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火老师,好久不见,这一次还是接着聊世界名画。

学画的人都应该知晓莫奈的《日出·印象》。这幅画作为世界名画,知名度足够,寥寥几笔,随性涂抹就让人很是亲近,可以说世界名画那么多,但《日出·印象》最是率性,与欣赏者没有距离,恰似把我们带入那个印象的世界。

世界名画中的审美资源也应该不断被挖掘,名画被所有人熟悉方能获得集体的审美态度。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1)

△ 莫奈所画的《日出·印象》,给人印象非凡。

从某种意义而言,态度成就了19世纪法国的印象派。

其艺术史前面的沙龙保守的学院派是态度,我们不应该忘了安格尔、德拉克洛瓦等名家树立的国家主流的艺术标准,保守传承却非常坚定,可其后面的印象派的坚持甚至叛逆也是态度,双方态度越是强硬执着,越是容易生发新的东西,两者缺一不可,我把艺术家的态度叫做 超越后的坚守

超越一定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而坚守不是盲目无知的执着,而是在见识广博的基础上的看透与明了,如同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一般,明明知道生命没有任何意义才要活出意义。

现在来看印象派稀松平常,再自然不过了,可在当时,《日出·印象》是无法参加正规展览的作品,有保守主义者冲着印象派作品吐口水的,甚至展馆的服务人员不允许孕妇去看印象派展览,当心后代的审美。

在这里,三火老师没有批评或表扬的意思,而是他们双方都很真诚地对待艺术。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2)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3)

△ 过去的沙龙艺术鼎盛一时,凡是有些志向的艺术家都想往里钻。

没有彻底的保守就没有彻底的颠覆。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4)1874年4月,一群得不到官方认可的画家,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塞尚、德加、基约曼、莫里索等举行了联合画展,在当时是作为艺术丑闻而轰动的。

记者根据莫奈的《日出·印象》嘲弄地称参展者为印象派画家,由此,《日出·印象》成为了焦点。

其实印象派莫奈这些人十分想入主流展览,人家就是不认可,还挖苦讽刺,印象派这些人也真诚无比,执拗无比,毫无畏惧,分庭抗礼,社会对艺术家才是真刀真枪的教育,那时候的激烈才有了我们现在看起来稀松平常,再自然不过了的印象派。

当时主流的艺术家享誉社会,俗话说混的好的画家有梅索尼埃、卡尔巴内、德拉罗什、热罗姆、布格罗等,他们不能说是印象派的敌人,但他们占有社会资源,享有权力,确立的艺术准则很难被撼动。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5)

△ 德拉罗什《简格雷女士的死刑》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6)

△ 热罗姆《肚皮舞娘》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7)

△ 梅索尼埃《玩扑克的人》

他们遵循着安格尔以来的新古典艺术原则,技巧毫无破绽。当然,技巧过了头就会机巧,就会呆板,就不会那么容易感动人。印象派与其相较,着实自成方圆,闯出了新天地。历史流转,当年的主流艺术家,非常出色的作品如今却很少被人提起。

一提到印象派,当然其色彩问题在我们这里是绕不过去的,我之所以说印象派再自然不过了,那是因为印象派不是技巧有多么高明,而是理念是时候转变了,亲近自然是艺术普及最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莫奈的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那就是因为莫奈最深入自然,最愿意在自然面前臣服,他在自然面前没有动一点别的心思

回想印象派的室外写生,以往的画家室内创作当然容易琢磨技巧,而室外写生很自然地就要求画家放开手脚,大胆用色,完全是在不同状态下的作画,特别是印象派刻意追求光线变化,让作品起到了应有的视觉突围。

其实在莫奈之前,就有英国的透纳与法国的布丹,开始绘画大自然瞬息万变的颜色,特别是研究画面中的空气感,这给莫奈很多的启示,布丹对莫奈的忠告是:当场直接画下来的任何东西,往往有一种你不可能再在画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用笔的生动性。

印象派不是莫名其妙成为了印象派,印象派之所以具备伟大的绘画性,那是因为它遵循自然,其历史脉络非常的清晰。

现在的艺术高考,省会美术联考,色彩静物及人物考试还都受着印象派的影响,那个时候印象派是突破与创新,到了现在也成了某种固定的审美习惯,甚至成了一个艺术教育的套路。

我们为什么对印象派情有独钟,很容易接受印象派的画法呢?我在讲《潇湘图》之时引用过宋代沈括的话: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沈括作为科学家提供了很有意思的美学词汇,用笔甚草草,草草不是草率不是慌乱,在中国的美学中是不经意,是随性,是胸有成竹般的率性用笔

