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童年创伤,并不是偶像剧里演的那样简单。”(以下会涉及剧透及创伤情节。)
最近很多人都在追一部名为《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的韩剧,名字读起来很拗口,但弄明白后意思也很简单:讲精神病患者的。
它还有一层引申,讲述在精神病患者背后的没有穿病号服的病患。
男女主,世界上的一对病人。
女主角高文英是一个著名的童话作家,她有反社会人格,所以她笔下的童话都是暗黑风。当高文英到精神病院为患者读书时,你看她是这样解读“童话”的:
《美人鱼》,勾搭订婚的男人就会遭天谴。
《丑小鸭》,给别人养孩子就是白忙活。
她的童话书,不是《吃着噩梦长大的男孩》,就是《丧尸小孩》。
这不是肤浅,而是视角不同。高文英认为童话的本质就是残忍幻想,她的童话是为让人认清现实的残酷。
生活中的她六亲凋零,冷如顽石,尚在世的父亲住在精神病院她没有看过一次,只在事业危机时想到可以做秀。她唯一热血的地方是脑子——容易暴起伤人。
男主角文康泰是精神病院的护工,他告诉高文英:当你感觉到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双臂在胸前X形交叉,轮流轻拍两边肩膀。
文康泰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高文英形容他“笑起来像小丑”,因为眼神悲伤,嘴角却在微笑。其实文康泰熟读人脸微表情,做这些只为让自闭症的哥哥通过表情判断自己是快乐的。生活里他和哥哥相依为命,赚钱、养家、收拾一切烂摊子。
他们认识后对对方的评价是:“天生坏掉的人”和“伪善者”。
高文英说文康泰是伪善者,没有错,因为哥哥是他无法选择的宿命,碍于人格、血缘、亲情他都逃脱不了。当他动摇的时候也曾像孩子一样说,“哥,我真的有你就足够了。”
“伪善”的深层次是文康泰的不甘心,因为他从小就被母亲告知“你只要好好照顾哥哥就行,妈妈就是为了这样才生了你。”妈妈更爱哥哥,他一直是被轻视、被忽略的孩子。
因为没有得到过完整的母爱,被当做哥哥的附属品一样对待,他的痛苦从童年持续到了成人。在哥哥背后,文康泰身穿护士服,却是那个心中有病的人。
同样的,高文英一直生活在双亲的阴影里,儿时的恐怖记忆一次一次让她梦魇。母亲像魔女一样对她说,“你是我一手打造的精致物品。”父亲好几次尝试要掐脖子,将她掐死。而高文英,像与恶龙缠斗的少女,终将也变为恶龙。
其实他们就是世界上没有穿病号服的人,站在爸爸、妈妈、哥哥这样的患者背后。他们是童年创伤的受害者。
片中有一个情节,高文英对文康泰说,“我看得出来,你需要被爱。”摸了摸他的头。
下一秒镜头就变为了童年的文康泰与高文英对坐,眼中闪烁着希望。
童年创伤,往往与父母有关。
议员的小儿子敏锡患有狂躁症暴露癖,在父亲竞选期间他到公共场合裸露身体,被带进了精神病院。
为缓解他的病情,高文英带着他大闹了议员的拉票会,敏锡在舞台上说出了内心的痛苦:我只是天生脑子不好使,他却总是把我当透明人。所以上蹿下跳发疯闹事,只是希望他能看看我。结果闹着闹着我就真的疯了。
在一旁的全家人视他为污点,依然没有人想过来看他一眼。最后哭泣的母亲走近对他又打又骂,后悔生出这样的孩子。可是对于敏锡来说,只有被打的这一巴掌,才让他觉得是“被爱着”的。
之后议员到精神病院追责的时候和文康泰发生了冲突,他说,“孩子就是父母有需要才生的,不需要派不上一点用场的孩子。”“韩国有那么多精神病院,我总可以把他关到死。”
无论是高文英、文康泰还是敏锡,他们都没有受到父母平等的爱和关注,遭受了爱的凌迟。当父母离开了,或断绝关系了,在这道创伤里只剩下了童年的自己。
高文英在《丧尸小孩》里讲的故事就是,父母付出了全部,却不知其为何饥饿。
在偶像剧里,男主角或者女主角性格里的“创伤”会被设定为“拯救”的条件。
《漂亮的李慧珍》里,男主角白皓宇患有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TSD),害怕雨天。某一天他在雨天开车出门后心态失常,竟然坐在雨中失神地淋雨。女主角从旁路过,在如何叫喊都唤不回他的情况下,用音乐为他纾解。他终于放轻松了。
白皓宇的心结是什么?童年时妈妈为他过马路买吃的,不幸出了车祸丧命,当时就是下雨天。
在《美丽的秘密》里,女主角姜美丽患有幽闭恐惧症。因为幽闭恐惧症,即便她在送外卖的时候,都不会选择乘坐电梯。这份心理阴影来自被母亲抛弃后,年幼的她独自一人去乘坐电梯。
电视剧里,因为被记者们围堵进电梯拍照,姜美丽在过度紧张下发生了“过呼吸”。编剧安排了男主角关毅来英雄救美,但在他找不到纸袋的情况下,甚至对姜美丽进行了人工呼吸。
可见偶像剧中关于“童年创伤”的设定并不在少数,但描写清浅,使我们没有记住那份恐惧,反而记住了被另一个人拯救的浪漫。这导致很多人无法正确地认知发生在自己或其他人身上的创伤,更不知它是什么、为什么、如何治愈。
实际上生活里,太多的心理创伤是有迹可循的,缺少的正是对爱的珍视和启迪。《隐秘的角落》的导演辛爽,把“献给童年”四个字打在公屏上。我们分析朱朝阳的原生家庭,发现母亲控制欲强,父亲再婚后重心全在妹妹身上,这些压抑让他扭曲。
如果来得及,朝阳必不会东升。
比方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会有肌肤饥渴症(偶像剧里也有这样的设定),很大是由于幼年时期,缺少父母的爱抚。
“高考时老师都会抱抱每一个学生说加油,我和老师抱抱的时候,对她所有的讨厌都在一瞬间涣然冰释。”
“我很奇怪人类没有其他人的温度要怎么活下去。甚至会鬼使神差地摸摸路边的自动售货机。”(来自 知乎匿名用户)
比方亲密关系恐惧症,即我们常说的“我喜欢一个人,但这个人真的喜欢了我,我反而对维系关系无能为力”,因为亲密会引发恐惧感继而启动防御机制。
“这样的行为可能是因为在早年的亲子关系里,有大量未被处理的创伤,未与父母建立过真正的情感链接和理解,以至于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来自 知乎用户daphne)
当创伤被美化过后,我们会越来越难以认识到它本来的样子,被旁人真正理解的难度亦会增加。像《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这样的剧,将伤口撕开,或许才能还原它本来的面貌;才能真正传递,遇到互相理解的人是多么珍贵。
更重要的是,生活并不像偶像剧,一定会出现一个人与你互相治愈。在那之前,更需要自己好起来,学习办法去治愈自己。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无论幸或不幸,都一定要痊愈。
图片来源
豆瓣 / 新浪微博
▽
时尚COSMO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不要等待被治愈
因为治愈你的人只能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