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西方文学有两大源头,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的基督教文学,这两大源头相互渗透构成了西方文学的根基,而古希腊文学可以看成是西方文学的开端,今天要给解读的这本《伊利亚特》就是西方文学的第一座丰碑。

众所周知,《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都是荷马史诗,在讲这两部作品之前,要先把希腊神话和特洛伊之战的完整故事线交代一下,因为荷马史诗和之后的古希腊悲喜剧大多都是从特洛伊之战中取材的,我尽可能完整清晰地把这场战争从头到尾叙述一遍。

先来简单看一下古希腊神话中十二主神,这是有必要了解的,其中好几位都和特洛伊之战有直接关系,不过这些不用都记住,因为有几人只是打个酱油。了解完他们之后,就开始特洛伊之战的故事,一些细节我会做个特殊说明。

伊利亚特中的著名英雄 名著解读伊利亚特(1)

作品背景

故事的起因在阿基琉斯父母的婚礼上,阿基琉斯就是《伊利亚特》的主人公,他的父母结婚时忘记邀请不和之神厄里斯,厄里斯扔下了一个金苹果,上面刻着“赠给最美丽的女神”。

女神们纷纷争夺,最后剩下天后赫拉、战神雅典娜和爱神阿佛洛狄特争抢,宙斯也觉得事情很棘手,就把这三位女神引到特洛伊郊外的山上,正好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这里牧羊,三位女神让帕里斯来评判。

伊利亚特中的著名英雄 名著解读伊利亚特(2)

天后赫拉答应给他至高无上的权力,雅典娜答应给他聪明的头脑和武功,阿佛洛狄特则答应送他最美丽的女人,帕里斯把苹果送给阿佛洛狄特。

于是爱神帮助帕里斯在出使斯巴达的时候,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海伦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史诗中对她的美有过多次侧面描写,美得倾国倾城,在西方文学中经常被用作美女的代名词。

斯巴达国王墨涅拉奥斯的妻子被拐走,他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就找到兄弟阿伽门农,联合各位英雄,组成希腊联军一起去攻打特洛伊,夺回海伦。

阿伽门农就是希腊联军的主帅,这些英雄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大家知道,主要人物出场都要给点特写,希腊联军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参加联军就很有戏剧性,首先是奥德修斯,就是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主人公,奥德修斯刚结婚不久,生下了一个儿子,他是不愿意离开家的,也不想为了一个女人打仗,于是就想了一个后世屡试不爽的办法,装疯卖傻,他套着牛车耕地种盐,前来召集他的使者把他儿子放在田地上,奥德修斯舍不得压死儿子,只能停下来承认自己是装疯的,然后参加了希腊联军。值得一提的是,奥德修斯对这个使者怀恨在心,后来找了个机会把他弄死了。

另一位是《伊利亚特》的主人公阿基琉斯,他的母亲预感到他会死于这场战争,就让阿基琉斯男扮女装,混入女人堆里,奥德修斯想了一个办法,他假扮成商人,把珠宝首饰放到众女子面前,女子们都被吸引,只有阿基琉斯看到武器后跃跃欲试,因此露出了马脚,只能跟着一起去远征,从这几个地方能看出来希腊联军并不是铁板一块,这也为后面联军内讧埋下了伏笔。

联军主帅阿伽门农有次打猎的时候,误伤了狩猎女神的神鹿,狩猎女神就不让海上起风,希腊船只无法启航,阿伽门农想要放弃,但是耐不住弟弟的再三请求,就把自己的的亲生女儿杀了,当做祭品献给狩猎女神,希腊联军这才扬帆启程,这件事情后来引发了阿伽门农的悲剧,这个等到咱们讲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时候再详谈,他的三部曲就是以这个为题材的。

战争开始以后,双方打了将近十年,希腊联军还是没有把特洛伊攻打下来,这时间一长,希腊联军内部就爆发了冲突,冲突的双方是主帅阿伽门农和首屈一指的英雄阿基琉斯,《伊利亚特》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阿基琉斯的愤怒

《伊利亚特》开头就是两人的争吵,阿基琉斯的愤怒,起因是希腊联军获得了一批战利品,其中包括特洛伊祭祀的女儿,主帅阿伽门农将这个女子据为己有,特洛伊祭祀前来请求放回他的女儿,阿伽门农不肯,这位祭祀就祈祷让希腊联军染上了瘟疫。