千年前,董源就非常明白用笔的道理,这般草草印象的用笔所达的艺术效果,就是近看没有什么特别的物象,可远观景物非常凸显,灿烂亮丽,这番“祖述源法”也可注解西方印象派。

毫无疑问,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的代表作,“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眯起一只眼来远观印象派作品,自然本真,虽然印象却是真实的印象。

《日出•印象》把空气感呈现到了极致,日出橙色在晨泽蓝色之中毫无违和感,哪怕是近处深色的船只也在同一色调之中,似乎远处灵动的笔触,冷暖交织的颜色也能把吊船、厂烟、薄雾安排妥当,画面完整地呈现了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8)1872年11月13日早上7点左右,法国勒阿弗尔港的日出景象,或者说画面完全可以满足所有人对那一天港口日出的感官印象。

这个港口与莫奈的童年息息相关。莫奈在还没有想要当画家之前,就经常来到海边,听着风和海的声音,与小伙伴们嬉戏,感受这里的气息。

过去的三火老师认为《日出•印象》这般的作品是顿悟的结果,其实名画之所以成为名画,得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比方说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9)1841年前后发明了便于携带的锡管颜料,这为印象派室外写生提供了条件。

更不得了的是照相技术的发明,这样极大地促使了艺术家思考艺术本来的面貌,而非模仿复制自然的技能,尽管到了后来,印象派追求光的真实,比古典主义更加倾向于某种真实模拟之感,但科学与艺术从来就是纠缠在一起的,纠缠的越紧密越有可能生发新的东西,印象派及新印象派、后印象派补充着光学的研究,也开启着现代主义,印象派绘画自身的伟大就是从解构自己开始的。

况且,莫奈在勒阿弗尔海港并非只画了一幅《日出•印象》,他的不少作品都与海港、帆船相关,印象派的作风也适合进行大的空间叙述,透亮的空气感与色彩感让人也想动笔试一试。

我把《日出•印象》当做莫奈的返乡之作,率性的笔触记着时光,透着乡情。

古典主义、沙龙主义都把艺术在抬高,而印象派把艺术放了下来每个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与希冀。

莫奈咬紧牙关,自信执笔,一路坚持,通过《日出•印象》完成了艺术的自我教育。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10)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11)

△ 莫奈的漫画作品,可称为人物的印象。

很多人不知道莫奈最开始是一个漫画家,很早设计的漫画装饰的文具就能赚钱。对于努力的人而言,人生的路都不会白走。

漫画造型的简约与线条的随性滋养着后面印象派中的莫奈。漫画有时就意味着迅速地抓住对象的主要特点,这与印象派的画法甚至想法非常一致。

遥想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12)1860年前后,在巴黎的咖啡馆,昏暗、迷蒙,各种气味充斥着馆内,身材壮实的库贝尔正谈起自己的写实主义,年轻的莫奈和毕沙罗崇拜而兴奋地听着库贝尓的高谈阔论,他们哪里知道,从库尔贝开始就要迎来印象派了。

同时,莫奈就在咖啡馆寻找机会漫画名人挣点小钱。他们殊不知,其印象派的精神领袖马奈就在不远处高档的咖啡馆里,毕竟人家是富家公子,莫奈还要找马奈去借钱。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13)

△亨利·方丹-拉图尔画《巴迪侬画室》,可窥当时团体的中心人物就是马奈,莫奈在最右侧隐约出现。我们可以从画室氛围感受当时的印象派。

人文主义是与人较劲,印象派与光较劲与自然较劲,这倒成了印象派感人至深的地方,尽管印象派诸多画家画自画像,可大多数作品都是风景,都是率性几笔勾勒出远处的人影。

从印象派开始,画家不太在意画什么内容,而是应该如何作画,或者说画本身的笔触与色彩就足够其研究一辈子了。

现在我们看莫奈及印象派的作品依然感动,一个草垛,一片睡莲,一座教堂可以没完没了地绘画。边看作品边脑补莫奈驾着一辆装着不少自己未画完作品的马车,看着时间,走走停停,七点画这幅,九点画这幅,一路走下来,就能完成不少作品,倒是一派逍遥景象。

印象派也好比逍遥派,出其不意,自得其乐,道法自然。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14)

△看早逝的印象派天才巴齐耶在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15)1870年所画的一幅自己画室景象的油画。画面右边谈钢琴的人物上方墙上挂着的一幅莫奈的静物,是巴齐耶为帮朋友度过经济难关而特意买下的。而中心的马奈拿着手杖在指点右侧的高个巴齐耶,左侧的大胡子莫奈正在沉思。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16)

