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读论语学而时习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读论语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①为什么读书?
如果可能,我想问一问孔乙己。读书,他有后悔吗?
我只知道,读书给了他骄傲,也给了他最大的孤独。
在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是一个失败的读书人。如果读书是一份职业,丁举人做得得心应手,所以,丁举人成了丁老爷。而孔乙己“连半个秀才都捞不到”,既不会营生,又好吃懒做,穷困潦倒,沦落成小酒馆里众人嘲笑的对象,尊严尽丧。
孔乙己在小酒馆里碰了一鼻子灰,为什么还要频频凑上去,让他们恶心自己?甚至于,因为偷丁举人家东西,被人打断了腿,坐在蒲包上用手走路,都要去小酒馆,去接受别人的奚落,去寻一场“风花雪月”。
孔乙己代表陈旧的时代遗留,就像家里的老物件,被新潮的东西取代,放在家里实在用不到,又占空间,无论放在哪里都显得多余。就算不在小酒馆,孔乙己还会在其他地方继续着他的悲哀。
读了书,理解那里面的道理,就能成为了不起的人,孔乙己不会同意这个说法。
②天性有缺
一天,我骑电动车的时候,路边有一条小狗,看见我接近就张牙舞爪地冲过来,对着我狂吠,仿佛我不是路人,而是一个凶神恶煞的侵略者。
我减速了,小心翼翼地通过。坦白说,我对它这个体型的小狗真的是不屑一顾,之所以小心翼翼,是怕伤了它。
它不懂事,它这样做只是天性使然。我不想伤害它,更不想看到它残疾而内心愧疚个不停。岁月静好,我只想好好生活。
像小狗一样,人的天性是有缺陷的。有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做出糟糕的行为,不可思议。后来想想,大概是天性使然。
读书是一种方式,能使人进入到更广阔的世界,弥补天性的不足。
如果,小酒馆里的看客读过《孔乙己》,大概就会多出一点慈悲,温暖和气地对待孔乙己,那么孔乙己也有破茧成蝶的可能吧?
英国作家阿兰顿说:“属实没有必要为了彻底改变自己而啃那些严肃的书,但是很有必要为了了解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去读书,因为好书永远比你更了解自己。”
尤其喜欢前半句,“属实没有必要为了彻底改变自己而啃那些严肃的书”。如果硬啃,大概离成为孔乙己不远,未必成的了读书人,还可能弄丢自己,活成天地间的又一个笑话。
③学而时习之
学而时习之,如果是为了天性圆满,不也是天然喜悦的事情吗?
有朋友远道而来,真情流露,不也是快乐的事情吗?
就算别人不懂我,我也能怡然自得,不去争论是是非非,君子之风还会离我而去吗?
夫子“学而时习之”,大概不是为了天性圆满,不过过去了两千五百多年,夫子的本意似乎也不再那么重要。
夫子应该没有心思去安排两千五百年后人们的生活,我们今天读到,略有获益,夫子应该会满意吧,会道一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千五百年的距离,挺远!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做君子很难,毕竟很少有人能独善其身,绝大多数只能随波逐流。君子如果错过了时代,饱经风霜后,不过成了赝品。所以,有些人成了伪君子,有些人成了真小人。
细细品,不论是伪君子,还是真小人,他们真情流露的时候,都是在承载君子之风,都是对物欲横流的无声控诉。
④总结
如果欲望是海,宿命就是沉沦,渡来渡去,还是在沉沦中沉沦。
如果希望是火炬,便可能撑起生生不息的希望,英雄豪杰平地起,谁是谁非谁重意气?
如果眼中闪耀的是星辰,心中有光的人,无论年龄,一定都很可爱吧,也许还很浪漫。
……
这些,书里都会有共鸣,只要你不甘,只要你对生活拥有好奇心。
生活,一双眼睛看不透,透过书,便有了许多双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