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风雨一生情
——东坡居士的别样人生
文|刘贵香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我最喜欢宋仁宗。一是因为他仁政爱民,二是因为他知人善任。在仁宗执政时期,史无前例地涌现出一大批名垂青史的贤相名臣和文学大家。如刚正不阿的包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晏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欧阳修,还有小时会砸缸,老来能修史的司马光等,他们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另外,还有“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之士周敦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学大家张载等,都出自仁宗朝。这种人才济济于一朝的现象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上实属罕见。我想,这应归功于宋仁宗的宽厚仁德和对人才的珍爱。而最令仁宗欣喜的是,在他晚年又得一位有宰相之才的新秀。此人在京城会试和殿试中脱颖而出,令时任主考管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赞叹不已,并坦言:“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位青年才俊就是苏轼。自此,登上历史舞台的苏轼用他的满腹才情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轼,一直被后人视为宋朝文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于诗词,他位于当朝之巅,且开豪放派词风;于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于书法,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并称“北宋四大家”;于画,他开宋代文人画派之先河。苏轼亦是茶艺高手,美食达人。所以说,苏轼是才华横溢的,也应是前途无量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光芒四射,妇孺皆爱的旷世奇才,却没能如仁宗所愿在朝堂上大显身手,而是宦海沉浮,磨难重重,甚至几近丧命。这不能不提及改变苏轼命运的“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在徐州任满转任湖州后,因不满变法新派的作为,在给神宗写的《湖州谢表》中说了几句牢骚话“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这便被钻营到变法派中的政敌——“新进”小人何正臣、舒亶、李定等抓住把柄,大兴文字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押解到京城,投入御使台狱,严刑拷打,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后李定等人强加给苏轼“四大罪状”,请求神宗处死苏轼。幸而新旧两派中的正直之士皆出面营救,就连苏轼曾经的政敌,已经赋闲在家的王安石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缠绵病榻上的仁宗皇后——曹太皇太后,也搬出当年仁宗皇帝对苏轼兄弟的评语来规劝神宗,且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有遗言:除犯叛逆谋反之罪,一概不杀大臣,苏轼这才保住了一条命。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停发官俸,不得签书公事,受当地官员监视。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
初识苏轼,还是于小学课本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题西林壁》不仅描写了庐山的奇异风光,而且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当年的我就对诗人充满好奇,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玄妙的诗句。今查阅诗的写作背景,方知此诗是人到中年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近五年,后改迁汝州(今河南汝州市),赴任前与友人同游庐山时所作。苏轼作为在政治风暴中险些丧命的当局者并未迷失方向,就此沉沦,而是以哲人的眼光,审视世间万物,直面人生变故。
在黄州的几年,因无权过问政事,苏轼或躬耕东坡,或对酒当歌,或以文会友,或寄情山水,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生性豁达的东坡居士在人生低谷时却活出了另一番精彩,成就了他文学上的又一次辉煌。几年后,神宗驾崩,他虽又被召回朝堂,但终因其秉直的个性为旧党当权者所不容,只得又自请任职地方。又几年后,朝堂之上风云再起,年逾半百的苏轼,又被卷土重来的新党政敌疯狂报复,一路南贬,受尽苦难。但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苏轼始终坦然面对,一路向前。这一切,都源于他至死不渝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信念。
初心不忘报国情
苏轼自幼熟读经史子集,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在其《沁园春·孤馆灯青》一词中就有形象描述,“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初入政坛的苏轼,踌躇满志,想以天下为己任,“致君尧舜上”,辅佐皇帝成为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只为“再使风俗淳”。然而,仁宗、英宗相继崩逝后,年轻的神宗皇帝求治心切,大力支持激进派王安石变法。素来刚正不阿、遇事敢言的苏轼,冒着被罢黜的风险给神宗写了一篇《上神宗皇帝万言书》,直斥王安石变法的弊端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但并未引起神宗的重视。后又因被变法派中的群小诬陷,无法在朝中立足,只得自请外放。苏轼自去杭州任通判开始,至“乌台诗案”止,任地方官八年之久。无论是在杭州赈济灾荒,在密州抗击蝗灾,还是在徐州抵御洪灾,他都与百姓休戚与共,常只身踏进农田、走入村庄,关心民生疾苦,故而政绩卓著,深得百姓拥戴。这都因他有一颗为君分忧,为民纾困的赤诚报国心。这段时期的苏轼,更多地看到了新法带给人民的痛苦,他便更想重返朝堂,扶助君王实现政通人和,百姓安乐的盛世局面。他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就有这样的词句“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充分体现了苏轼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他当时的这种积极入仕思想,并非为了个人功名,而是为天下苍生,赤子之心令人感动。即使晚年被贬荒蛮之地惠州(今广东惠州市)、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时,苏轼也为当地民众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文化方面。正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所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相扶相念手足情