△莫奈邀请马奈来自己的花园,画其一家人。

马奈是印象派的精神领袖,他是沙龙艺术与印象派之间的过渡,他维系着两者之间平衡的关系,马奈多次为莫奈画像,与印象派画家交集甚多。

从纯绘画的角度,按我们传统说法,莫奈的作品色彩超绝,点染得宜,传染意趣有馀者,谓之妙品;而马奈的作品气韵生动,出於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同一层次的艺术作品着实不好比较,各有所爱罢了。在艺术史中马奈极其重要,而在群众眼中,莫奈的知名度非常高。

毫无疑问,过去不受重视的《日出·印象》,成为了现在法国的国宝,而那么喜欢自然的莫奈,也曾说过:故居和花园才是他最美的作品,真正的大师才会知道自己绘画是为了什么。

现在莫奈的故居是巴黎市民最喜爱的休闲去处,被誉为“艺术家们不远万里的朝拜圣地、印象画派最重要最完美的作品”。

我觉得看故居就是在亲近莫奈,亲近印象派。

每当我见到莫奈笔下的睡莲,花园,日本桥,我就知道莫奈一定生活在那里,那里有艺术,那里有自然,那里有真诚。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17)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18)

学生作品与感想 ☟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19)

△岳思齐同学画

岳思齐同学:

我刚开始看到这幅画时,还以为这是一幅胡乱涂抹出来的画。看了几秒钟,我才看出来画面描绘的是海面日出的景象。再往细看才能注意到四周全是船,不然我还以为那是一片片云呢。

画这幅画时,我注意到:莫奈很善于画水面的景象。可我用油画棒画的却满是绿色。再看看他画的:两边淡淡的,有些蓝色,中间是太阳倒映出来的红色,最边上却也是红色的。中间的波纹是灰色的,四周好像还有点淡淡的褐色……真是令人琢磨不透。我觉得我应该多了解一些印象派的画作。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20)

△陈晶同学画

陈晶同学:

这是莫奈在1900年-1905年在英国创作的作品,印象派风格凸显。这两幅表现的是英国的国会大厦,当时英国也有很大的雾霾,因此两幅画的天空满是灰色。可在莫奈眼里,这种雾霾天呈现的灰色十分丰富,我一开始觉得这幅画的主题物“大厦”只是灰色,用黑加白就行,但实际上画大厦的颜色大部分运用了蓝色与紫色。

聂老师也说过:“油画棒的颜色可以一直叠加”,这也可以说明莫奈用色十分丰富多变,巧妙使用固有色与环境色。这幅画给我带来的感受是:一个颜色与另一个颜色要涂的颜色相同,不要只用一种颜色,而是要是用多种颜色去调成与他相近的颜色去进行叠加,去变化。

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21)

△李艾珂同学画

李艾珂同学:

我用油画棒,颜色交织叠加地临摹了两幅莫奈的《草垛》。我知道莫奈是印象派画家,我看过他的名画《睡莲》的真迹。《草垛》也是他很著名的一个系列,他共画了34幅。虽然画的都是草垛,但不同时间下的草垛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

其中一副画我用了大量的明亮的绿色和蓝色,还有鲜艳的橙色,展现了碧空下的草垛,整个画面明朗,看了让人心情也开朗。而另外一幅,我用了大量的偏暗的橘黄色和赭红色,我觉得是夕阳下的草垛,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其实我还选用了很多不同的色彩来展现光与影。

备课思绪:

印象派给予我们的色彩表现方法就是,任何颜色在空气中都是灰色,或者说都在一个光影的色调之中。要绘画真实的光线感,就需要十幅世界名画赏析(世界名画那么多)(22)关注物象的环境色。

我希望学生们能理解印象派色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冷暖交织的色彩关系。没有不好的颜色,颜色只要放到一块去才能看出合不合适,所以要大胆地画,不要轻易否定自己,颜色反复画反复改才能画出味道。且印象派本身也包罗万象,其中很多艺术家也非常有特点,所谓的派别就是给人打开眼界,丰富人性的。

印象派里发生了好多的故事,希望学生们去亲近印象派,亲近艺术史。学生们完全可以用油画棒来体会印象派的色彩,颜色叠加,率性涂抹,学生们应该要了解与喜欢油画棒的表现力。要亲近印象派的色彩,我们当然可以从莫奈的《草垛》、《国会大厦》、《日出·印象》等作品入手。

画家介绍:

莫奈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一生致力于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推广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从库尔贝开始的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我们了解莫奈就可得窥印象派,了解了印象派就可以知晓西方绘画的起伏变化。

统筹/靳晓燕

编辑/邢妍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