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全诗描写了少女一年中的相思情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

题名《西洲曲》,通篇“西洲”贯穿,可见西洲的特殊意义,可能是她与情人曾经幽会之地。

初月弯弯照春湖歌词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1)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表达了女子的相思。折枝赠远表达相思是有传统的,《古诗十九首》便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写到女子的衣裳和发饰,并暗示季节是春天。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女子从桥头渡船去西洲,回忆往昔,日暮方归。伯劳鸟仲夏鸣叫,暗示季节已经到夏季。

初月弯弯照春湖歌词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2)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写她从门中向外张望,跨过门向外等待,但情人还是没有回来,便去采莲以消除消遣心绪。红莲暗示季节已经到深夏。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通过懈采莲写情。莲谐音“怜”,细致的写采莲也是表达内心的爱恋之情 。“莲心彻底红”暗示爱情如火一般热情。莲子成熟,已经到秋天了。

初月弯弯照春湖歌词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3)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写由忆郎到望郎,常年相思,郎还是没有来,不禁将目光转向鸿雁,也许也是希望他能帮忙捎信到远方吧。女子凭高远眺,仍不见情人身影。鸿雁南飞表明已经到深秋季节。

“栏杆十二曲”,大有十二栏杆倚遍之意,然而入目的不过时高天广水。一水将人分隔在江南、江北。天倒影在江中,江天相接,江涛摇荡,仿佛青天因为随波动荡,海水悠悠,同到梦境,一水之隔,两处同愁。请识趣的南风,吹梦到西洲,在哪里做一次梦中的同游吧。

初月弯弯照春湖歌词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4)

很美的一首诗,但编者读完却觉得诗美情不真。吴歌西曲多为歌伎所唱,娱乐权贵之用。文字情真意切,但其中真情就大打折扣。诗中的女子常年思念远方的情人,如果情人真有意不可能不出现。一般良家子不会常年思念情人,因为她必然会出嫁,思念的合法对象只能是丈夫。

《中国歌牌》百人一首,节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四句。一方面是这四句很有名,一方面是因为它包含我名字的谐音。

初月弯弯照春湖歌词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5)

中国文学史小知识:南朝民歌

南北朝时期,继《诗经》和汉乐府之后,第三批民歌较集中的保存下来。由于南北朝社会背景不同,民歌面目也有较大差别 。

南朝民歌以吴歌西曲为主,多为情歌。西曲主要产生于江陵(武汉)一带;吴歌主要产生于以建业(南京)一带。由于产地多为繁华的城市,民歌多以歌伎演唱流传下来。而歌伎是权贵满足声色之娱而蓄养的,自然偏向于情歌小调。

初月弯弯照春湖歌词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6)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立删。《中国歌牌》古诗词扑克游戏,仿日本传统诗歌游戏《小仓百人一首》歌牌,精选我国耳熟能详的100首诗歌制作。锻炼记忆力,提高专注度,提高眼力听力,辅助背诵古诗词。

,