之为“无韵之离骚”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将《项脊轩志》最后一句的语气助词“也”和“矣”去掉,会是这样: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

这么读来,就少了许多词意之间的缠绵悱恻。原因在于:这里少了语气助词的情感表达作用

所谓语气助词,顾名思义,就是放在句子当中表达说话者的语气和情感的。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1900-1986)认为:“西洋语言的语气是由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的,汉语的语气是由句末的虚词来表示的。这种虚词所表示的不是一个动词的语气,而是全句的语气。”

虽然语气助词在字面上没有实际意义,但却又能通过一两个字,巧妙地将作者的情绪表达出来。

这些语气助词大部分源于日常生活:随着情绪的变化,人们不自觉就会发出这样那样的声音,最终被凝固成了拟声词。仔细琢磨还未学会语言的小孩子的哭声,我们就能听出当中有很多和语气助词相似的发音:ie(也),i(矣),wu呜,hu(呼)等等。这说明,语气助词不独用来断句,从一开始它就有表达情绪的作用。

所以,如果《项脊轩志》的最后一句没有“也”和“矣”的字眼,其实是很难起到共鸣的效果的。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也”,有陈述事实、表达肯定语气的作用;“今已亭亭如盖矣”中的“矣”,表达的则是对既定的事实的一种无奈、无力感。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15)

这里顺带说一句,《三国演义》中刘备听到关羽的死讯时,“大叫一声,哭绝于地”;而听到张飞的死讯时,只不过说了四个字:三弟休矣。有人以此判断刘备对张飞的死毫不在意。其实,陈寿的《三国志》原文提到刘备听到张飞死讯时,是这样说的:“噫!飞死矣!”连用了两个语气助词:噫、矣,其实当中表达的意外、痛心、后悔和无奈之情已经溢于言表,哪里能得出刘备毫不在意的结论呢?

“yi”(矣)这个发音,经常会出现在戏曲当中,演唱的人拖着长音,在这个过程中唱腔千回百转,演绎出人的丰富情感。其实,戏曲、歌曲当中,借助单元音延长发音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如《弥渡山歌》:

咿(yi)……

哪……

山对山来崖对崖,蜜蜂采花深山里来

蜜蜂本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

除了语气助词的作用外,用元音发音口形的迥异,产生鲜明对比,也是归有光的名句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今已亭亭如盖矣”后两字“盖(gai)”和矣(yi),其韵母“ai”属于开口呼,读的时候需要将嘴巴张得比较大;而“i”则属于齐齿呼,读的时候上下齿要对齐,嘴巴是呈扁状的。在张大嘴巴,随即又扁嘴的急促变化中,嘴巴的肌肉是要大幅度牵扯变化的,而人生的起落浮沉也就显露无遗。这一点,和前面说的用“动”和“静”进行视觉拉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盖”字属于去声,读起来语气比较重,容易起到强调的作用。如果换成“今已亭亭如伞矣”,伞属于上声,语气比较轻缓,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效果了。当然,这些字眼现代发音会和古音会有区别,这里就权当属于现代人的加分项罢。


归有光文坛地位 今已亭亭如盖矣(16)

总之,“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之所以能够脱离文章语境,引发许多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奇句,和此句的文学手法、心理剖析、语音组合是分不开的。正是各种技巧不谋而合,巧夺天工,才使得《项脊轩志》具有了历几百年而不衰的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