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针和溶脂针是近几年才开展的新兴项目,但由于其治疗简单,痛苦小,加上一些美容机构和个人的夸大宣传,让很多追求美的女性充满了期待。但是正规的医疗整形机构和医生却否定了这些项目。是正规机构过于保守,还是另有原因?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美白针和溶脂针的真相。

美白针和溶脂针的危害有哪些(溶脂针还是不打为妙)(1)

为什么不建议打美白针?

日前国内提供美白针注射的美容机构不胜枚举,但关于美白针的成分却没有统一标准。美白针没有固定配方,主要根据顾客的肤质量身定制,用来分解肌肤的黑色素、黄色素,补充活化美白因子。市场上通用的美白针主要成分为谷胱甘肽,氨甲环酸(传明酸)以及维生素C等。谷胱甘肽是很好的抗氧化剂,具有阻止黑色素生成的作用;传明酸是一种凝血剂药,被广泛用于临床止血;维生素C主要参与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是治疗坏血病的药物。但长期服药危害极大,容易引起结石,有时甚至可能导致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

为什么不建议打溶脂针?

打溶脂针是近几年有争议的医疗项目。由于溶脂针方便、快捷、无痕,一些不正规的美容院和整形诊所开始用溶脂针代替抽脂手术。但是对于溶脂针的副作用,目前尚不明确,不能确定溶脂针仅仅分解了脂肪细胞,还是只是溶解液化了脂肪。如果只是溶解液化了脂肪,使其在全身游走,那么就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溶脂针的成分主要是磷脂酰胆碱和左旋肉碱,要么单一,要么配合使用。脂肪细胞膜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软磷脂,物质有相似相融的特性,因此磷脂酰胆碱和软磷脂就可以组合发生反应,破坏脂肪细胞的细胞膜,使脂肪脂流出,凋亡或者自溶后经淋巴循环逐渐吸收。脂肪细胞膜被破坏,脂肪自溶后的反应会产生肿胀、疼痛、发红等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溶脂针打完以后会出现红肿和疼痛了。

左旋肉碱主要是加速能量代谢速率,提高线粒体的运作速度,加快脂类的吸收。大面积用作溶脂到底风险多大,以及对肝肾代谢有无影响,没有考证文献。打溶脂针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硬块、色素脱失、排异、红肿感染破溃、局部凹陷、过敏反应等,概率不详。

无论是哪一种溶脂针,目前都没有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也就是说无论从何种渠道获得,都是不合法,不安全的

如果为了瘦身塑形、瘦脸、去双下巴、去蝴蝶袖、瘦腿等,一般正规机构和医生会推荐更安全、技术更成熟的吸脂手术。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整容针剂一旦打进体内是不可能取出的。注射美容一旦失败,造成的损伤几乎不可逆。因此,注射前一定要保证三点:

1.药物来源可靠、保真;

2.注射医生资质齐全,技术过硬;

3.注射机构正规合法。

否则,追求美容不成,反倒成了“毁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