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鸫龟先生】:坚持分享有价值的乌鸫和乌龟饲养实操经验与心得,欢迎关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什么样的环境下乌龟会冬眠?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什么样的环境下乌龟会冬眠(大自然告诉我们的乌龟冬眠环境3要素)

什么样的环境下乌龟会冬眠

【鸫龟先生】:坚持分享有价值的乌鸫和乌龟饲养实操经验与心得,欢迎关注。

到了每年的秋冬季节,乌龟冬眠问题就被提上了每个养龟人的日程。各位龟友也都竭尽所能,为爱龟安全冬眠而各显神通,用尽方法。那么到底要准备一个什么样的冬眠环境,才是真正对乌龟冬眠有益的呢?很多时候,养龟中遇到问题,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咨询各位养龟“大神”、专家和老师。其实,有一位最大、最牛的老师,却常常被我们忽略了,他的名字叫大自然。师法自然,大自然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地球的年龄已经45亿年,而我们人类仅仅在两三百万年前出现(其实那时也就是猿),人类只是大自然的匆匆过客。大自然这个老师,是值得我们人类去尊重和学习的。

一、生命力强悍的乌龟,见证了地球3次生物大灭绝

乌龟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出现在大约两三亿年前,但具体起源时间,目前一直无法确定。在南非发现的约2.8亿年前的正南龟化石,被古生物学家认为可能是现代龟的祖先。按照这个时间推算,乌龟的出现,比恐龙要早的多。但众所周知,恐龙早已灰飞烟灭,消失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只留下化石,在静静的诉说昔日的辉煌。

地球3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目击者

其实恐龙的灭绝,仅仅是乌龟在其生命演化的过程中,见证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最近的一次。截止目前,地球上共有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除了早期的奥陶纪和泥盆纪大灭绝事件,乌龟目击了其中的3次:

①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晚期,又称二叠纪大灭绝,估计约96%的地球生物灭绝,但乌龟是幸存者。

②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又称三叠纪大灭绝,估计约76%的地球生物灭绝,但乌龟是幸存者。

③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就是著名的恐龙大灭绝,估计约80%的地球物种灭绝,但乌龟是幸存者。

乌龟见证了恐龙的灭绝

由此可见,乌龟这个物种,生命力是多么的强悍,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谁又敢说乌龟不是见证者和幸存者呢?这么强悍的生命力,我们在养龟中出现了问题和疑惑,难道不应该要先问问大自然吗?

实际上,关于乌龟冬眠的一系列问题,如什么时候冬眠、在什么环境下冬眠、怎样冬眠等等问题,大自然都有明确的答案,只是我们没有去寻找。当然,很多人也不屑去寻找,他们会说,家养环境和大自然差别太大,自然界中的情况,不适合家养。鸫龟先生要说,作为地球之一瞬的人类,还是应该对大自然多一些敬畏为好。乌龟在地球上已经演化了两三亿年,它的冬眠习性并不会因为人类饲养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乌龟已经见证了地球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的三次,谁又敢说,它们不能目击最高等生物的灭绝呢?

二、大自然告诉我们,乌龟什么时候开始冬眠

进入秋季以后,经常会有龟友问,我的乌龟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冬眠啊?其实,什么时候冬眠,自然界中有答案。到了秋季,平时经常能在水池、河流、湖泊等地见到的乌龟,突然看不见了,很有可能就是冬眠了。

乌龟是典型的变温动物,就是我们俗称的冷血动物。和恒温动物不同,变温动物的活动主要受自然界温度控制。温度高时,乌龟活跃;温度变低时,乌龟变得不活跃;温度再低,可能就会冬眠了。关于乌龟活动与温度、季节之间的关系,简单列表如下:

不同温度下乌龟活动简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乌龟什么时候冬眠,大自然已经给出答案,那就是温度在20℃以下,乌龟逐渐开始停食;温度在15℃以下时,乌龟就要开始冬眠了。这个时间,对于大部分地区,是在深秋。严格上来说,由于全国各地,同一时间的温度并不相同,越往北越冷,越往南越暖。因此大自然没有告诉我们,乌龟进入冬眠的统一时间。但大自然给出了温度这个答案,只要温度到了,乌龟就会冬眠。也就是说,大自然没有给乌龟配表,乌龟不懂时间。大自然给了乌龟一根温度计,让它用温度来计算是否需要冬眠。

三、大自然告诉我们,乌龟冬眠环境的3要素:温度、湿度和安全

冬眠是乌龟应对大自然冬季严寒和食物匮乏的生存手段。观察大自然中乌龟如何冬眠,对于安排家养宠物龟冬眠具有指导意义。在自然界中,乌龟的冬眠方法,主要有以下方法:

①自沉猫冬法。冬眠季节,乌龟自沉入水底,藏在水底的淤泥或泥沙中,安静的睡觉。

②掘洞猫冬法。在离水面不远的岸边,寻找合适之地,掘洞躲入其中冬眠。

③藏身草丛树叶中。温暖湿润地区,藏于灌丛或树叶底部冬眠。

④其他方法。如躲入阴暗的岩洞、石头缝、大石块下面等处。

乌龟挖洞冬眠

仔细分析大自然中乌龟的各种冬眠方法,沉入水底的淤泥沙、在岸边掘洞、藏身灌草丛、树叶、石洞缝隙等,都能起到如下作用:具有保温和保湿效果,能够藏身,免于被天敌发现,具有安全效果。

大自然教给了我们,乌龟冬眠环境要有基本的三要素:温度、湿度和安全。家养乌龟冬眠环境,也要营造好这三个方面。

① 温度:保持稳定的温度,防止忽冷忽热。

乌龟是变温动物,生命活动受温度控制,冬眠也同样如此。15℃以下开始进入冬眠,其中10-15℃为浅度冬眠,有些乌龟不吃不睡,有些是时睡时醒;5-10℃属于深度冬眠,睡得最好,是最佳冬眠温度;0-5℃,对冬眠而言,温度稍低,可能会受冻;低于0℃,乌龟就可能冻死。因此,将乌龟冬眠环境温度维持在5-10℃左右,应该是我们要去做的。另外,乌龟不怕高温、不怕低温,但却怕忽高忽低、大起大落的温度,冬眠期间也是如此。非冬眠季节,我们会关注温差问题,但到了乌龟冬眠时,温差就不太受重视了。其实自然界中,乌龟之所以把自己藏在水底淤泥或岸边的泥土中,不仅仅是出于保暖,更主要的是防止温度的大起大落。长期温度频繁变化,可能会导致乌龟睡睡醒醒,消耗体力和能量,对乌龟危害极大,有可能会因此而丧命。因此,家养乌龟的冬眠,同样也要防止温差过大,应该将乌龟放在温度稳定,无大风的环境中。

乌龟冬眠温度在5-10℃最为适宜

② 湿度:冬眠期间保持湿润,防止干死。

乌龟冬眠期间,虽然不吃不喝,但还是需要水分的。因为新陈代谢虽然几乎停止,但是并没有消失,还会缓慢进行,需要一定的水分维持身体机能运转。自然界中的乌龟,冬眠选择在淤泥、潮湿的泥土、灌木丛底部等处,都有一个保持湿度的需要。冬眠期间长时间缺水,会造成乌龟干死。鸫龟先生去年冬眠的三只硬币苗乌龟,就因为缺水而被干死,可谓教训深刻。除了采用浅水、泥水这些冬眠方式,不需要考虑缺水外,其他像沙子、珍珠岩、苔藓、椰土等冬眠方法,都需要定期检查介质,看是否缺水,及时补水。

冬眠过程中要防止乌龟因缺水而干死

③ 安全:给乌龟一个充满安全感、免打扰的冬眠环境。

自然界中,乌龟把自己埋入淤泥、泥土里面,藏身灌木草丛底部,躲入阴暗潮湿的岩石夹缝,除了温度和湿度需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出于安全考虑。自然界中,乌龟天敌众多,藏起来更不容易被天敌发现,以免在冬眠中被天敌吃掉。家养环境,当然不再有那么多天敌(老鼠及家里的宠物狗猫等,仍需要防),但安全问题仍需考虑。家养的安全,更多的是指给乌龟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不论是否冬眠,乌龟都喜欢阴暗的环境,因为它觉得那样更安全。冬眠同样也是如此,不应该把乌龟放在明亮的地方,应该选择阴暗处。各种冬眠方法中,有些方法就不够安全,让乌龟没有安全感,如浅水冬眠,没有藏身之处。而借助各种介质,乌龟可以把自己藏起来,这样就会觉得安全,如泥水、泥土、椰土等方法,就要好的多。同时,冬眠过程中,尽量少打扰乌龟,以免冬眠中惊醒。有些朋友总担心冬眠的乌龟是否死了,每天都去看看,这扯扯、那戳戳,检查乌龟是否还活着。说实话,本来不死,你这样折腾,也许就死掉了。冬眠中的乌龟,就算要检查,也要尽量不打扰乌龟,一个月检查一两次就足够了。频繁被打扰,也是冬眠乌龟死亡的一个原因。健康无病的乌龟,只要冬眠环境适宜(温度、湿度、安全),想死真没那么容易。

有藏身之处的环境,乌龟更有安全感

总结:乌龟冬眠三件事,温度、湿度和安全

经过亿万年的生命演化,冬眠对于乌龟而言,早已信手拈来,并非难事。大自然告诉我们,乌龟冬眠有三要素:温度、湿度和安全,即稳定而不大起大落的温度、湿润而不干燥的地点、具有安全感的环境。家养乌龟的冬眠,不论采取何种方法,最核心的东西,仍然是温度、湿度和安全,只有这三要素合适了,乌龟冬眠才不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