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923年—936年),五代十国之一,由沙陀族李存勖建立,定都洛阳。896年,李克用被封为晋王,割据河东。907年,朱温篡唐称帝,晋国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仍奉唐朝正朔。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后唐是五代十国中疆域最广的王朝。936年,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借契丹军队进攻洛阳,后唐灭亡。

五代十国历代帝王表(五代十国中后唐)(1)

李国昌(?—887年),初名朱邪赤心,李存勖祖父。923年,李存勖称帝后,追谥为文景皇帝,庙号献祖。

李克用(856年—908年),李存勖之父。891年,李克用被封为晋王,建立晋国,定都太原。923年由于李克用与朱温结仇甚深,晋与后梁进行长期争战,史称梁晋争霸。908年,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称帝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后唐庄宗李存勖(885年—926年),后唐开国皇帝。923年—926年在位,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923年,后梁灭亡,基本统一了北方。在位期间,以门第为用人标准,兼并岐国,灭亡前蜀。李存勖一生能征善战,善于用兵,以弱胜强,终成帝业。但他有致命弱点,自娱声色,重用伶官,忠奸不分,骄傲狂横,终致众叛亲离。

五代十国历代帝王表(五代十国中后唐)(2)

李聿,李嗣源高祖父。926年,李嗣源称帝后,追谥为孝恭皇帝,庙号惠祖。

李教,李嗣源曾祖父。926年,李嗣源称帝后,追谥为孝质皇帝,庙号毅祖。

李琰,李嗣源祖父。926年,李嗣源称帝后,追谥为孝靖皇帝,庙号烈祖。

李霓,李嗣源之父。926年,李嗣源称帝后,追谥为孝成皇帝,庙号德祖。

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李克用养子,后唐第二位皇帝。926年—933年在位,谥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926年,奉命镇压邺都兵变,却与变兵合流,率军攻回洛阳,即位称帝,更名李亶。在位期间,以德才为用人标准,废除苛政法令,严格考核官员,表彰清廉、政绩突出的官员;减免赋税,减轻百姓负担,铲除伶人和宦官;国家稳定,政治清明,人民休养生息。但疑心过重,随便杀戮大臣,使得君臣离心。933年,次子李从荣欲以武力夺取皇位,结果失败被杀。李嗣源病中受惊驾崩。

五代十国历代帝王表(五代十国中后唐)(3)

李从厚(914年—934年),李嗣源第三子,后唐第三位皇帝。933年,被召回洛阳,在李嗣源的灵柩前即位。934年,李从珂起兵叛乱,攻至洛阳称帝,废李从厚为鄂王,不久遇刺身亡,在位仅5个月。后晋时被追谥为闵皇帝。

五代十国历代帝王表(五代十国中后唐)(4)

李从珂(885年—937年),李嗣源养子,后唐末代皇帝,934年—936年在位。端谨稳重,沉默寡言,而且勇猛刚毅,深受李嗣源的喜爱。934年,废黜李从厚,自立为帝。李从珂打仗勇猛,但治国无能。任用庸才为相,致使后唐国力日益衰败。936年,李从珂企图削弱石敬瑭兵权,石敬瑭素有谋反之意。李从珂无力抵挡石敬瑭和契丹的进攻,自焚而死,后唐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