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播出后,可谓万人空巷“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每当这首主题歌响起,无不令人心潮起伏,激情澎湃精武门也随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现在还有没有精武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现在还有没有精武门(精武门的另一种高度)

现在还有没有精武门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播出后,可谓万人空巷。“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每当这首主题歌响起,无不令人心潮起伏,激情澎湃。精武门也随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此后,精武门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霍元甲、陈真的大名也开始深入人心。精武门的原型,是成立于1910年的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为精武体育会。作为全国创建最早的民间体育社团,精武体育会不只有武术,不只有体育,它是一个先进的文化社团,凝聚了一批批时代精英,在纷繁的历史关键时刻,都不乏精英会员的身影。

陈其美——精武会的真正大佬

陈其美是同盟会的元老级人物,与孙中山交情甚厚,是蒋介石的结义大哥,也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陈立夫的叔叔。早年留学日本,在东京警监学校学习。回国后,为同盟会在沪浙联络帮会组织。辛亥革命后,做到上海督军职位。蒋介石能有日后执掌国民党,真正为他与孙中山搭桥的就是陈其美。

1909年前后,同盟会的陈其美为了培养革命的新鲜力量,与同为同盟会的农劲荪一起创立了精武门,他们在富商陈公哲的引荐下,结识了“迷踪拳传人”霍元甲。当时在同盟会以及精武会创始人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等人的倡导下,1910年6月以霍元甲的名义,在《时报》刊登建会招生广告,1910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一)正式成立中国精武体操会,由农劲荪担任精武门会长,霍元甲作为总教师,教授徒弟和门生们武术,从此也就开始有了精武门。“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叫“精武体育会”。这也为霍元甲赢得了“精武大侠”的美名。

令人痛惜的是,正当霍元甲主持中国精武体操会以图大展伟业之时,他却英年早逝。为了继承霍元甲的遗愿,一大批仁人志士,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起撑起精武会。在大家的支持下,精武会的血脉艰难延续了下来。

陈公哲——精武会的奠基人

1909年春,西洋力士奥皮音在上海北四川路亚波罗影戏院中,一连数日炫耀肌肉,做健美表演,言语中带轻蔑口吻表露愿与华人角力。翌日,消息见诸报端,全上海哗然。

此时,陈公哲与同盟会会员陈其美、农劲荪等人气愤之余开始商讨,准备请个高手杀杀洋人的威风。有人提议霍元甲是条好汉,生得虎背熊腰,能轻松挑起500斤柴,曾一个人打得十几个无赖跪地求饶,还吓跑过俄国大力士,颇有威名。

当时,陈公哲在留美预科学校任外语教授,精通英语及南北方言,且对武术十分喜爱,便充作临时翻译、从事沟通和联络组织等工作,与霍元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最后双方约好在张氏莼味园较量。结果,奥皮音逃得无影无踪。

发起人失望之余,提议众宾客可以登台比武,由霍元甲和刘振声接招。霍元甲在与海门张姓拳师的比武中,只一个回合,便将张姓拳师放倒,台下喝彩声雷动,尔后再也无人登台攻擂。后来有个日本武士向霍元甲挑战,霍元甲几个回合便将日本武士推入天阶,使其右手骨折。霍元甲由此名震上海滩。

自创立精武会起,陈公哲一心专注于精武会事业,不断捐资散财,家中生意日趋荒废,以至家道逐渐败落。有人调侃说:“精武发达,公哲破产。”

1919年,精武体育会在上海举行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时,在陈公哲的邀请下,孙中山先生亲自题赠“尚武精神”四字匾额,并担任该会的名誉会长,还为该会特刊《精武本纪》撰写了序言。

徐悲鸿——从精武会走出的画家

1915年夏末,在黄浦江边的新兴码头,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徘徊在江边。他紧锁眉头,神情疲惫,正当他准备跳下江时,有人大喝一声“你想干什么?书呆子!”来人一个健步冲过来,一把将这个青年拉了回来。小青年抱头痛哭,引来了诸多行人的驻足观看。

这个想轻生的小青年就是徐悲鸿。那时的徐悲鸿是江苏省宜兴县品亭桥镇上一位默默无闻的乡间画师、小学美术教员。那年夏天,徐悲鸿埋葬了缠绵病榻两载余的父亲,来到上海滩谋生。

徐悲鸿带来致《小说月报》主编恽铁樵的求职介绍信,与恽铁樵约定时间进行面谈。恽铁樵赞赏徐悲鸿的画,认为可以为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画插图,但是他的顶头上司国文部长庄俞缺乏眼力,一口否定。处于青涩时期的徐悲鸿,在上海举目无亲。他盘缠耗尽,身无分文,也无颜回乡见家乡父老,极度失望之余便有了轻生的念头。

