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小的时候,诸葛亮这个名字就已经耳熟能详。后来再长大一些,听过不同人的评头论足,高谈阔论。或许是为了要凸显自己的学识丰富,又或者是为了标新立异,也慢慢带着诸葛亮“正史不出名,演义吹太过”的想法。

鲁迅先生曾评价《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由此可见,小说毕竟还是小说。千年前的诸葛亮没有草船借箭,没有火烧博望,更没有神机妙算。

那千年前躬耕南阳的布衣到底是怎样的人?他这辈子是否会觉得疲倦?白帝城先主托孤他可曾动摇过?我无从知晓。只能从这斑驳的后人书里窥见一二。

——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27岁,诸葛先生出山。没有投奔"尊奉”天子一统中原的曹操,没有投奔虎踞江东的孙权,而是选择了一个漂泊大半生,几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择木而栖,赤忱忠心。十二年的时间,隆中对里轻描淡写的目标都已实现,他用半辈子的鞠躬尽瘁践行当初的承诺。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论军事,隆中对千年无人出其右,卤城之战,粮尽退兵亦能斩杀敌方将领,取首三千。论治国,开诚布公,赏罚分明,蜀汉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他呕心沥血捧出来的富饶安定,是他殷殷期盼的河清海晏。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江山代有才人出,五千年的时光里绝不缺少惊才艳艳的能人志士。而千古第-相的美誉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一个足智多谋。

先主刘备托孤时曾言,“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我想,对于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君主而言,有一个两难的选择。倘若权力在自己手中,国家或许就岌岌可危大业不保,若是权力交给臣子又担心成为傀儡甚至被夺位。可刘禅不需要考虑这个选择。因为他知道即便他每天在后宫里玩蛐蛐,他的丞相也会把国家大事安排的井井有条。这是诸葛亮作为半个父亲给他的安全感。史书记载,后主刘禅一辈子大赦天下十二次,只杀过两位大臣。其中一位,是因为在武侯葬礼.上出言不逊被斩。而天子为人臣立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也仅仅这么一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由流芳百世到遗臭万年的恒温。或许只有从这些位极人臣的人物对比中才能更加明晰诸葛先生的伟大,才知道陈寿的那句“诸葛亮之后再无诸葛亮。”的含义。.我想,这“千古第一相”的重量也只有这份忠才能承担得起。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变革,音有转移,而这忠义传承千年不衰。武侯祠里游人如织,有歪着头认真地听着讲解的孩童,也有虔诚俯首满脸肃穆的大人。世间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历史长河中泛起数不尽的涟漪,如那千年前一般。一千八百年的岁月不远,我知道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们像我一样在他的精神的指引下砥砺前行。而我们,也替丞相看到了这河晏海清的天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百年才子多悼君。

丞相祠堂何处寻?千古一相永长青。

丞相祠堂何处寻?万世忠魂照乾坤。

丞相墓何处寻(丞相祠堂何处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