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宝宝十年前的回忆(志愿者特辑天线宝宝生命中的你我他)(1)

我是独子,在家里我从未敢过多的表露悲痛,直到接触到天线宝宝们,陪着他们,就像陪着女儿同病痛战斗一样。但教完《天使的翅膀》那一刻,我才恍然,其实不是我在帮助他们,而是他们治愈了我。

——志愿者 蓝岚

2018年6月13日周三上午,十一点三十分,蓝岚老师坐在塑料板凳上休息,在轻微的喘息,擦拭了因封闭房间而带来的汗水之后,眼眶还微微泛红的她用力地拧开一瓶矿泉水送到嘴里。在往前的1个小时里,她刚完成了一场小范围"演唱会"的指挥,面对50多位天线宝宝(脊柱侧弯患者),教导着他们练习新歌——《天使的翅膀》。

"今天这是我带大家的最后一次课,我们学习一首新歌《天使的翅膀》。"学习之前,蓝老师向天线宝宝们说明了选择这首歌的原因。蓝老师学声乐出身,常年住在加拿大,这次回国是因为她的女儿,曾经的生命小战士成员之一,也是一名志愿者。今年一月,蓝老师的女儿永远停留在20岁,因为癌症。"我想借这首歌曲带给你们力量,我也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有天使在替我爱着女儿。"

[蓝老师加油!加油]

"你们也要加油!"

同天上午,成都商报、四川在线、腾讯新闻、人民日报、凤凰新闻、新浪微博等众多媒体平台同步开展网络直播,全国近千万名网友在线点赞分享"天线宝宝"们透过歌声传递的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精神,并为他们加油!其中"天线宝宝"抖音视频更是获得179.3万网友观看,4.8万网友在线留言热评,热度荣登抖音APP该时段热搜榜首。

天线宝宝十年前的回忆(志愿者特辑天线宝宝生命中的你我他)(2)

专业声乐志愿者蓝岚老师

这是一场盛大的告别。

后来蓝老师说:“因为我是独子,在家里我从未敢过多的表露悲痛,直到接触到天线宝宝们,陪着他们,就像陪着女儿同病痛战斗一样。但教完《天使的翅膀》那一刻,我才恍然,其实不是我在帮助他们,而是他们治愈了我。学了这么多年的声乐,我相信音乐拥有治愈我们心灵的力量,也拥有治愈疾病的力量。”

蓝岚老师是天线宝宝生命中的众多志愿者其中的一位。近一年来,云公益文化艺术专业志愿者谨遵来自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第四届四川省道德模范梁益建博士的"社会处方"——提高天线宝宝肺活量,秉承专业有序有效为原则,以天线宝宝的有效改变为目标,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天线宝宝赋能,针对性设计系列艺术治疗课程,通过发声吐息、口风琴课、声乐等专业练习,持续常态助力天线宝宝提升身体机能,让起胸廓受到挤压、肺功能受损的"天线宝宝"们能安全地走上手术台。

自2017年8月,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承办的"云志愿"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天线宝宝艺术治疗声乐课堂,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第五住院部骨科活动室每周三上午常态开展。

田鹏,作为天线宝宝声乐课堂的首位志愿者老师,破冰是件不容易的事儿,但从三伏天到数九隆冬,漫长的时光已然足够。田鹏老师说,希望用自己所学去帮助有需求,需要帮助的朋友。

帮助天线宝宝这件事,田鹏老师认为最难的就是选歌,既要好唱,还要符合气息绵长的特点,目的是为了能锻炼天线宝宝们能够憋气55秒,这样他们才能有机会接受矫正,走上手术台。最终《送别》、《成都》、《同一首歌》、《梨花又开放》……这些歌曲渐渐成为固定练习曲目,并成为"天线宝宝"的拿手歌。虽然我们问过,田老师你到底选了多少首歌备选,但是田老师总是笑而不语,她说:"能够辅助梁医生,帮助宝宝们打开折叠人生,看到他们开心,充满希望的模样,我好像也获得了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天线宝宝十年前的回忆(志愿者特辑天线宝宝生命中的你我他)(3)

专业声乐志愿者田鹏老师

今年1月31日下午,由"天线宝宝"们担任主角的"我们都一样"音乐会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活动室举行。在同天线宝宝合唱环节,我记得田老师的笑容特别灿烂。他们还建了一个微信群就叫"天线宝宝声乐课堂"。不时会有人在里面推荐自己想学的歌曲,后来这个微信群改为了"天线宝宝合唱团"。

于琪老师,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主动参加天线宝宝声音课堂志愿服务的初衷可能有些老派,但值得尊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别人。

吹口风琴是继田鹏老师声乐课程之后,于老师为天线宝宝新开的辅助治疗课程。于老师说,口风琴训练主要是在呼吸训练上面。这样能让天线宝宝们不至于觉得很枯燥。因为有些时候说话,或是嗓音条件,会有受限制,但吹口风琴不受嗓音条件的限制,最重要的也能很好的锻炼到心肺功能。气息练到了,口风琴吹出来的声音是比较统一的。

