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g10报价多少钱(佳能g10相机参数)(1)

发烧友的圈子里,“声摄双烧”的人群在不断增加,有“先摄后声”的,也有“先声后摄”的,本人属于后者。

无论是哪一种烧友,其中都有一个人群叫做“器材党”,而大多数人都有过当“器材党”的经历,之所以说我是一个“伪器材党”,是因为很长时间内我手头的器材都只有一件(或一套),理由很简单,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并不喜欢手头攒一大堆东西然后大部分吃灰(其实也没那经济实力),所以在烧友之路上,我一度是个比较折腾的人,出了入入了出,乐此不疲,还顺路养成了一个良好习惯,那就是任何器材都爱护备至,确保成色不减,否则二手出不了好价钱(笑)。如今虽然基本不折腾了,但爱惜东西的习惯得以延续,也算是我的器材们的福气吧。

本文主要讲讲个人在摄影器材方面的折腾之路,顺道结合“器材”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2008年,本人大学毕业初入社会,直接被坑爹公司发配到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境内的戈壁无人区工作,期间对北疆大地的壮美风景赞叹不已,每天都想着“要是有部相机就好了”。当时,专业相机数码化的大潮已经兴起,上有全画幅单反,下有高端便携DC,然而在戈壁滩上,别说相机,连一瓶可乐一包饼干都没地方买;只好用自己的手机(诺基亚N70)随便拍拍,偶尔借办公室的索尼卡片机拍几张过过瘾,那时候什么构图什么参数全然不懂,反正就是举好相机按快门,倒也留下了个人最初的一批“作品”,遗憾的是2011年时个人电脑硬盘挂了,早期照片全部丢失,如今已经看不到那时的拙作。

08年底09年初,被公司扔到云南宣威境内的山沟里修铁路,开始谋划买台相机学摄影的事。当时办公室有一台索尼α350单反,算是这辈子摸过的第一台像样的相机。此机配的是原厂18-250镜头,直出色彩通透而清淡,色调偏暖。由于我的岗位关系,此相机主要归我使用,因此该机算是入门之物。由于α350算是台比较标准的单反,培养了我最初的握持姿势和操控习惯,对我以后手感需求和操控喜好是有不少影响的。

在自行搜索资料了解了光圈、快门等一堆参数的含义之后,试着在业余时间用α350拍点东西练习,效果还不错;然而相机虽好终是公司之物,于是思量着买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

那时候自身的经济实力买台单反基本不现实,加上又是刚入门,主要还是锁定了便携DC,当时的索尼还未加入这个序列的竞争,市面的主打产品是佳能G9/G10,尼康P6000,以及松下的LX2/LX3。在2009年春节过后,借着去昆明办事的机会,在昆明市中心一家卖相机的黑店购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松下LX3,踏上了摄影器材的折腾之路,也从此步入了“摄影爱好者”的圈子。下面就按2009年以来,不同时段本人持有的不同器材来简述我这个“伪器材党”的摄影爱好者之路。佳能g10报价多少钱(佳能g10相机参数)(2)

确定买LX3之前也是在佳能G9/G10,尼康P6000和松下LX2/LX3之间纠结了好久,由于本人是外观党且自负审美观,因此“最丑”的P6000首先排除;佳能G10当时价格3600左右,LX3是3900,而LX2属于清货阶段,查了网上报价2600多。本人对LX系列复古的造型、大光圈徕卡镜头和当时独步天下的原生16:9画幅(LX3为冗余CCD可切换设计,更高端)口水不已,加上佳能G10价格也不算友好,因此最后确定了LX2和LX3二选一。

等到了昆明的相机店,发现LX2根本没货,LX3太过热销货源紧缺,最后只能买了台行货黑色LX3,花掉了当时一个半月的工资。(为啥不网购?我在的那个修铁路的山沟里连EMS都是一个月才来一两回,你说呢)

LX3也算是台经典大光圈大底(当时而言)DC,24-60mm的F2.0徕卡镜头,1/1.63的1000w像素CCD,那时算是DC的旗舰配置。有了这台机器,α350便被我冷落,我开始了天天拿个卡片机蹲路边拍小花的日子……

由于酷爱16:9画幅,LX3又支持原生16:9,因此那时的片子大部分都是这个比例。拍得最多的就是小花小草,以及云南山区壮美的自然风光。这台相机伴随了我近2年,并一直跟着我调回成都的公司机关,继续记录着我生活的点点滴滴。

到了2010年,工作地点趋于稳定(成都),平时拍摄题材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去成都各个景点和大街小巷拍摄一些人文景致,当然少不了还有路边的花花草草。由于题材的变化,DC的小底在大部分时候无法获得足够浅的景深(新手都爱虚化,你懂的),加之这时候对摄影器材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于是2010年进行了第一次器材升级。佳能g10报价多少钱(佳能g10相机参数)(3)

2010年,出掉了LX3,咬牙购入尼康D3000(18-55套机)。

刚到手免不得天天出去拍,卧槽,不愧是单反!卧槽,不愧是大底!卧槽,这才是相机!……也免不得这样的感慨。等新鲜劲过了,回头看看买了D3000以来拍的一大堆伪糖水片,总体质量远不如LX3时期的片子,除了虚化啥都没有。尽管1855狗头的虚化也能把LX3秒出大气层,然而第一次开始反思虚化到底有没有用,以及是不是拍啥都应该虚化。

买D3000半年后,逛二手论坛购入尼康18-70mm,换掉了1855,套头升级。

1870自然比1855好用,素质也高不少,而且样子不那么傻(1855像个葫芦),然而这时期的片子仍然没什么进步,一是成都不像云南遍地是景,二是自己执着于虚化,总觉得“不虚不是好片”。

在此期间也经常使用公司的佳能5D拍摄(干活为主),由于部门领导的恶趣味,长期只有一个17-40L镜头,用这个头拍的东西真是惨不忍睹,超广的构图和透视极难掌握,以至于到现在都对17-40有阴影。后来整理公司库房偶然翻出来一个多年前的胶片机,镜头居然也是EF卡口,仔细一看,28-105mm,好吧,终于有个正常的镜头用了……

经过D3000+1870和5D+28105的培养,这时期没什么养眼的作品,更多的是锻炼,整体算是技术瓶颈期。

关于D3000本身没太多好说的,尼康最低端的单反,画质平平,操控也比较蛋疼(但还是比LX3强),由于有α350的基础,上手并不困难,但总体觉得还不如350好用,谁叫咱没钱呢,好歹也是我第一台单反。D3000有着当时尼康相机的典型特点,锐,直出色彩偏黄。1855镜头色彩很干,换了1870之后油润度好了不少。佳能g10报价多少钱(佳能g10相机参数)(4)

有一次端着D3000去温江的国色天乡乐园扫街时碰到一对夫妻,说每年都要在公园里一个塑像前拍张照,今年因为带着刚出生的小孩不方便自己拍,请我帮个忙。

那相机长得佳能尼康索尼的单反都不一样,线条柔中带刚,机身充满质感,额头上印着“PENTAX”字母,右肩上赫然写着“K20D”,镜头虽是18-55mm,却有一道亮眼的绿圈,我觉得比佳能的红圈和尼康的金圈都好看。帮他们拍了两张后在LCD检视一下,色彩油润,肤色白皙,锐度适中,焦外自然。

初识宾得之后就长草不已,于是到了升级D3000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了宾得。当时KX和KM都已停产,已经是K7退役,K5登台的时代,然而K5当时6k+的价格是不敢想的,遂入了P家当红小生KR。

应该说和KR的相处是比较愉快的,18-55镜头的素质明显高于CN两家,得益于宾得油润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