阿基琉斯知道这件事以后,跟主帅阿伽门农爆发了激烈冲突,他要求阿伽门农归还祭祀的女儿,本来嘛,这么多人都是为了你们兄弟来打这场战争,现在你却为了一己之私让联军陷入困境,阿伽门农心里不肯,但是当着这么人的面又没办法拒绝,只能忍痛割爱,把祭祀的女儿还了回去。不过他提了一个要求,阿基琉斯不是让我把女仆还回去吗,那就把他的女仆作为补偿交给我吧。

阿基琉斯当然不肯,两人争得不可开交,阿基琉斯甚至都拿出武器想杀死主帅,众英雄苦劝,才把阿基琉斯劝回去,两人关系破裂,阿基琉斯就发誓不再为联军出力,这是阿基琉斯的第一次愤怒,也是《伊利亚特》第一卷的内容。

阿基琉斯心怀怨恨,托他的母亲请求宙斯让希腊联军吃点苦头,自己也出一口恶气。第二天是海伦的丈夫墨涅拉奥斯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这对情人的决斗,双方决定谁赢了谁就占有海伦,战争也就从此结束。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有点像花花公子,他勾引了别人的老婆,心怀愧疚,不敢去迎战。特德哥哥赫克托耳,也就是特洛伊第一勇士把他教训了一顿,帕里斯才勉强应战,结果可想而知,英勇的墨涅拉俄斯击败了帕里斯,还差点把他活捉,那位爱神阿佛洛狄特危急关头救下了帕里斯,这个帕里斯真是没有白把那个金苹果判给她。

这里顺便说一下,这场战争中,希腊众神也都是各助一方,阿芙洛狄特肯定是帮助特洛伊的,赫拉和雅典娜则帮助希腊联军,我做了张表,大家可以参考。

伊利亚特中的著名英雄 名著解读伊利亚特(3)

希腊联军正在庆祝胜利的时候,众神却不愿意这么早结束这场战争,一支冷箭飞来,射伤了刚刚得胜的墨涅拉奥斯,希腊联军大怒,于是之前定好的谁决斗胜利谁拥有海伦的条件也作废了。

这时候希腊联军出现了一位狠人,狄俄墨得斯,这个英雄的表现十分抢眼,他打伤了爱神的儿子,爱神出来救儿子的时候,也被狄俄墨得斯刺伤了,然后战神阿瑞斯出来干预,狄俄墨得斯在雅典娜的帮助下愈战愈勇,连战神都被他打败了,没出息的战神只能跑去天上向宙斯哭诉,这段战斗描述得非常精彩。这个狠人狄俄墨得斯后来遇到了一个对手,两人交谈以后发现他们的祖父有很深的交情,于是狄奥墨得斯不愿再战,两人交换礼物分别了。

特洛伊第一勇士赫克托耳见战场打得不可开交,就亲自出来作战,他的妻子劝他不要出去迎战。说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她怎么活下去。赫克托耳明知特洛伊厄运难逃,但他害怕受辱,还是决定出战,赫克托耳和他妻子这段对话用了很长的篇幅,后面我也会提及这部分,很能表现赫克托耳的性格。

赫克托耳出战后,特洛伊士兵士气大振,这场战斗现在为止已经死了很多人。希腊联军对赫克托耳非常重视,因为现在阿基琉斯拒绝出战,希腊联军没人能必胜赫克托耳,一个老人把联军众英雄谴责了一顿,有九个人受到刺激,自告奋勇要跟赫克托耳决斗,其中包括主帅阿伽门农 奥德修斯等人,最后采用抓阄的方式,被一位勇猛的英雄埃阿斯抽中,他跟赫克托耳大战一场,两人不分胜负,最后彼此惺惺相惜,交换了腰带以示尊重。

伊利亚特中的著名英雄 名著解读伊利亚特(4)

这场大战还在持续,宙斯答应了阿基琉斯母亲的请求,让特洛伊人暂时得胜,特洛伊军队开始反攻,联军主帅阿伽门农见战事不利,只能去给阿基琉斯道歉,请他出马,阿基琉斯却怒气未消,还是不肯出战。