苏轼、苏辙两兄弟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绝代双骄。宋仁宗晚年,兄弟二人同登进士第,一时名动京城。据说仁宗皇帝殿试时阅完苏轼兄弟的文章后极为赞赏,他兴冲冲地对曹皇后说:“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足见兄弟二人不凡的才华。而兄弟二人深厚的手足之情更是感动了许多人。无论是求学期间,还是步入仕途,他们一直相知相爱,荣辱与共,亲厚一生。少时读书,二人同学同食同眠。出蜀入仕后,身不由己,一直异地为官,极难有同床而卧,谈天说地的幸福时光。他们便互寄诗词,以解思念之情。“和子由”“怀子由”“寄子由”在苏轼的诗词中占了多数。如众所周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只因思念兄弟而一夜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思念伤感之中,又有对兄弟和自己的安慰和劝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相见太难,那只愿我们兄弟二人彼此珍重,平平安安。而《画堂春.寄子由》一词写于苏辙济南任期已满还京时。“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济南风光如此大好,但依然难解心中的相思之情。归去,为何就这样难呢?篇末提到的“归去”,是指苏轼,苏辙兄弟早年曾有早日隐退而为“夜雨对床”之乐的约定。弟弟此次返京后,兄弟二人之间的距离便更加遥远,苏轼因而更感痛苦与无奈,只有把离愁别绪都诉诸词间。这两首词都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时所做。两年前,苏轼杭州任期满后,向朝廷自请调往穷困苦寒之地密州,只为离在山东济南任职的弟弟近一些。可今又别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读罢词句,不由令人唏嘘泪目。更令人感动的是苏辙为救在“乌台诗案”中受难的兄长,倾尽所有,四处打点,并自请降职外调,以换取兄长的平安。后又千里送嫂侄与苏轼团聚,以解兄长孤苦无依的境况,两兄弟之间这种手足兼知音的浓厚感情殊为难得。
死生相恋夫妻情
苏轼与第一任妻子王弗感情甚笃。王弗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礼,秀外惠中,既是贤妻,又是苏轼居家读书时的良伴,更是苏轼终爱一生,牵挂一生的女人。二人相亲相爱十年,王弗不幸病逝,令苏轼肝肠寸断。王弗去世当年,苏轼曾写过一首《翻香令》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逢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词的上阕写自己在爱妻灵柩前烧香时忆起王弗生前翻动残余未尽的香的情景;下阕写他为了让妻子曾翻动过的香气味更持久一些,背着人偷偷把香炉盖起。苏轼对爱妻的一往情深与思念都融于字里行间。而他著名的悼亡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读后更使人泪柬珊。“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及侍妾王朝云都对他不离不弃,先后陪伴苏轼度过了最艰难的贬谪岁月,给了苏轼家的温暖和心灵的慰藉,苏轼对她们同样情深意浓。在苏轼初贬黄州时,因思念妻子王闰之写下了《南歌子·感旧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苏轼通过词曲把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化作了温情与浪漫。而他对侍妾王朝云同样感情深厚。他把信佛的王朝云比作“天女维摩”。当苏轼远贬瘴疠之地惠州时,只有王朝云相伴,但后来朝云不幸染病去世。苏轼为纪念朝云,在惠州亭柱上亲自撰写镌刻下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是一位花甲老人对生死相依爱妾的催人泪下的追念。
四海为家朋友情
苏轼一生辗转多地,四海为家。因性情豪爽率真,交友甚广。除“苏门四学士”中的黄庭坚、秦观等一直关系亲密,亦师亦友外,他每到一地,都会结交一些惺惺相惜,志趣相投的朋友。甚至与僧侣也能成为交情深厚的密友。最著名的僧友有佛印、诗僧道潜等。苏轼被贬黄州时,道潜自杭州千里迢迢奔赴黄州,陪伴苏轼一年多,以排遣友人的贬谪之痛,朋友至此,也算情至意尽矣。苏轼在他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一词中就倾诉了他与道潜之间的深厚友情。“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苏轼一生还写过很多访友、送友、寄友的诗词,表达了他对朋友深深的不舍和思念。
苏轼的重情重义也体现在他与王安石的交往上。虽然他曾因反对变法而受到王安石的极力打压,但为感谢王安石在“乌台诗案”时曾上书相救,黄州贬谪结束后,他亲往金陵探望早已隐退的王安石。一番推心置腹后,这对昔日的冤家,终于摒弃前嫌,化敌为友,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就是君子的胸怀!
山水之间抒豪情
苏轼一生旷达,随遇而安,即使在条件艰苦的贬谪之地也能乐观地面对生活。他经常携友游览山水,享受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亭台楼阁,一山一石都能成为他的钟情之地,并写下了大量咏物诗词及散文。如他在杭州任上的写景诗《望湖楼醉书五绝》《夜泛西湖五绝》《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等;还有在黄州期间游览赤壁后写下的著名散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在诗文中他或赞美大自然的美丽雄奇,或怀古思今,或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苏轼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瓜果花草都有幸走入他的诗词中。被贬岭南时,他写下的《惠州一绝/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勾起了多少人对岭南的向往。
无论经历多少风雨,苏轼始终没有停下前行的步伐,总是热情地拥抱生活,心中有爱,眼中有景,脚下有路,笔下有情,有滋有味地过着他的别样人生。
试想,假如苏轼早生二十年,他或许会在仁宗朝政坛上大放光芒,但中华诗词也许就会黯然失色,难铸辉煌。
向来喜欢苏轼,不仅因他盖世的才华,更因他无人能及的人格魅力。孟子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些,苏轼都做到了,他乃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大丈夫!
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如若都似苏轼淡看荣辱,笑对过往,还何须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干忙?
在此,举杯对空敬苏轼,敬他“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的淡泊;敬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敬他“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天地般的格局与心胸。
作者简介:刘贵香,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一实验小学教师,先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达三十年。一直以来,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始终不忘为师之道、为师之德。工作之余,常以书为伴,喜爱文学、历史,渴求纯粹、宁静、闲适的书香生活。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com
壹点号胶东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