于老师教的曲子中有一首是《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乍一听,带着些伤感。我们曾经跟于老师认真讨论过这首曲子,于老师说,这是我和田老师共同的愿望,希望天线宝宝们能一个接一个吹着这首曲子送别他们的病友,一个接一个康复出院,这才是我们选择《送别》的意义所在。

天线宝宝十年前的回忆(志愿者特辑天线宝宝生命中的你我他)(4)

专业声乐志愿者于琪老师

今年5月20日"世界助残日",“天线宝宝合唱团”正式成立。在三医院骨科脊柱畸形组的病房活动室的一面墙上,留下了五线谱一样的符号,那是一根根代表身高的线,也是为天线宝宝迎接新生的起点线。

天线宝宝们的身高被记录在这面墙上,等他们手术矫形后就会挺直脊梁了,等到他们康复时,我们就能知道"长高"了多少!

同一天,有两个天线宝宝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次手术,经过疗养一阵子就可以出院。于老师带着大家吹起了《送别》。

天线宝宝十年前的回忆(志愿者特辑天线宝宝生命中的你我他)(5)

"音乐有很多种表达方式,除了唱歌、吹口风琴,其实吹口哨也能起到锻炼的作用。唱一会儿歌,再换一种方式练习,不单调,很快乐。我希望会吹口哨的宝宝能有另一个自信展示的机会。有些宝宝的口哨声真的很美,像林中鸟儿的啼叫一样清脆。"

天线宝宝十年前的回忆(志愿者特辑天线宝宝生命中的你我他)(6)

留学生志愿者任厚光

6月27日,是留学生志愿者任厚光以口哨锻炼为主为天线宝宝合唱团上的第一堂志愿服务音乐课。

亲爱的天线宝宝:

见信佳。

这次被成都云公益邀请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教授一群顽强的患者们唱歌感受良多憋着泪教完了第一堂课、他们来自五湖四海都来找这位去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就为了达成他们的梦想、通过手术恢复成正常的人、这群患者们承受着我们正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压力一路坚强走来、冰冷的钢钉穿透他们的血肉之躯,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剧痛先天的脊柱畸形和常年的压迫让他们的内脏受损、虽然手术能让他们恢复原样但是要上手术台就必须让自己的身体素质恢复到能够承受手术的强度。6分钟爬楼15层憋气达到55秒、这些对我们这些正常人来说都有难度的要求、他们却要用那样的身体做到才能达成梦想

所以歌唱是又能让他们感到高兴又能相对轻松的恢复心肺功能的方法、真的很有幸能被邀请。最开始还在害怕是否会被他们排斥,可当第一眼见到他们时,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和亲切的笑脸让我震惊了,大家都是鲜活的生命呀、哪怕承受这么大的不公和手术带来的痛苦,他们都是那么的坚强和活泼。他们中最小的才几岁。我原以为会被病症折磨到失去信心的他们对生活却是那么的积极向上、他们渴望能够拥有正常的身体、能够自信的步入社会、

看着她们一个个亲切的向我问好,支持和接纳我这个业余的小伙带领他们唱歌,眼神是那么澄澈,歌声是那么美。能得到他们的接纳和喜爱,看着他们渴望的眼神问我下次还能不能来继续教、看着他们开心的说原以为会是个40多岁的老师没想到来的却是个小鲜肉。他们激动的说终于来了个男老师、感谢他们对我的欢迎和肯定。我真的很感动。他们的歌声真的很美、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积极的一展歌喉、哪怕在这小小的活动室几十个人在这炎热的天气下,这一小时依旧那么多开心活跃!谢谢你们让我看到了生命最顽强的一面!加油!"天线宝宝"们!

天线宝宝十年前的回忆(志愿者特辑天线宝宝生命中的你我他)(7)

天线宝宝十年前的回忆(志愿者特辑天线宝宝生命中的你我他)(8)

还有张颖熙、邓莎莎……以及许多专业志愿者和普通志愿者们,也许你从未听闻过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志愿者精神值得我们赞颂。

邓莎莎阿姨并不是专业的声乐老师志愿者,但她每周三“天线宝宝声乐课堂”都会到场,做一些协助专业老师上课的事情,比如签到、收发口风琴、收拾教室等等。邓阿姨说,她的儿子除了学习就喜欢泡在网络的世界里,“我想通过我的志愿服务行动去影响我儿子,让他看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天线宝宝艺术治疗声乐课堂现已组建艺术治疗专业志愿者队1支,成立天线宝宝合唱团1个,举办主题研讨会1场,开展主题音乐会2场,连续开展"天线宝宝"课堂33场,服务人次超1150人次,专业志愿服务时长超4000分钟。已有46名"天线宝宝"走上手术台,10名"天线宝宝"已康复出院,服务成效得到天线宝宝、天线宝宝家长、医院等多方认可。

目前该系列声乐课堂已走进成都市唐氏综合征协会,云公益文化艺术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以音乐为媒为唐宝赋能,助力唐宝全方位提升认知、沟通、行动等能力。

编辑丨小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