这时战场形势对希腊联军很不利,赫克托耳在几个天神的帮助下一往无前,他简直像开了挂一样,受伤后太阳神阿波罗马上把他治好,然后冲进希腊的堡垒中放火烧船,希腊联军的几位英雄各自陷入苦战脱不开身,在这危急时刻,阿基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把阿基琉斯的盔甲穿在自己身上,假装成阿基琉斯上前应战,他所向无敌,不过最终还是不敌赫克托耳,他被赫克托耳杀死,盔甲也被当成了战利品,好在他的尸体被联军的几位英雄冒死夺了回来。

伊利亚特中的著名英雄 名著解读伊利亚特(5)

阿基琉斯得知好友的噩耗痛不欲生,决定亲手杀死赫克托耳为好友报仇,他与主帅阿伽门农握手言,然后请求母亲去找火神又给他锻造了制造一套新的武器和盔甲,知道铠甲这一卷历来受到评论家们的好评,从中可以看出古希腊的锻造技艺和生活气息。

阿基琉斯穿着崭新的铠甲,一出战就气势如虹,一直杀到了特洛伊的城边,几乎所有的特洛伊战士都败退到城里去了,只剩下赫克托耳还留在外面。赫克托耳见到阿基琉斯也无心恋战,特一直绕城跑了三圈,都没找到机会进去。

这时候他忽然看到另一个弟弟站到了自己旁边,就用尽全力把长矛向阿基琉斯掷过去,然后再回头要弟弟的那支长矛,不料这个弟弟竟然是雅典娜假扮的,现在已经没了身影,那支长矛撞到阿基琉斯的盾牌也被弹开了,赫克托耳见事情不妙,也没了趁手的兵器,只能拔出短剑冲向阿基琉斯,就这样光荣地战死沙场。阿基琉斯还在痛恨他杀死了还有,于是把仇人的尸体系在车底下乱跑,当着两军的面侮辱他的尸体,特洛伊人在城上只能咬牙切齿地看着。

阿基琉斯为好友报了仇,就跟联军一起回去为好友举行葬礼,葬礼上各位英雄同场竞技,阿基琉斯又拖着赫克托耳的尸体来回绕了几圈,特洛伊国王,也就是赫克托耳的父亲前来赎回赫克托耳的尸体,他动之以情,让阿喀琉想想起他可怜的父亲,而现在自己比阿基琉斯的父亲更可怜。阿基琉斯听完被触动了,就让他把尸体带了回去。

作品后续

《伊利亚特》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至于后面的木马计在《伊利亚特》中完全没有提及,我在这里也先简单说一下,以后涉及到了再细讲。

希腊联军几位英雄的下场很让人唏嘘,阿基琉斯杀死赫克托耳以后,自己也没能逃脱死亡的厄运,传说阿基琉斯的母亲在他刚出生的时候,用两只手抓着他的脚后跟放到冥河里浸泡,所以阿基琉斯刀枪不入,战无不胜,但因为当时他的脚后跟被母亲抓着,没有被泡到,所以脚后跟就成了他的致命弱点,后来人们经常用“阿基琉斯之踵来形容一个人的死穴”。

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利用阿基琉斯这个弱点,用箭射中他的脚后跟,战无不胜的阿基琉斯就这样死了,他的尸体被奥德修斯和埃阿斯夺回,两人都想要阿基琉斯的盔甲,结果盔甲给了奥德修斯,埃阿斯不服,想去杀掉奥德修斯,结果被雅典娜捉弄,错把羊群当成军队屠杀掉了,等他醒悟过来以后不堪受辱,他拿出当初与赫克托耳交战时的剑自杀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也被希腊联军射中,负伤而死,他的原配妻子也跟着他殉葬。

特洛伊城久攻不下,奥德修斯便想出了一个妙计,他们造了一匹高大的木马,在里面暗藏将士。他们把木马放在战场上,假装扬帆归去,特洛伊人见了,以为希腊联军失败撤走,就都出城观看,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祭司拉奥孔说这是希腊人的诡计,他正要制止的时候,雅典娜放出来两条大蛇,把老祭司和他的两个儿子都缠死了。著名的雕塑《拉奥孔》就是以此为背景,后面要讲的莱辛的《拉奥孔》也与此有关。

伊利亚特中的著名英雄 名著解读伊利亚特(6)

特罗伊人将木马推进城,当天晚上,里面藏着的战士便偷偷出来把城门启开,埋伏在城外的希腊联军趁机进城,疏于防备的特洛伊战士武力抵抗,特洛伊城就这样被攻陷,希腊联军抢掠一空,据说赫克托耳的儿子也被杀死了。