把徐悲鸿拉住的人叫黄警顽,是商务印书馆员工,也是上海精武会会员。黄警顽把徐悲鸿从黄浦江边拉回商务印书馆的宿舍,同吃同住。黄警顽非常同情徐悲鸿的遭遇,他到处为徐悲鸿求职,推荐、介绍徐的画稿。黄警顽找到当时上海书业公会会长叶九如,建议他出版一套精武会的《潭腿图说》书,黄警顽还自告奋勇写解说,并推荐徐悲鸿的绘图,叶九如同意了。

从此,每天一下班,黄警顽就赶回宿舍,摆架势,让徐悲鸿照样构图,他自己写文字说明。没过多久,徐悲鸿就画好了一百多幅图。交稿后,叶九如给了30元稿酬,那个时候的三十银元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这也是徐悲鸿一生卖画的第一笔巨额收入。也为徐悲鸿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陈延年——从精武会走出的杰出革命家

陈延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陈独秀的长子。因电视剧《觉醒年代》收获了无数当代年轻粉丝。

1915年,陈延年来上海读书,先进入同济大学学习法语,后又进入复旦大学读书。父亲不在身边,生活自然不容易,虽然父亲每月给他寄来10元钱,但交了学费就所剩无几。而且还要吃饭。没有办法,陈延年只得一边读书、一边做工来维持生活。

这期间,陈延年有时居无定所,有时饿的只能喝自来水。当然,陈延年是一个乐观的人,他觉得日子虽然苦,但却是磨炼意志的好机会。1918年12月,陈延年加入上海精武体育会,他的精武会员证号是“696”。 

一年后,陈延年与弟弟陈乔年受上海精武体育会会长霍守华资助,赴法国勤工俭学。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播出,让无数观众重新“发现”了陈延年、陈乔年这对英雄兄弟,感动于他们为国为民的牺牲奉献精神。

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陈延年一边学习,一边了解研究马克思主义,认定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救国之道。1922年,在陈延年等人的努力下,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陈延年当选为宣传部长。不久,陈延年等人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春,中共中央任命陈延年为广东区委书记,领导广东、广西、福建西南部以及香港、南洋各地的党组织。陈延年担任广东区委书记后,首先整顿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的工作,然后又建立了工人、农民、妇女、青年运动委员会,同时又建立军事委员会。

当时,广东拉黄包车的车夫很多,但却一直没有组织成一支力量。陈延年为了把广东的人力车夫组织起来,就亲自去学拉黄包车,而且还深入基层和车夫们谈心交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陈延年就对大家说:“我们都是拉黄包车的,不应该有地域之分。我们今天困苦的原因,都是阶级压迫所造成的。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一定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陈延年讲完话,大家听了都觉得在理,所以对陈延年很信服,陈延年也得以很快的把车夫们组织起来,形成了一支力量。这支力量,在后来的广州起义中,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陈延年等人的工作部署下,广东工农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广东的党组织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这是当时全国党员人数最多、组织机构最完善、战斗力最强的党组织。

1927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新的江苏省委,任命陈延年为江苏省委书记。不久,陈延年被反动军警抓获。1927年7月4日,陈延年英勇就义,年仅29岁。虽然陈延年壮烈牺牲,但他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的革命奉献精神,却永远留在后人心中。

精武会——传承的不仅仅是尚武精神

说起精武会,在人们的印象里,仿佛精武会里的人都是一些打打杀杀的武夫。其实,真实的“精武会”比影视作品里的形象厉害得多,它如今在世界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开枝散叶,薪火相传,流播全球,是海派文化土壤里养育滋润的一项世界文化遗产。

精武会传承的不仅仅是尚武精神,它的意义在于唤醒沉醉中人们的觉醒。正如《霍元甲》主题歌最后那句:“这睡狮渐已醒。”

当前,世界风云变幻,战争危机无处不在。现代战争绝非武力肉搏,也不一定是枪林弹雨和飞机大炮,而是科技战争、经济战争、货币战争等等。前不久的“芯片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前些时,某演员锒铛入狱,有粉丝居然大言不惭地放狠话要劫狱,可见娱乐至死的流毒对年轻人腐蚀到何等地步。一个国家,没有一个演员,甚至没有一万个演员,社会照常运转。如果没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没有白衣天使的治病救人、没有人民军队的保驾护航,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

当年,霍元甲等侠义之士组建的精武门,就是要唤醒那些沉迷于鸦片等的国人振作起来,挺起不屈的脊梁,振奋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兴国之脊,强国之魂。国之魂者,立国之本。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惟有“国魂”立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