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半日活动观察内容(幼儿园半日观察)(1)

家宝目前暂住老家读幼儿园,一座小城,非常美丽。

早上每每催着去上学,天天的不情愿,“幼儿园光上课。”

好吧,咱们换个光玩的幼儿园。

找到了这座小城名气最好的私立幼儿园,学校答应我去小班教室旁听半天,只有旁听才能拥有感受。

如约9点进园,第一节课是汉字学习,小椅子上坐成两排。电视屏幕了“善”。这么复杂的字,教给小班3-4岁孩子?还有“怕”,“态”等。大部分孩子都能读得出来。后来这个班的老师跟我说,现在是集训,每个月都要学70多个汉字,每天新字5个。且不说教学枯燥,三四岁也不应该学习认识汉字吧。脑袋填满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如何发挥?

下课后是孩子们的喝水时间,可能是我凝重的表情吸引了一个小男孩,他走过来对我说,“阿姨,你生气了吗?”多么敏感的孩子!不过,我当时并没特别注意他。只想着小班的孩子就要认字,不对路。

接着是加餐时间,今天是橘子,保育员剥好后放到盆里。一个孩子走到老师身边,“我不想吃橘子,吃橘子上火”,这个孩子个子很高但发音不准,伸舌卷舌不分,跟家宝一样。老师以一种她觉得很好玩的方式回答了他,就是学着他的发音。我希望这个孩子不要去在乎。不过对于家宝敏感的神经,他肯定听得出来语气所潜藏的含义。

孩子们每个人都领到一个橘子,坐到排成两排的小椅子上。有个孩子告状,“老师,他开始吃了”。我疑惑,难道还不能吃吗?“现在不能吃,要一起吃”。军训吗?我自思忖。约莫三分钟老师下命令了“现在开始吃”。突听孩子们的集体声“老师老师,辛苦了!“说完开始吃起来。这时,油盐酱醋好像都到了我的胃里,怎么这么难受呢!

吃橘子的时候,两排,男女生各一排,女生9个,男生14个。

正巧保育员坐到我旁边,既然心里沉闷跟她聊聊也不错。别的班也是男生多女生少,哈哈,看来要抓紧定个娃娃亲了。

保育员继续,“你看,那个孩子有个毛病,吃手,他妈妈也没办法,说让老师想办法,把这个毛病改掉,很快,还真改掉了。他妈妈很开心,终于不吃手了”,保育员很愉快地说着。“怎么改掉的呢?”“辣椒呀!”。本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沉默三秒后还是忍不住追问,“通过什么方式啊?”“放一盆辣椒油,吃手就要吃辣椒,孩子不能吃辣椒啊,赶紧说不吃辣椒”。好吧,回想家宝吃手的习惯,我真是个无能的妈妈,用了差不多10个月的时间才帮他改掉,既要考虑他心理不受影响,又要以温柔不强迫的方式,还要找合适的机会。

继续说吃橘子,相信很多幼儿园都会跟家长说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师,我吃不完了”,“扔垃圾篓”。最后,垃圾篓上面一层都是孩子们吃不完的橘子,完整的橘子瓣,好可惜!幼儿期孩子的学习模仿能力强啊!

然后去外面做操,15分钟,回来后孩子们开始脱外套,保育员很自豪的跟我说,孩子们都会叠衣服。只见有的女孩子把外套放在地上特别仔细的叠起来,男孩子呢,有一两个拿着脱下来的外套开始转圈圈,大部分呢放到地上拖起地来。男孩女孩真的不一样诶,孩子天性的部分释放。

收拾好衣服,开始游戏时间,孩子们很自由玩的很开心,大概十几分钟。要上下节课了,孩子们意犹未尽,有的爱说话的孩子要求还要玩。游戏过程中,这个孩子终于让我注意到了,他游离于集体游戏中的孩子们,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似看非看的,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老师把他手里的书拿过来,他过了一会又去拿了一本书,仍然在孩子们的外围“游荡”,好像正在发生的事和他没关系。这个小男孩帅气白净。我开始特别关注他,因为他和家宝很相似。家宝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也总说这孩子老是游离于孩子们之外。

孩子们都坐到电视屏幕前面的两排椅子上。那个帅气的小男孩还站在周围,好像“不知所措”,他在想他自己的事情。老师拉过来一个小椅子,让这个小男孩坐在了第三排。孩子们开始数数,从100数到150,好大啊,都能数到100以上了。这节课主要是学习奇偶数,惊讶的我无法形容。老师写了两排数字,解释双位数后面的那位数在上面一排里就是奇数,在下面一排里就是双数。我不知道孩子们是不是真的明白奇偶的概念,还是死记硬背的往里套。这节课半个小时,真的好漫长好漫长。还好旁边有个保育员可以聊聊天,就聊那个不合群的小男孩吧。“他不听课,都会吗?”“会,他很聪明,别看他不听课,都会”“他上课也不认真听,不知道脑子在想啥,做题也基本都会”。最后,让孩子们从20倒数到1,孩子们表现都不错。家宝可都比这些孩子大啊,我们是不是太拉后腿了,还天天嚷着“幼儿园光上课,妈妈给杭杭找个光玩的幼儿园”。下课时又听到孩子们“老师老师辛苦了”。有点麻木了。

11:30数学课终于结束了,老师让孩子们拿着小椅子围成一个圈,老师拿出一张上面画着几条横线的纸。这是什么?疑惑中.......接着老师在上面画了什么,孩子们嚷着“元音符...二倍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接下来是我看到最开心的事情,老师开始放《我有一只小毛驴》歌,孩子们在椅子围成的圆圈里,转啊跳啊,当听到“哗啦啦啦摔了一身泥”,都一个个倒在地上。孩子们的天性终于被释放了。

音乐课15分钟,接下来洗手吃午饭,趁机找老师了解一下下午的课程安排,下午两节课,第一节画画或手工或轮滑,第二节运动或游戏。“有玩玩具的时间吗?”“有,是老师带着集体玩还是自由玩?”“老师带着一起,我们都是集体活动,不让自由活动”。“那运动课上什么呢?”“跳绳,单脚跳,拍球之类的”,“三四岁的孩子学轮滑太早吧?”“不早,我们这学期突击轮滑,汉字,数学”。孩子才三四岁,学习也需要突击吗?

正准备离开,突听孩子们在餐桌旁背起古诗来,两首古诗,哪两首,我没听进去,脑子已经凌乱了。然后,老师一声命令“现在请用餐”!

离开教室去了办公室,“我们是加盟北京的一家幼儿园机构,教学是整套体系的.......”。这个幼儿园确是本市知名的。

孩子们的在校时间被安排的太满,被不停的灌输!孩子还有主动自由思考的时间吗?

对于孩子的教养,很多父母还是过多的指望学校。如果父母没能力管,指望学校老师能做什么呢?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几乎源于父母的期望。所有的课程都是给父母看的。后来跟一位熟悉的幼儿园园长聊孩子的在校活动安排,“我们就是填鸭式教学”“不教知识性的东西,孩子父母不答应啊!”“向上海北京大城市看齐,至少要十年”。幼儿期教育方向还在父母。

我之所以特别关注那个“与众不同”“高度敏感”的孩子,我认为,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的教养责任比其他孩子更大,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他很特别,学校是顾不了的。

只为引起更多父母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