主帅阿伽门农回到家中,被他的妻子谋杀了,这是后面要讲的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奥德修斯在海上历尽千辛万苦才与妻儿团聚,就是下一期《奥德赛》的故事,只有墨涅拉奥斯重新把海伦抢了回来,抱得美人归。

作者荷马

有关特洛伊之战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后面其他作品涉及到咱们再继续补充,刚才我也把《伊利亚特》的情节梳理了一下,当然这些只是神话传说,所谓的战争史由金苹果引起肯定不能当成史诗,事迹情况可能是大约公元前12世纪特洛伊变得强大,威胁到了希腊,也切断了希腊与黑海之间的交通,希腊人不能再去北方购运粮食,所以才引发了这场战争。

先来简单说一下荷马,关于荷马这个人是否存在是有争议的,现在主流的观点是认为确实有这样一个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整理加工而成,《伊利亚特》整部作品非常和谐,文字也是高度统一,很明显是出自一人之手。著名学者郑振铎提出一个说法,说荷马这个名字是“零片集合者”的意思,不过已经被罗念生反驳过了。

荷马史诗不只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公园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和迈锡尼文明的重要资料,他塑造了一大批英勇善战 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对交战双方的人物都予以歌颂,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尚武精神。

人物分析

《伊利亚特》的艺术手法也被后世称道,它描写战争采用局部表现整体,将特洛伊之战十多年的战争浓缩在五十多天之内,语言朴实流畅,风格豪迈壮烈,无论是天神还是那些英雄性格都非常鲜明。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神人同性,那些天神和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经常犯错误,神和人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神是不死的,可以变化外形。

《伊利亚特》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当属阿基琉斯,他的性格具有多面性,作品首先就是从他的愤怒开始,而这次愤怒的原因可以说是私人恩怨,他有很强的荣誉感,也有性格冲动,为了一己之私置大事于不顾的私心。

阿基琉斯有残忍的一面,他杀死赫克托耳以后,肆意凌辱赫克托耳的尸体,也有善良的一面,他面对失去儿子的父亲,最终心软下来,让父亲把儿子的尸体带了回去。对于阿基琉斯这个人物,徐葆耕先生总结得非常好:

阿基琉斯具有忘我的残忍的战斗精神、天真温厚善良的情感,再加上对个人尊严和荣誉的敏感意识,这三点构成了阿基琉斯性格的三角形,它的核心是个人本位。

冯友兰也有过一个类似的说法,说希腊人崇尚知识、智慧,具有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的性格,他们重视斗争,喜欢冒险,喜欢享受现世的欢乐,哪怕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伊利亚特中的著名英雄 名著解读伊利亚特(7)

如果承认这个概括,就会觉得,的的确确,在阿基琉斯身上是体现了希腊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而这种体现又是通过他的个性,他体现了这样一种民族性格的全部诗意。

相比阿基琉斯,特洛伊的英雄赫克托耳更富责任心和悲剧色彩他在明知特洛伊要打败仗的情况下,告别了妻子和幼小的儿子,踏上了与阿基琉斯决战的不归路,他跟妻子的告别这一段也是历来被传颂的经典。

其实命运观可以说是古希腊文学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很多主人公的命运已经被预言决定了,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有的坦然接受,有的试图反抗,这些在后面要解读的悲剧作品有更突出的表现,到时候我会展开来说古希腊文学中的命运观。

奥德修斯是另一个主要人物,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是说奥德修斯文武双全,既能打仗,又能言善辩,擅长出谋划策,此外他还会修船,一个人身兼多种本领,这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分工不完善导致的,这个人物是《奥德赛》的主人公,等下一期讲奥德赛的时候咱们再详谈,

《伊利亚特》这本书的细节方面同样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比如第二卷中主帅阿伽门农在试探军心的时候,有个士兵当众说主帅你的营帐中堆满了战利品和女俘,我们不能再为你卖命,应该返回各自的国家,这个士兵是个被刻意丑化的角色,他这番话也被当成妖言惑众,被奥德修斯当场痛打了一顿,如果以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个人则能看成是很多被压迫的平民的代表。

这期内容先讲到这里,下期将继续讲解荷马史诗的另一篇《奥德赛》,用心解读名著,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